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森的落寞

      1994年6月13日,南加州发生了一件美国历史上的“世纪大案——辛普森涉嫌谋杀前妻妮可和男友古德曼的双尸命案”美国前橄榄球明星、影视界当红演员辛普森的前妻尼科尔和她的男友罗纳德-戈德曼血迹斑斑的尸体在尼科尔的公寓外被发现。于是开始了一场历时474天的、震撼全美的“世纪审判”
    1995年10月3日,由绝大多数黑人组成的陪审团在分析了113位证人的1105份证词后,审判辛普森无罪。当天上午,美国包括总统在内的1。5亿人都停下了工作注视着电视实况转播。当法庭宣布无罪时,被监禁9个月的辛普森笑容满面地与他的律师们拥抱(他们是辛普森花高价请来的全美最好的辩护律师班子),而尼科尔和戈德曼的亲属则失声痛哭。法庭外,支持辛的人大声欢呼,而多数的人却惊诧不已,以至克林顿总统都亲自出面要大家尊重陪审团的判决。
    无独有偶,12年后的今天,湖南小伙姜俊武不幸成为了东方的“辛普森”
    2006年7月10日,中国湖南湘潭雨湖区法院。黄静的彩色遗像靠在原告席的桌上,父母黄国华和黄淑华分坐两边,一家三口静静聆听法官范建阳用湘潭方言宣读判决书。姜俊武坐在被告席上,身后5米处坐着他的母亲,他们被一条自由或有罪的分界线——不锈钢栏杆隔开。40分钟后,法官宣布姜俊武无罪,他自由了。案发41个月后,曾被认为“中国网络第一案”的女教师黄静裸死案,终于在法槌一声响中尘埃落定。
    一如12年前的辛普森案,他们都因了自己爱人的死而站在了法庭的被告席上,而法治社会严谨的程序让他们触摸到了公平和正义福音,程序理念取代了"包公理念",他们终因了证据不足而被无罪释放,同样,他们也因了无罪后的怪圈效应而落寞不堪,惶惶不可终日。
    多年了过去了,在周遭的怀疑与谩骂中生活的辛普森已经忘却了曾在橄榄球场上的辉煌。重新站在人们面前的辛普森话语是那样苍白:人人认为我有罪。开始我还真的不习惯,但时间一长也就辛普森仍在为自己辩解,多年来这是他唯一要做的事。洗清一切怀疑,但这是不可能的。连他自己也知道,美国人就喜欢在茶余饭后说点什么,无所事事,只能把精力放在谈论别人的生活上。现在,幸福已经远离辛普森,他郁郁寡欢:“提前退休了,我没什么奢望。”对于橄榄球赛场上曾经潇洒的岁月,辛普森说:“现在一切都变成了灰色的记忆。”“现在,我要抚养两个孩子,有时打打高尔夫球。”辛普森现在极少外出,过着最简单、最有规律的日子。他的两个孩子———10岁的加斯丁和13岁的希龙是他的全部,他准时送他们上学,参加校内家长会和运动会。辛普森坚定地说,他没杀他妻子和其男友,并坚持说一切会水落石出。当他走在大街上,人们便会聚拢过去,指指点点。这时,辛普森最想回家,或带孩子们看看星球大战。
    姜俊武在被宣判无罪后对记者说:当时我才是24岁,现在我已经28岁了。一点作为都没有。本来这个年龄,应该事业有成了,可是我要一切从头开始,从零开始。那个晚上发生之后的一年时间,经常、不断有人提醒我,不断要我重复那天发生了什么,我后来已经再也不愿意想起那个晚上,提起那个晚上。想起那个晚上了痛苦,痛心,压抑。这个事情已经压抑了我三年多了。这三年就是我人生的一段空白。什么都没有。没有做任何有价值的事情,没有任何记录。这三年的空白,只是因为那一天发生的意外。以前我是很活泼的,现在我是封闭了我自己,我现在和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都已经很差劲了。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已经退化了。不是很多人会理解。只有我的家人和朋友相信我。别人的误解,在我精神上是不断的压力。只要别人问我,我就会很紧张。我不希望别人谈起这件事,我不想成为焦点。以前再也回不去了,已经发生的事情再也不可能改变了。我就是想过一点平凡的生活。我已经成为一个焦点,这么多人关注我,我只想过平凡的生活。我怎么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唯一的办法还是隐姓埋名,过另外一段生活吧。这里有太多的伤心事。我已经不愿意呆在这里,我现在非常自卑。毕竟这么一桩不幸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别人肯定仍然有议论,有看法。我不希望别人把我和黄静案联系在一起。我和黄静的事情在某些方面,本来是属于两个人的隐私,可是却被公之于众,我觉得非常尴尬。我现在就成了一个透明的人。好像自己的一切都被人窥到了一样。我担心受到别人的耻笑。这些都是阴影。我选择逃避。可能远离这个城市,会好一点吧。因为在黄静案中,毕竟是黄静死了,不是我死了。这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大家对她的同情,肯定远大过于我吧。我现在受了苦,可是她毕竟死了一个人。而且她是一个女性,她也是该遭到同情和理解吧。所以说,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我的压力。有本书是这么说的,活着的人比死了的人更痛苦。我真的很想忘记这一切,可是我没法走过去。
    法律还以他们清白之身,而舆论却仍在猜疑他们,伤害着他们,让他们无法正常地生活。佘祥林就比他们幸运多了,因为他所杀的妻子已经回来了,他无罪了,且还得到了一笔不菲的国家赔偿。而“辛普森”们呢,谁来赔偿他们的落寞?
    逝者逝矣,明天还要继续。我们何不多一些宽容,还存者一份安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