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蝶来了

      引子
    在深圳工作七年多的女儿,还一直未曾去过香港。去年末,她终于动了念头,办好了港澳通行证,并提出要和老妈一起游港澳。原打算港、澳一次游过,各住一晚。后经多方了解,在港澳住酒店价格昂贵实在不划算,于是,决定还是分别一日游,且先游香港。女儿与同事调好2月3日的休假,为的是避开周末过关的人流高峰,免得海关检查占用太多的时间。
    日期一定,女儿就向我询问想到香港看些什么,我很爽快地回答:“一切由你决定,你怎么安排我都没意见。”说实话,我这人对旅游没有太多的要求,游到哪里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情。于是女儿就着手上网查资料,向去过香港多次的同事朋友咨询,制作了一个比较详尽的一日游攻略。她对我说:“我们这次去香港主要是美食游,美食既包括去吃香港的知名小吃,也包括去逛书店,找点儿精神食粮——书。”
    女儿给这次的旅游命名为“双蝶来了”!我乐了,知道这是女儿引用夕阳咖啡屋论坛里我和德玛姐姐开玩笑的词语“双蝶”并套用了女儿特别喜欢看的一档台湾娱乐节目“康熙来了”之名,就这样母女二人将作“双蝶”前往香港。
    3日早上七点半,母女俩在楼下会合乘公交车赶往深圳湾边检站。果然,等候过关的人不多,我们很快就接受完深圳关口和香港关口的两道检查,进入香港地界。直到晚上十一点我们才回到家中,结束了历时十五个小时的一日游。回味整个的游程,感觉见闻还真不少。
    穿大街,走小巷“马不停蹄”的见
    要说我们这次在香港用眼睛的看到的还真不少,可用顺口溜归纳为:
    维多利亚巨轮荡漾
    国际都市山城模样。
    各类书店二楼之上
    太平山顶游客欢畅。
    扶手电梯世界最长
    绚烂多彩不夜香江。
    都知道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次自由行的攻略中,我们设计要去体验一下人口拥挤的香港市内的各种交通工具。
    出关后,女儿买了两张经深圳湾大桥开往中环的大巴票,一看票价50港元,心中不禁感叹:香港的公交真贵!我们和一同出关的几十位旅客一起乘坐的47号大巴车,很快驶上了深圳湾大桥。据资料记载,这座大桥全长5545米,其中深圳侧桥长2040米,香港段3505米,桥面宽38。6米,全桥的桩柱共457支,共12对斜拉索,呈不对称布置,独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为目前国内最宽、标准最高的公路大桥。
    坐在车上向外面望去,洁白的桥栏杆让人视觉舒爽,往远处眺望,密集的高楼拥挤在一片山坳里。看起来很眼熟,问女儿:这是在咱们楼上看到的那片楼房吧?女儿说是。看看桥下的海水,深深的兰色好漂亮。远处的海面上漂浮着一些网格状的东西,女儿问,那是些什么东西呀?我说,估计是海水养殖的网箱吧。稍微近些的时候再看,发现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在我国沿海渔业资源急剧枯竭的状况下,海水养殖成为了沿海渔民的一种主要生产方式,若不遭遇台风等自然灾害海养殖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沿途我们看到香港仍在不断的建设中,路边都被栅栏围着的建设工地里身着醒目橘红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忙碌着。不一会儿,我们看到了一片港区,女儿惊呼:好多集装箱呀!我赶紧向车窗外一看,成千上万的集装箱堆积在港区等候发往各地。港湾里还有不少的巨轮正在海面上荡漾,它们正等候着卸货。女儿说,这应该就是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港。我知道按照年货物吞吐量来排列,维多利亚港是仅次于美国旧金山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世界第三大港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港区里矗立着许多大型的机械,这些一定就是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吧。立刻拿出小相机,隔窗拍下了几张港区的局部照片。
    乘车途中不断有山峦出现在视线里,我们低声议论,原来香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一座分布在低山丘陵之中的城市呀。在整个穿大街走小巷的旅游途中,更是发现香港的市区街道,多依山势而建,道路弯曲而狭窄。甚至有些马路,只得向山坡上的丛林中境蜒,许多的楼房见缝插针地建筑在山顶,山腰或山脚下。香港境内的山体虽然海拔并不高,可从外观上看,整个城市的布局依旧呈现出山城的模样。
    在湾仔站下车,为了方便快速地搭乘各种交通工具,我们进地铁站买了两张名为“八达通”的交通卡,然后直奔紫荆花广场。穿行在高大密集的楼群之中,更加体会到香港土地资源的稀缺。干净整洁是香港市容的特点,门窗、幕墙都明亮如镜,经过湾仔政府大楼前的一幢楼房时,侧身看到玻璃门里的图像很是清晰,拿出小相机对着玻璃门拍下了“双蝶”的身影。穿过一座小小的街心花园,沿途浏览过德国、澳大利亚、瑞士领事馆大楼后,来到了金紫荆广场,原来名气很大的金紫荆花就是一朵金色的雕塑花,不觉有些失望。女儿说,前面不远还可以看看香港回归的纪念碑,于是我们沿着香江前行,不远处矗立着一座黑色的纪念碑,碑体不大,上面是繁体的金色大字: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拍照,站在纪念碑前我也举起了相机。心中突然想起了前几天论坛朋友们关于港人傲慢瞧不起大陆人的议论,和女儿聊起这个话题。女儿说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2月1日香港一家报纸刊登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表达出港人反对内地“双非”孕妇赴港的立场。回来后发现网上正盛传此类消息,甚至掀起了一股“忍够体”的文字浪潮。更令人惊讶的是2月3号就在香港街头,一些港人围着大陆游客唱蝗虫歌,女儿问:妈妈若是那天我们也遭遇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我说:我也会说:听不懂你们唱什么,然后转身离开。说是同为中华儿女,却要如此相互攻击,不能不让人心生叹息。
    离开紫荆花广场,我们来到最繁华的铜锣湾,开始搜寻page one书店,网上的资料显示这家书店位于时代广场一楼。对照地图查找到相关的街道,转悠了好一阵子,却未找到page one书店。女儿喊肚子饿了,出发前她就做好了到香港吃早餐的准备,按照攻略我们去了太兴茶餐厅。
    用过早餐,继续寻找想看的书店,来到恩平街顺门牌号找到了52—54号,女儿说,网上查到的阿麦书店的地址就是恩平街54号二楼。她说,如今香港的书店经营状况不好,很多有特色的小书店都租不起街面一楼的店铺,上到了二楼,所以网民们戏称香港的书店为“二楼书店”我们进到54号狭窄的楼道里,到二楼却发现那里是一家美发店,继续上行至三楼仍不是书店,只得悻悻地离开。
    继续搜寻一个名为“书得起”的书店,女儿记录的地址是:铜锣湾轩尼诗道430号香岛大厦a一楼。轩尼诗道很容易找,可没想到的是我们顺着门牌号码从429——441路段看了两个来回,却不见430的门牌标识。女儿有些失望,说,我想看的四家书店,三家都找不到,看来我们今天与书无缘呀。我说:时间有限,赶紧找最后一家书店吧。来到骆克道,还在马路对面女儿就看到了“乐文书店”的招牌——一面迎风摆动的布幡,似乎有些老字号的感觉,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还看到过更具古老风范的幡旗,是一家武馆的招牌,让人感慨香港真是一个兼容古今中外风貌的国际都市。女儿不由得兴奋地说:终于找到一家书店了!
    进得楼来,还是狭窄的楼道,楼道里张贴着许多书的海报,店主还颇费心思地装饰了楼道的墙壁。书店的门就是普通家庭的小窄门,门还关着,隔着门上的玻璃看到店里灯火通明,推了推门,推不动,颇有些兴奋的心情立刻又低沉了。我正疑惑,是不是还没到营业时间时,看到了门上的营业时间是11点开始营业,看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多了呀。
    女儿向正在清理楼道的中年男子询问,得知书店已经开门了。那位先生一边说着一边走上来准备帮我们,只见女儿用力一推,门开了。转身谢过那位先生进入店里。
    狭小的书店里,书籍很多。这是家连锁书店,以台湾版书籍多,新书多为特点。欣喜地看到不少喜欢的书籍,想买的也不少,只是大多价格都不便宜,又有些囊中羞涩。临行前女儿到银行换得一千港币,主要是备作乘车之用,因为商场购物可直接使用人民币,而且多数购物的地方还可以直接刷银行卡,只有交通收费不收人民币。于是问店主买书能否刷卡,回答:只收现金。这样一来,我们购书的数量就极受限制了。在里面挑来拣去,最后花180多港元(约合人民币140多元)买回了两本书。
    我要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亨利。希金斯(出生于1974年),由台湾出版发行,售价280台币(约合人民币60元)。首先抓住我眼球的是书名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这种说法不正是我现实的情况吗?年轻的时候拿到一本书不看完是放不下的,现在呢,拿到一本书要想读完却很难了。心想莫非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所以才有智者写出这样的书!拿起书来看看,封面上的话让我很开心:一句是“带走这本书,你就可以谈论其他的书”一句是“人之所以无知,是因为他不知道获取智慧是有方法的,这就是一切!一切!谁要是有了这本书,马上就会变得聪明起来!”我当然也很希望变成聪明的人呀。再翻到封底,更乐了“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不是让你用来读死书的!”哈哈总算为自己找到不读书的理由了!正偷偷地乐呢,女儿过来了,她说,喜欢就买下吧。看了一眼她手里拿的书,天呀,比我还绝,那本书是打鬼战士——世界末日求生指南,而且她还真就买回来了这本书。
    看看时间不早了,赶紧奔往太平山。来到山脚下的登山缆车车站,人不算多。缆车每八分钟一个来回,输送着往返的游客。这种缆车类似于小火车,沿着轨道上山下山,车厢里一次可以载好几十人。在接近山顶时的坡度特别陡,人在座位上简直有了近于躺倒的体态。到达山顶才知道俯瞰香港市容的最高点是在摩天台上,摩天台实际上是一个楼顶,造型很有特点,有些像我国古代丞相的官帽。我们乘扶手电梯来到摩天台口,刷卡缴费后登上了摩天台顶,如若天气晴朗这里的确可以看得很远,只是我们不结天缘,雾蒙蒙的阴天能见度很低,看不远,也拍不到好的照片。不过山顶依旧游客如云,而且几乎所有的游客都和我们一样一点儿也不沮丧,都在乐滋滋地转悠着四处拍照。
    从摩天台下来,我们沿着沿着山顶绿道漫步,女儿指着山上的住宅告诉我,住在太平山顶的都是香港的富人。蜿蜒的绿道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之中,这真是生活在喧哗闹市的人们享受宁静的好地方。我说,难怪香港的有钱人都在太平山定居住呢!我们多悠闲地走走,好好感受一下香港富人的生活环境,真是蛮惬意的。
    一对外国老人(我想应该是一对老夫妻)亲密地手拉着手与我们擦肩而过,忍不住回过头去看着他们的背影,女儿玩笑说,老妈眼馋了。是呀,看到他们的身影我想起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名句,自然会禁不住感慨。
    沿途女儿已给我拍下了不少留影,可我要她拍照时,她却说:你知道我不喜欢照相的。我呢,一向都不强人所难,因此,直到全部旅程结束都没给女儿留影了。母女出游,女儿就成了我的专用摄影师。而我呢,用女儿的话说就是个“大众摄影师”因为我尽在拍一些素不相识的人。
    离开太平山顶时,我们决定改坐巴士,一来便宜,二来更安全。找到巴士站,我们乘坐15路巴士下山,价格是9。8港币。乘车途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巴士上不报站,女儿只好严密注视着车外的站牌。到达皇后大道东站我们下车了,准备吃中餐。
    用过午餐后,我们来到威灵顿街,到这里就是要乘坐世界最长的扶手电梯,这可是难得的免费景点哦!扶手电梯全长800米,垂直差距为135米,由20段单向自动扶手电梯和3条自动行人道组成,一路从中环通到半山。这个系统是香港政府于上世纪80-90年代,耗资2亿4千万港元修建的,于1993年10月15日正式启用。
    在我看来,乘扶手电梯并没有什么稀罕的,来这里主要是观赏那些与扶手电梯交叉分布的许许多多的大街小巷,我觉得这些街道就像是环绕着山体的一级级的梯田,在这里最能够体现香港是座山城的布局特点了。
    扶手电梯是单向的只上不下,返回的道路是紧邻着扶手电梯的一级级舒暖的台阶,慢悠悠地步行着并不累。还可以浏览两边许多横向街道和店铺。无意中又发现了路边的一座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清真寺,立刻进到里面却发现寺门紧闭。下到山脚看看时间,步行花了四十分钟,此时已是下午五点多了。按照计划,我们直奔香江七号码头,我们要从那里乘天星小轮到对岸的尖沙咀去。
    尖沙咀是我们一日游的最后一站,准备游览的是香港艺术馆,星光大道和夜间的激光表演幻彩咏香江。天星小轮就是香江上的过江轮渡,香江的江面并不宽,很快就到达了对岸。这是我们在香港乘坐的交通工具中最经济实惠的方式,立刻前往香港艺术馆,可还是迟了,艺术馆每天下午五点关闭。正失望呢,转身发现了许多漂亮的元宵花灯,立刻高兴地跑了过去。心想,这可真是有失就有得呀,乐滋滋地又拍下了不少漂亮的花灯。激光表演要到晚上八点开始,等候的时间正好用来逛逛街,吃个晚餐。我们母女对购物没多大的兴趣,更因为囊中无钱,逛街纯属“挂眼科”这也是自由行的好处,绝对不会被人强迫着买下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晚餐后,我们径直来到星光大道。这条大道原是位于九龙尖沙咀东的海滨长廊,后得到政府拨款美化建成。大道仿照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设计,耗资四千万港元。以香港电影业发展史及旨在表扬幕后巨星和幕后电影工作者成就为主题。星光大道全长440米。天虽然很黑了,可星光大道上的游客真不少。我们在人流中穿来穿去,一路搜寻着自己喜欢的明星手印。借着不算明亮的灯光,我们找到了不少熟悉的明星,如张曼玉、林青霞、张国荣、周星驰、鲍方、李连杰、成龙也看到不少我不知名的明星。在我们都特别喜欢的林青霞和张曼玉的手印上我们留了影,看到成龙的手印边挤满了游客,女儿说:没想到成大哥这么受人喜欢啊!
    八点临近,广播里开始用英语、粤语、国语三种语言为游客介绍激光表演。我们赶紧前行,选择了一个适合拍摄激光表演的角度。刚刚站定,激光表演就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开始了。不过,真的是“世间事十之八九难尽人意”天空中过重的雾气让原本十分漂亮的激光表演大大逊色,激光光束根本无法穿透浓雾,都消失在天空厚厚的云层中,形不成纵横交错的漂亮景观。好在对岸造型各异的大楼都装饰着各色各式的霓虹灯,这些闪烁的灯光足以把香江的夜晚装点得绚丽多彩、十分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