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颇显沉重的话题

      科学以其冰冷的面孔向人类宣称:人终有一死。死亡,作为一个生命的终结,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看似无常却有常。对此,也许人们不愿或者很少谈起。今天上午,和一位老者聊天,谈到了这个话题。他说,曾亲眼看着五、六个亲人生生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包括他正处中年的妻子,那份凄惨、那份绝望、那份无奈,令人刻骨铭心,是任何语言都无法确切表达的。在两年前那个寒冷的冬日,在医院的病床上,我也是亲眼看着86岁的爷爷静静地告别了人间,并从此永远地离开挚爱他的亲人和朋友。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死亡。
    关于死亡的信息,我们经常接触到。如今的电视上、网络上,空难、沉船、自杀性爆炸袭击等报道耸人听闻,每次出事,少则有几十人,多则上千人丧生。9。11事件,瞬间有几千人的生命化为乌有。名人去世的消息,尤其是娱乐圈的名人去世,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梅艳芳、李媛媛红颜薄命、英年早逝,令人扼腕。我们的身边,也时常听到人死的消息。前年,我的一个同学去新疆出差,遇车祸身亡,年仅40岁。
    当人们远离死亡谈论死亡的时候,会当成一种笑话,会说的很轻松。而当人们真正走近死亡的时候,就再也不是轻松的话题,甚至与死亡有关的一切言语,不论来自那个方面,都成了一种忌讳。没有人会无视生死,不论穷富,不论贵贱。毕竟,一个生命的结束,代表着永远和永恒。没有回头的机会,没有重生的可能。
    人们对死亡充满恐惧,尤其是和平时期。濒临死亡的人,会攥住每一根救命的稻草,会把握每一个求生的机会,会留恋每一寸的生命时光。那时侯,活着高于一切、压倒一切,而不管富贵还是贫穷。权位、金钱在死亡面前,变的毫无价值。即使有金山、银山,也换不回已经走上绝路的生命。没有什么可以帮助濒临绝境的人摆脱痛苦,尤其是精神的、心灵的痛苦。也许,宗教里说的轮回和天堂之说,还有灵魂不死,可以暂时麻醉处于极度绝望的生命。既然死亡是去往天堂的通路,既然天堂是无限美好的,既然死后可以再生,那么死也不该是那么可怕了。宗教是人类精神可以依附的庭院。
    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死亡,代表一个生命彻底的结束。随着死亡到来,一切都会销声匿迹。那一年,我是亲眼看着爷爷的躯体变成一缕青烟,变成一盒骨灰,然后被人们埋入地下的。爷爷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物品,也是在随后的几天就销毁了。和我聊天的老者说,他对死亡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生命结束后,代表着永远的完结,就好象这个人从没有到这个地球上生活过,来无踪,去无影。人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发芽、生长、枯黄,最后被秋风吹落到地下,腐烂成为泥土,结束短暂的一生。而大树却依然会在来年长出崭新的枝叶,在夏季里依然郁郁葱葱。
    有句话,叫撒手人寰。一个人的生命消失了,从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带不走,金钱带不走,官位带不走。人活在世上,功名、利禄、钱财、亲情、友情、爱情,放不下的,太多太多了。只有死亡,对每个人,是公平的。在死亡面前,什么都是虚名。永远属于你的,也许只有一个盒子、一点黄土。而这个世界却依旧热闹喧哗,依旧人流如织,依旧丰富多彩。春天孕育,夏日生长,秋天收获。生命的种族不会衰老,不会死亡,而且会永远年轻,永远新鲜,永远朝气蓬勃,令你觉得这个世界宛如刚刚诞生。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花开花落,不因土质的肥沃与贫瘠而有异,也不因气候湿润与干燥而特殊,更不因品种贵贱而有所不同。人也如此,有生就有死,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从来到世上的那天起,就沿着一条不可回头的路,走向生命的终点,沿路的风景是你永远不可能再次路过的。自古以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为了逃避死亡,都在幻想和追求长生不老。然而,一切的努力最终都是枉然。记得有位外国哲学家说过,存在的真正根基是虚无,我们被虚无抛出,又被虚无吞没。在这个星球上,在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过客,而且是匆匆的过客。世上的路千回百转,而人生的路却不可回头。
    记得有人说过,从美女到骷髅只是一段时间而已。人生在世,不足百年。与自然界无限的空间和时间相比,极其短暂,极其渺小,甚至是等于零。因此,如果稍加反省,为这短暂的生存而太过忧虑,为手中没有太多的金钱而深感烦恼,为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而大伤脑筋,实在是莫大的愚蠢。在我们的生前,不知已经生活过了多少代。而在我们的身后,又有多少人会接踵而至。死亡是一种必然,而我们活着,对于漫长无涯的岁月,不过是瞬间的逗留和一刹那的偶然。
    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给死亡以美感。红楼梦里,曹雪芹把死亡喻为美的极致。含冤致死的晴雯,幻化为芙蓉仙子,飘渺在如梦如烟的神话世界里。而把潇湘妃子的魂归,比作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屈原、陶潜、阮籍、李白、苏轼等,曾用淡泊超脱地目光静观死亡,在风花雪月、鸟语花香中找到了超越时空的精神家园。外国的海涅、歌德、雪莱、拜伦、普希金等诗人,也都歌咏过死亡。
    死是无法挽回的,但死亡的黑暗背景却更能托出生命的亮丽色彩。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就是一种宝贵,就是一种难得。我们理应潇洒的活着,大度的活着,充满友爱和善意的活着,珍惜自己,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能够优雅的老去,无疾而终、寿终正寝,是一个人造化。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死,视死如归,含笑而去,是一种修炼,也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