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寸日立大彩电

      阿亮是个急性子,听见郑金根这么说,顿时眼睛瞪得像牛铃一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急吼吼的催促道:
    “郑阿伯,侬就勿要卖关子了!
    快点讲呀!
    赚钞票的事情,
    一分钟都耽误不得的!”
    郑金根看着他这毛焦火辣的样子,也不逗他了,直接说起来。
    “我和侬讲,
    现在我手里有一批日立牌电视机,
    就是日本进口的那种大彩电。
    上海滩现在最抢手的,
    就是这种大彩电了,
    足足18寸哦!”
    阿亮一听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激动的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侬讲啥!
    18寸的日立牌大彩电!
    侬介个就是手里拿着金元宝啊!
    有这么好的门路,
    侬哪能不自己闷声发大财,
    告诉我做啥啊!”
    阿亮也不傻,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要是郑金根手里,真的有这样一批电视的话,那他还卖什么小黄鱼,直接去卖电视好了!
    郑金根没想到,阿亮也是个不好糊弄的。
    他看上去是个直肠子,肚皮里却还是有些弯弯绕的心思的。
    郑金根假装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喉咙,掩饰住了心中的尴尬,这才不紧不慢的和阿亮解释起来。
    “过年的时候我堂兄和我打牌,
    输了我五千块。
    他没有钱,就拿了一批电视机顶给我。
    我拿在手里又卖不掉,
    所以就想问问侬要不要。”
    阿亮听了,眼珠子一转,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干脆对他当面质问道:
    “郑阿伯,侬这样讲就不对了!
    这种日立彩电销路不要忒好哦!
    侬随便放在马路上吆喝一声,
    立马就有人拿着钞票来买,
    怎么还会卖不掉呢?
    我之前在华侨商店看到过,
    这种日立大彩电,
    凭特效券都要四千块钱一台!
    侬卖给黄牛,
    价钱好翻好几倍了!”
    阿亮说着脸上露出了一丝嘲讽,他觉得郑金根把自己当猴耍,害得他白高兴一场。
    郑金根听着阿亮的话,当面被他戳穿,也很汗颜。
    他心里也是门清的,日立牌大彩电现在在上海的行情,那就是奇货可居。
    可是他这批货并不是什么正品,而是废品,说白了就是洋垃圾。
    他的这个亲戚,是专门跑日本的国际航路的。
    现在日本人生活条件好了,电视机坏了也不修,直接就扔掉。
    在日本,处理这种垃圾是要收费的。
    所以专门有人,在日本收这种废旧电器,再拿回国内来卖。
    他的这位亲戚,也学着别人的样,淘了一批电视回来。
    却没想到,年还没过完就全部输在牌桌上了。
    郑金根也不是没有想过把这批货出手,可是他们那里没有人会修理,也找不到买家接手。
    他正愁没办法脱手,正巧今天碰见阿亮,就想着他有路子,打算把这批货让他吃进。
    却没想到,这小子是个精明的不上钩,让他懊恼不已。
    阿亮听完前因后,一脸了然的看向郑金根。
    这老菜梆子还真是小看了他!
    要不是想着,以后还要从他这里进货,阿亮真想好好的嘲他一番。
    他也是脾气好,不往心里去,语气轻快的笑道:
    “郑阿伯,侬就别拿我来寻开心了!
    侬都说了是废品,
    我拿在手里还不是一样要赔个精光!
    我还是老老实实卖我的带鱼好了,
    发财的机会就留给侬了!”
    郑金根一脸失望,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有了一丝希望,如今又破灭了。
    这五千块钱的废品电视,恐怕真是要砸在手里了。
    当时就不该贪小便宜,吃了这副老鼠药,现在悔不当初。
    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叶平安,此刻心中倒是激动了起来。
    这简直就像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这批在他们手里看上去毫无价值的处理电视,到了叶平安手里,那就可以重新焕发生机。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叶平安和原主都是狂热的电子爱好者,平常对各种电器十分着迷。
    叶平安在大学的时候,还参加了电子维修的社团。
    经常在节假日,去养老院替老人家修理家用电器。
    所以这批报废的日立彩电,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他看着阿亮正要开口,赶忙扯了扯他的衣服拉他到一边,眼里满是兴奋的光芒,压低声音说道:
    “阿亮,这笔生意可以做!
    阿拉把这批货吃下来,
    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要是错过了,
    可就要后悔一辈子了。”
    阿亮瞪大眼睛,像是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叶平安。
    要不是考虑到郑金根在旁边,他都要大叫一声。
    “妖怪,把平安还给我!”
    阿亮语速极快的说着。
    “平安,侬是不是起太早,脑子坏了!
    阿拉要这种废物有什么用?”
    叶平安冲他眨了眨眼,凑在他耳旁小声的嘀咕道:
    “侬忘记了,修理家电是我的强项!
    这批日立牌大彩电修一修,
    除掉材料和损耗,
    阿拉倒手只要卖出去一台,
    就能把本钱赚回来!
    这种好事情,
    侬还算不明白么!”
    被叶平安这么一提醒,阿亮也想起来,平安从小就喜欢鼓捣各种电器,都是跟他爸爸学的。
    平安的爸爸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能够造飞机的工程师。
    那么平安来修电视机,应该就是毛毛雨的事情了。
    阿亮刚想笑出声,就被叶平安给拉住了,对他叮嘱道:
    “侬管好自己的表情,
    不要让伊觉得,
    这笔买卖阿拉能赚大钱,
    不然他要加价的。”
    阿亮想了想,还是平安这家伙精明,当即转过脸来,对着郑金根一本正经商量道:
    “郑阿伯,阿拉相识一场,交情好。
    也不想看侬血本无归。
    要不这样,
    我先找个朋友去问一问,
    看看伊能不能想办法。
    要是行的话,
    明天我给侬答复。”
    郑金根瞬间觉得天都亮了,他就知道阿亮是个有办法的,当即笑开了花,对着阿亮又是一顿猛夸。
    “阿亮,我看侬就是个做大事情的!
    将来侬要是发财,
    做了大老板,
    不要忘记我。”
    郑金根人老,自然是一肚子心眼。
    见阿亮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还装作说要去问一问。
    看他这神情,这件事已经八九不离十。
    郑金根十分笃定,这批货这个小鬼头绝对吃得下。
    还有刚才那个白面书生,和他一起嘀咕了那么长的时间。
    看来他的本事也不小,阿亮好像很听他的话。
    想到这,郑金根更是细细的打量了叶平安两眼,想看出些什么来。
    叶平安淡定的对着郑金根确认道:
    “郑阿伯,这批货是不是五千块钱就够了?
    价格不会再变了吧?
    做生意是要讲究言而有信的。”
    郑金根想都不想,一口咬定,
    “对!就是五千块!
    多一分钱,我都不会收阿亮的。
    我是真心想让阿亮赚一笔!”
    “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
    明天给你答复。”
    呵呵,这种话听在叶平安耳朵里,纯粹是哄小孩的。
    这个烫手山芋,郑金根当然希望越快出手越好。
    阿亮现在已经开始,在脑子里疯狂的打着算盘。
    要真的像平安说的那样,一台电视机赚四千,那么五十台…
    他顿时觉得脑子不够用了,数目太大,零太多,他算不过来这笔账了。
    他冲着叶平安嘿嘿一笑,毫不掩饰对他的崇拜之情,小声念叨着。
    “平安,侬真是我的福星!
    阿拉姆妈经常讲,
    要跟脑子好的人交朋友!
    真是有道理啊!”
    阿亮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进口的日立大彩电。
    要不是为了开摊子,他今天都不想去市场。
    在和郑金根谈好条件后,阿亮便胡乱地从他那里拿了一批海货。
    郑金根今天格外的大方,竟然只收了他半价。
    这倒是让阿亮又一次,在心里把平安好好的夸了一遍。
    当他和叶平安两个人,合力把海鲜拿出市场。
    阿亮觉得,自己好像魂还没有回来,就像是黄酒喝多了,整个人都觉得晕乎乎的。
    他有些不敢相信的对着叶平安要求道:
    “平安,侬狠狠的掐我一下,
    让我看看是不是在做梦。
    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
    阿拉要发大财了!”
    叶平安好笑的看着阿亮,这咋咋呼呼的样子。
    “朋友,侬清醒一点!
    这才刚刚开始,
    后面还有好多事情要准备。
    首先这批货物的本金从哪里来?
    我刚刚算了算,
    这批货就要五千块钱。
    另外我还要买材料,
    所以还要备一千。
    这样子里外里就需要六千块钱!”
    阿亮一听,也面露难色。
    现在一般人家,哪里能够随随便便能拿出六千块钱。
    他的黄金梦好像忽然清醒了过来,对着叶平安一脸为难的说起来。
    “平安,这六千块钱实在是难搞!
    我最多只能拿出三千,
    还要从阁楼上,
    阿拉姆妈的樟木箱里偷出来。
    那是她给我存的老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