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姜霁北往饭桌望去,昨晚冷掉的饭菜还纹丝不动地摆在桌上。
    “你什么时候来的?”他转头看向池闲。
    这里只有他们两人,池闲没必要再演戏,如实回答:“你们下来的时候。”
    “那昨晚发生的事情,你有印象吗?”姜霁北问。
    池闲摇头:“我只知道个大概,我醒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死了。”
    姜霁北有些头疼。
    池闲说得模模糊糊,来得也莫名其妙,换成上世纪修真小说的说法,这叫“夺舍”。
    这不禁让他怀疑,池闲是以非常规手段进入电影的。
    想起刚才池闲的一顿好演,姜霁北不冷不热地夸了一句:“那你看起来还挺悲痛的。”
    电影投资界新帝的夸人方法听起来像讽刺。
    池闲一顿:“……触景生情。”
    姜霁北意味深长:“哦——”
    这就难办了,一点线索都没有。
    不过没关系,不管怎样,池闲在就够了。
    “昨晚在你家水缸里发现怪物断臂,这桌菜全是用缸里的水做的,现在不知道究竟有几个人动了筷子。”姜霁北简略地向他说明情况,“没人承认,不过我认为肯定有人吃了。”
    “你怀疑他们会感染变异。”池闲明白他的意思。
    “吃了的人自己应该也这么想的,所以才不敢承认。”姜霁北说,“不知道会不会感染,但是不排除这个可能。”
    两人的目光同时落到饭桌上。
    “等会儿把这些连着水缸一起封好,然后我们把从菜地里摘的菜吃了。”姜霁北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厨房,打开水龙头,“哦,水龙头能用,有水。”
    这栋公寓所使用的水是从房东家自己打的机井里抽取的。
    编剧再怎么丧心病狂,也不至于往地下井里扔怪物尸体。
    虽然按照feb的尿性,也难说就是了,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管电影这块。
    姜霁北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还有一个事,”想到这里,姜霁北扭头询问池闲,“房东夫妇提前把小卖部里的物资藏起来了。”
    在这一点上,池闲倒是非常清楚:“家里有个仓库,就在小卖部和车行后面。”
    他的话让姜霁北想起电车行深处那扇紧闭上锁的门。
    想必那就是通往仓库的门。
    “房东夫妇一死,肯定有人打仓库的主意。”姜霁北说,“除了电车行那扇门,还有别的地方进仓库吗?”
    池闲迅速回忆:“主卧衣柜边有一个门。”
    “哦?”姜霁北挑挑眉。
    “仓库里的东西平时家里人也要用,为了方便搬动,当初起房子的时候,特地修了一扇连着主卧的暗门。”池闲说,“还有一个进货的后门,一共三个门。”
    说着,他带着姜霁北往主卧走。
    现在是白天,主卧里却一片漆黑。
    池闲伸手开灯,借着灯光,姜霁北扫了一眼房间布局。
    他留意到,主卧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里里外外至少有三四层,完全隔绝了室外的光线。
    防偷窥做到这一步,这家人还挺注重隐私。
    池闲先检查了一下窗子,确认外面没人后,重新拉上窗帘。
    他从衣柜的暗格里摸出钥匙,掀开墙上的挂钩,一个锁孔便露了出来。
    池闲把钥匙插进了墙上的锁孔里,锁孔里传来“咔嚓”一声,墙壁随之打开。
    与其说是墙,不如说是一扇隐形门。
    这个门没有门框,没有把手,与墙面材质无缝贴合,若不是有池闲引路,姜霁北需要仔细检查一番才能发现墙上的端倪。
    “正经人家会做这个?”姜霁北不遗余力地抨击。
    池闲无法回答,只好走进漆黑的仓库,“啪”的一声打开门边的开关。
    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管应声而亮,姜霁北看清了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的物资。
    “不错。”他点点头,准备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忽然,又是“啪”的一声。
    仓库再度陷入了黑暗之中。
    姜霁北听到池闲来回按动开关的声音。
    他蹙了下眉,转身看向来时的主卧,只见那里也是一片漆黑。
    见状,姜霁北镇定地问:“停电了?”
    黑暗中,池闲也镇定地回答:“停电了。”
    这种情况见得多了,他们都很镇定。
    然而,公寓里的其他人就没有这种定力了。
    一声尖厉的叫声从楼上传来,直冲两人的耳膜。
    “啊——我要杀了你!”
    作者有话要说:  姜霁北(嫌弃):feb的电影谁负责的?
    池闲:你爸。
    姜霁北:……
    池闲(一顿):哦,是咱爸。
    第58章 最后的家园(6)
    听到尖叫声, 姜霁北与池闲同时抬起头。
    是个男人在叫。
    “才死人没多久呢,又要打打杀杀。”姜霁北“啧”了一声,用手机照亮四周。
    “不过想想也是, 团结是不可能团结的。”打过几次照面后, 他对这群体验者颇有微词,“按以往经验来看,必然是要内讧的, 自相残杀少不了。”
    本来就各怀目的, 还不知道剧本里会不会给每个人设计支线剧情。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剧本里涉及了仓库信息, 池闲很快就从仓库的箱子堆里找到了几个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