母无声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许多的日子是母亲领着我去找医生,除了常常发烧以外,还营养不良吃饭不消化。那时候,本村看病的地方就在大队的院子里。记得是一间很大的土屋,充满了来苏水的味道。一边的木橱里一格一格的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药瓶子,另一边的木橱里一个一个抽屉盛满了草药。医生是一个50岁左右的老者,胖胖的,戴一个听诊器,打针时非常干脆,一下就扎进屁股里。有时也到外村去看病,沿着几里长的乡村小道,母亲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去一次得用半天的时间。领我看病,好像是母亲经常的最重要的事情。
    每次一起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把粥或者稀饭早早的凉透,嘱咐我千万不要烫着舌头。面条总是煮的稀烂,生怕不熟闹肚子。冬天的棉裤棉袄总是做的又肥又厚,觉得这样可以暖和一些。上学了,每天早上母亲总是做好饭等我。而我吃的时候,她却默默地扛着锄头独自下地。等我吃完饭,看着空落落的庭院,心里很沉重。有时在上学的路上走着,看见地里有个人影晃动,那是母亲在干活。我感到很苍凉,仿佛广袤的田野上就母亲一个人,迎着初升的太阳。
    母亲不识字,对我学校的事情也很少问起。那时候,轮流管老师的饭。每到管饭的时候,母亲总是非常精心,做出家里能够有的最好的饭食。放学后,母亲不让我们朝远处去,更不准在街上疯跑。每天都是天不黑,就叫我们关上大门。吃过晚饭,在土屋里静心地在油灯底下做作业。而此时,母亲总是在离油灯远一点的地方做针线活,一直陪到我们去睡觉。
    有句话叫母爱无声。母亲给了我最深沉的爱,像溪水一样默默地、无声地流淌,让我从小到大都时刻沐浴在无边的幸福中。我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