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十年代后我爸成了我二叔 第37节

      “没事儿,”沈青青回过神,冲沈二爷笑道, “发呆。”
    沈良轩家。
    “良轩,把这些青菜给你三叔三婶送去。”
    “欸。”
    沈良轩提着菜来到沈从石家,发现文知青也在。
    他脸上带了点伤,看着像是被人打了。
    “又送菜过来,”王素芬赶忙上前接过,让沈良轩等着,想要回些东西,沈良轩立马蹿到文知青身后, “我马上就回去,妈等我吃饭呢。”
    文知青回头看他, “上次借给你的书,看完了吗?”
    “看完了,里面的题不会的,我都记下就等着有空请教文知青呢。”
    沈良轩笑道。
    “明天下午吧,我有时间。”
    文知青笑道。
    他这一笑,脸上的伤都有些见血了,沈良轩收到沈从石的眼色后,赶忙走了。
    “都这么大的人了,还那么不稳重,”沈从石说道。
    “他很好,”文知青摸了摸自己脸上的伤, “沈三叔,我和春花的事儿,在大家眼里就那么不能被接受吗?”
    王素芬拿着篮子出来的时候,便不见沈良轩了,正好又听见文知青这话,便道, “不是不能别接受,而是想着你是知青啊,以后可能要回城的,就说咱们旁边那村子,被推荐去工农上大学后,可就没回来了。”
    “我和他不一样,”文知青皱起眉头, “我就喜欢春花,很喜欢,再说,我在没在城里,其实都一样。”
    “那就把户口迁过来?”
    沈从石的话让文知青一愣。
    王素芬立马给了他一下, “迁过来以后,万一孩子要去城里上学可咋办?”
    这话又让文知青的手收紧了。
    转眼又是沈良轩去纸厂的时候了。
    这一次他是提前一天自己走路到镇上,然后等了一个半小时,瞧见有往县城去的牛车后,给了五角钱,坐车下去的。
    长风早就去纸厂了。
    “良轩!”
    齐志缘猜到他会提前来,所以中午打了两份饭,让长风看着,自己出来等他。
    “齐大哥,”沈良轩笑着过去,顺手塞了三个鸡蛋给他, “我妈煮的,长风哥还有三个。”
    “那我就不客气了,”齐志缘嘿嘿一笑,二人往食堂走的时候,齐志缘低声说起山藤盆的情况, “换的多是票,钱只有几块。”
    “那也很好了,”沈良轩不挑食。
    这次在纸厂干的十天,沈良轩没出去做私活儿。
    齐志缘倒是挺佩服他的, “难得有人赚了那么多钱后,还沉得住气的。”
    “局势就这样,”沈良轩轻叹, “再说,咱们上次的动静有些大,肯定有人发觉了。”
    “没错,”齐志缘脸上的笑淡了几分, “都有好几个人问过我了,不过我和长风都装不知道。”
    长风又瘦了,不过见到沈良轩后,就一个劲儿地问起家里的两个孩子。
    十几个问题甩过去,沈良轩都有些晕。
    “打住打住,”沈良轩抬手制止住他, “长风哥啊,我极少去你们家,和秋燕嫂更是没怎么见过,孩子的事儿我确实不清楚,不过听我妈说,两个孩子都很听话,饿了就哭,拉臭臭也哭,其余时候都乖得很。”
    “这样的孩子很好带啊,”齐志缘一脸羡慕, “不像我家姑娘,小时候一旦没人抱着摇,就哭得快把房顶给掀了。”
    “那是,”长风露出一口大白牙, “秋燕说了,孩子像她,听话得很。”
    “哟。”
    齐志缘和沈良轩纷纷怪叫。
    长风翻了个白眼,又对齐志缘指了指沈良轩,在沈良轩的疑惑下,齐志缘笑眯眯地拉住他, “我小姨子今年十九岁…。。”
    “哎呀,我耳朵有些疼,长风哥,我回宿舍睡一觉,”
    沈良轩赶忙捂住耳朵,溜了。
    第34章
    重回七十年代
    沈良轩接连躲了他们介绍对象话语的两天后,长风二人也明白过来,他确实是没有成家的心思,于是便也消了念头。
    十天后,沈良轩拿着新出炉的工资,买了一卷红纸,两瓶好酒,一袋萨其玛,还有一包红糖后,便笑眯眯地回家了。
    这次他记得大伯娘的交代,没有买肉。
    “这些东西全是给大舅的,”回到家中后,沈良轩把东西交给大伯娘, “这卷红纸,我剪一点下来做红封,给大舅封五块钱的红包,剩下的红纸,等过年的时候剪成窗花也行,写对联也可以。”
    “也就是说,你这十天相当于白做,全给你大舅了?”
    大伯娘开玩笑道。
    “以往大舅帮了我们家多少忙啊,我现在总算能回一点,”沈良轩笑眯眯地给大伯娘锤了锤肩膀, “再说,也不是每一年都这样,这不是大舅过五十岁吗?年过半百,庆祝庆祝。”
    “这话好像我不愿意似的,”大伯娘轻轻拍了他一下, “知道你辛苦了十天,你爹和你老李叔去捞鱼了,晚上咱们吃鱼。”
    “在哪儿捞啊?”
    “就后山脚下的水沱,今儿好些人都去了呢。”
    此时也不过是刚过中午没多久,沈良轩来了兴趣,跟大伯娘打了招呼后,便往后山水沱处去了。
    这一过去,还真见到了不少人,沈大爷和沈二爷都在,老李叔还有李志红的爹和大伯。
    李志红自然也在。
    “良轩!这!”
    李志红冲他猛招手。
    沈良轩过去,见他也拿了根竹竿,旁边还有一竹筒,里面装着泥巴,仔细看,还能看见泥巴里面正在蠕动的蚯蚓。
    “开荤了吗?”
    “没呢,”李志红瘪嘴,旁边沈大伯笑道。
    “钓鱼嘛,慢慢来。”
    今儿难得清闲,一伙人都来钓鱼了。
    其余好些人都去下游用竹篓捞鱼去了,不过小鱼居多,但比他们这收获要多一些。
    不过这一开张,即便是一条一斤的鱼,那也比小杂鱼好。
    “沈二爷钓了一条草鱼上来,”李志红满脸酸意, “大概有六两。”
    “我来试试。”
    沈良轩上辈子闲时也爱钓鱼,而且技术不错。
    钓鱼这东西,技术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布饵。
    沈良轩熟练地提起竹竿,上面钓着的并不是鱼线,就是普通的毛线,最下面是弯曲的针做成的鱼钩。
    “你这针勾也太粗了吧?”
    他有些嫌弃地看了眼李志红。
    李志红顿时一依了, “你行不行啊?人家沈二爷的针勾比我这还粗呢!”
    “我再怎么也比你厉害。”
    沈良轩挂好蚯蚓,又重新找了一地儿,把线扔了下去后,便静坐在那等着。
    看着他老神在在的样儿,李志红翻了个白眼,也在他身旁坐下。
    “给,”沈良轩塞了东西给他,李志红扫了一眼后,快速放进兜里,心扑通扑通地跳。
    “你也拿得太随便了!不能找个僻静的地儿给啊?”
    这是李志红的“分红。”
    “越平常的地方,越好,”沈良轩看着他那紧张的样儿,笑道, “多数是票,知道你想做衣服,我把所有布票都给你了。”
    “真的?”
    李志红双眼一亮。
    “够不够兄弟?”
    “够!”
    李志红乐疯了, “咱们还做山藤吗?”
    “不做了,”沈良轩摇头,在李志红有些失望的时候,又笑道, “咱们找兰草。”
    “那东西有人要吗?”
    “多的是,只要兰草品相好。”
    正说着呢,面前的竹竿便动了,沈良轩眼疾手快地拿起竹竿一提,一条精神抖索的草鱼便出现在众人眼中。
    “好家伙!这得有两斤吧?!”
    沈大爷第一个跑了过来。
    沈大伯哎呀哎呀好几声,也凑了过来, “小心着点收!小心着点收!”
    沈良轩也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等他把那草鱼用野草勾好的时候,认认真真地看了看, “开门红啊。”
    “开大红了!”沈二爷拍着大腿, “这么重的鱼,我就去年钓过一次!”
    那已经在村里传出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