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较才有鉴别

      七天的日本之旅很快就结束了,但我的感慨却仍然时常浮现在脑海里,给我最深的感触是:
    其一,在日本所到的地方,无论城市或是乡村都给我一尘不染的印象。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密度大,且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我们看到的建筑和民居大多都比较矮小,就连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很少高楼大厦。虽然房子大多低矮、陈旧,但到处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无论是景点还是商业街,我们都没有见到过一张废纸或一个塑料袋。
    在我国情况绝然相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垃圾都随处可见。记得我和退休支部的老师们一起春游到湖北罗田龟峰山看杜鹃,在坐缆车的时候,同缆车的两位中年女士一边吃点心,一边顺手就准备把手里的塑料袋往缆车外面扔,我赶紧制止了。听口音我知道她俩就是罗田人,就对她们说:你们要爱护自己的旅游资源呀,把垃圾扔到景区会破坏景区的环境。她们连忙收回塑料袋,点头称是。其实在我国的许多景区都是垃圾成堆,深圳的大梅沙海滩特别典型,多次在电视上看到节日之后的大梅沙清洁工人捡拾垃圾的报道,垃圾多得令人发指。
    在日本所有的室内公共场合,绝对不会让你吸入二手烟。即便有吸烟的人,也都自觉地找到指定的吸烟处去过自己的烟瘾,而不会妨害不吸烟的人。
    而在我国,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公交车上,甚至在狭小的电梯里,仍会有人全然不顾张贴着的请勿吸烟的公告,全然不顾身边的他人,嘴里很自得的吐着烟圈儿,竟然没有一丝的歉意和愧疚。
    其二,在日本享受着清淡可口的饮食,无论是自助餐还是料理都绝对有益健康。日本的人均寿命居世界第一位,这和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在日本吃过八次自助餐,六次日式料理。归纳起来日式的餐饮具有清、新、淡、雅四大特点,讲究“生”和“鲜”生吃蔬菜、生吃鸡蛋,生吃鱼,生吃肉,熟食也以蒸,炖和煮为主,没发现有什么炒菜。这样的饮食结构有利健康,健康的身体才会长寿。
    可惜,在我国恐怕很难实现,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烹饪方式习惯于煎炒炸。更主要的是,即便我们愿意借鉴和学习日式的饮食习惯也不行,因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太没有保障了。蔬菜的农药含量实在太大,猪牛羊鸡鸭鹅的饲料中的添加剂过多,为了活鱼保鲜也使用有毒的制剂,如此带有毒害的食品又怎么敢去生吃。
    其三,在日本接触过的人,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表现出高度的文明风貌。令我们难忘的是18日晚上的一件小事儿,正应了那句话“于细微处见精神”那天晚餐后旅游车送我们回酒店的时候,从车窗里我们看到一家大型超市的指示牌。当时小郑导游告诉我们,今天是你们在日本的最后一晚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买的东西没买到的,可以去那家超市看看。
    回到酒店安置好以后,我和亚男就直奔超市而去。谁知来到大街上,根本看不到超市的指示牌了。加上我们俩都是路盲,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转悠了好一会儿,也没找到超市。无奈之下,我们来到一个售票窗口,窗口里面只有一位女售票员,年纪像是四十左右。因为语言不通,我们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要来一张纸,写上超市两个字。女士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她用手指了指前面,用日语解释着什么。看出我们根本不明白时,她关上了售票窗口。我们以为她要下班了,正在失望之时,女士来到我们面前,打手势让我们跟着她走。带着我们走出几十米后她停住脚步,用手指着前方一个路口,然后把手指转向右边比划着点点头。我们明白了,她是让我们从那个路口往右拐,就可以找到超市了。她估计我们已经明白了,就挥手和我们告别,小跑着回到售票窗口,我们转身向她挥手,并连声说着:谢谢、谢谢!
    俗话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相比较之下,不难看到我们的国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差距。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为什么就守不住代代相传的美德呢?!
    我们的科学技术进步了,竟有不少人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来造假,坑人。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可我们却丢失了一些原本应该坚守的良知和社会道德规范。
    这样比较和感慨并不是为了诋毁我们自己的国家,正是拥有爱国之心何深深的爱国之情,才会每当看到不足时就会产生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真的打心底里期盼着我们的国家能够真正实现国富民强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的实现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