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运作饭店

      回到家吃过饭,李梅又到爸爸的办公室,父女俩又坐在沙发区,开了留声机。李梅把太白楼的情况给爸爸说了。
    李厚泽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说:“五万七千个大洋按说是不贵,还包括城外的二百多亩地。这要在日本人来之前,你十万块大洋买不下来。”
    李梅也认同的说:“金掌柜也是这么说。”
    李厚泽又说:“你没干过饭店,上手就干,能行吗?日本人是侵略者,是比强盗还要强的强盗,和日本人合作,就如与虎谋皮,风险是很大的。何况宫崎康禾又是借鸡下蛋,到时候他把鸡据为己有,你也没办法。还有开酒店要有一帮自己的人,比如掌柜,账房、跑堂,厨子都要贴心的人,还要会这一行的人,你有吗。再还有你计划在城外种菜,养牲口,那都要会这一行的人干,还要有能力的人管着。最关键的是,你有那么多的钱吗?你光买这些就要五万七千大洋,等开起来,挣钱了,你最少还要三万个大洋。你有吗?”
    李梅很认真的听着爸爸说的问题,听爸爸说起钱的事,她冲着爸爸傻傻的直笑,也不说话。
    李厚泽仿佛看到女儿要掏他的口袋似的,说:“我不会给你出的,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李梅开始给他做工作,说:“爸爸,您应该知道,我不会害您的。可我必须给你说清楚,日本人在三五年后,既是不失败投降,也肯定会有大的变化。您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为早日实现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为抗日出把力。”
    李厚泽不经意的笑了笑,说:“你既然参加了那个组织,我也不想干涉你,至于你说日本人三年要垮,五年要垮,那只是你们的愿望。我不干涉你,也不会掺和你们的事。我不想玩火,更不想自焚。”
    李梅见他不为所动,又说:“那您有没有想过,您给日本人办过事,当过会长,将来日本投降以后,建国了,您怎么办?国家会怎样处理?”
    李厚泽又不经意的笑了笑,没言语。可能吗?建国,不是建了民国了吗?哪去了?日本人已经基本控制了中国,几年来,统治的越来越牢固了,把日本人撵出去,中国人有那个本事吗?别说三年五年,三十年五十年也难。他没有那种长远的战略眼光,也没有那种发展的和推动发展的思想境界,看不到抗日力量对比的客观转化,他所看到的就是眼前所看到的,结果就是不可能。
    李梅知道他对抗日战争没有信心,又改变话题说:“我们到阳城时,身无分文,一年多,我们拉起近万人的部队,吃穿住行,花了有几十万大洋。这点大洋我们也能搞到,或许我们的同志已经搞到了,但我还是想让您出这笔钱。”
    李厚泽看着女儿,饶有兴趣的问:“你们是怎么搞到钱的?”
    李梅笑着说:“我们同志有句名言,我们周围有这么多强敌,养活我们绰绰有余。我们的经费都是从敌人那里获取的。”
    李厚泽不以为然的说:“也就是打家劫舍啊!”
    李梅肯定的说:“也可以这么说,但我们打的是鬼子的家,劫的是汉奸的舍。”
    李厚泽顺着李梅的话故意说:“你的意思是也想劫我的舍。”
    李梅一下笑了,说:“目前还没这个计划。再说我们有纪律,不是您所想的那样随随便便打家劫舍。可我之所以想让您出这笔钱,也是为救您,救这个家。您给我十万个大洋,我给您打个条,就说您是为抗日捐的款,到时候建国了,有人要治您的罪,您就把我打的条拿出来,那样就不会有人治您的罪了,反而会尊称您为爱国企业家,您会得到表彰的。所以说,我这不是要劫您的舍,而是要为您铺一条后路。”
    李厚泽沉默了好一会,心里不由在想:社会如此动荡,这政权像演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说不定真就到了那一步,能铺一条后路,那自然是好啊。可他还是疑虑的问:“你打的条管用?”
    李梅见他心里防线有所松动,忙说:“当然管用。我们的职务不算高,但等将来一看都会知道的。”
    李厚泽紧接着问:“你什么职务?”
    李梅如实说:“原来是阳城县委书记,现在又任命为纵队军需处党委书记。”
    李厚泽不明就里,又问:“纵队是个什么?”
    李梅解释说:“纵队也是一种部队编制,相当于军级单位。您还不放心,我让我们纵队副司令员也签上字,交通不方便,不然我让我们省军区司令员或者省委书记给您签上字。”
    李厚泽看着女儿,不相信的说:“你说你认识你们的军区司令员?省委书记?”
    李梅回忆的说:“当然认识。今年过年,我们省委省军区就在我们阳城县委开的总结表彰大会。我们这次到省城来就是他们派我们来的,就只有几位主要首长知道。说实在的,爸爸,是您连累我了,要不然,我现在就是支队政委,相当于师长,带一万多部队和鬼子作战。就因为我是您的女儿,派我回来做您的工作,希望您能帮助我们抗日。那曾想您还是个老顽固,一点都不想支持我们。现在可好,把我窝在家里,什么也干不成。”
    李厚泽立刻改变态度,说:“支持!支持!我给你十万个大洋,就算给你的嫁妆,你看着支配!记得给我打条。”
    李梅高兴的笑了。她爸爸还算开明,还不是那么顽固不化,虽然对抗日战争前景不以为然,但对自己女儿的前途命运还是想极力维护,而这客观上支援了抗日战争。其实李厚泽的内心并不那么单纯,他对抗日没有信心,又想维护女儿。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也知道女儿的组织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以后局势会有什么变化,谁也说不准,十万个大洋为自己铺一条后路,自然是需要的,女儿已是师级干部,又能和共党的省委书记说上话,这笔生意就可以做了。
    李梅说通了爸爸给钱的事,又说:“爸爸,我和苗苗还都没有枪,这次宫崎康禾的保镖可是都带着枪和刀。我们也要配,而且要高调的配,高调的学,以免必要用枪时,暴露我们。”
    女儿安全的事李厚泽当然不会拒绝,愉快的说:“行,我安排人带你们到靶场去练枪。”
    李梅从爸爸办公室回到自己卧室,立刻拟写了给爸爸的捐赠协议书:
    兹省城企业家李厚泽先生拟为我省军区第一纵队军需处捐赠十万个大洋。
    接收人:省军区第一纵队军需处党委书记李梅
    省军区第一纵队副司令员苏阳
    李梅拟写好了,正计划着怎样去联络点,突然传来一正轻微的敲门声。田苗苗立刻去开门,因为这是在家里,所以,田苗苗没有任何防备和忌讳,以为敲门的人肯定是家里的人,直接就把门锁拧开,拉开门。一个人影一下闪进来,把门关上了,田苗苗吓了一跳,刚想有动作,一下看清是苏阳,又高兴的一拍手,跳了一跳,差点惊叫着喊出来。苏阳给她打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田苗苗还是抓住他的胳膊,摇着低声问:“哥,你怎么来了?”
    苏阳摸了摸她的头,说:“来看看你们。”
    李梅在桌前也站了起来,说:“正要你签个字,你就来了,快过来签字。”
    苏阳立刻走过去,弯腰签了自己的名字,说:“伯父挺开明的,一下就捐十万啊?”
    李梅无奈的说:“开什么明,要我给他打条,给他铺条后路。而且这是给我的嫁妆,由我支配。”
    苏阳笑了笑,这是姐的嫁妆,最好是不用,他说:“那这笔钱就暂时不要用。”苏阳把系在腰间的包裹打开,拿出二百个大洋,又说:“这是给你们零花的,我手里还有两万美元,暂时够我们用的。”
    田苗苗立刻把大洋接住了,说:“哥,这些钱我买衣服行吗?”
    苏阳说:“可以,就是给你和姐花的,让姐安排。”
    田苗苗还要说什么,苏阳给她打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指了指门口。田苗苗要闪到门口,李梅拉了她一把,推了一下苏阳,指了指大衣柜,让到大衣柜后躲一下。苏阳闪身躲到大衣柜后面。李梅轻手轻脚的到门口,突然拧开门,李晴已经转过身去,装作从楼下来,要回自己屋里,这时她又装模作样的转过身来,一笑说:“姐,我想敲你的门,又怕你睡了,所以又没敲。”
    李梅面无表情的说:“有事吗?”
    李晴犹豫的说:“没,没什么事。”
    李梅平静的说:“没事就早点睡。”李梅说完就要抽身关门。
    李晴却又一步到门口跨进屋,扫着屋里,喊了一声:“姐。”
    李梅让开身,说:“你又发现什么了?进来搜一搜?”
    李晴撒娇的抓住李梅的胳膊,说:“姐,我就是无聊。”
    李梅却一脸严肃的说:“你无聊就听别人的门?你既是伪警察,又是军统,这是要干什么?我还是劝你,别把这些带到家里来。尊重点别人!”
    李晴被说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说:“姐……”
    李梅却又劝她说:“回去早点睡吧。”
    “哦!”李晴只好转身回自己屋了。
    田苗苗把门关上,便站在门口守着。
    苏阳一听声音,也是心里一惊,这不是那个警察翻译?原来她是李梅的妹妹,他想看一眼确认一下,又没敢。今天他没有化妆,但也不能暴露到这里来。接着李梅说穿了李晴的身份,李梅明显是说给他听的,他也立刻确认了,心里好一阵尴尬。
    李梅又进屋来,对苏阳说:“是我妹妹李晴,你应该认识。”
    苏阳尴尬的摸着头,说:“姐,我不知道她是你妹妹。”
    李梅看着他笑了笑,说:“没什么。有件事我的跟你商量一下。宫崎康仁你应该知道吧?”
    苏阳脱口便说:“知道,日军旅团长,驻军司令官。”
    李梅接着说:“他有个弟弟叫宫崎康禾,要和我爸爸合伙买一栋楼做饭店生意,我爸爸不愿意和他合作。这次他们为了试探我,请我爸爸吃饭。我一听这个事,可以利用,开个饭店,天天要拉东西,进出城门。我们不仅可以进出,还可以打着宫崎康禾的牌子,免于搜查,更利于我们运送物资。当然,这里面风险也很大,主要的风险一是日本人,二是我们不会经营,三是我们没有会干这一行的人手,四是钱的问题。我努力让我爸爸出这十万大洋,目的就是要开这个饭店。现在我爸爸说给钱了,日本人这个风险我们无法排除,只能利用。再就是要会经营饭店的人,会干这一行的人,包括:掌柜,账房、跑堂,厨子都要贴心的人。再还有计划在城外种菜,养牲口,都要会这一行的人干,还要有能力的人管着。因为我们要求特殊,不能让我爸爸的人参和,现在只有你想办法,再就是找市委想想办法。就这个事,你觉得可行吗?”
    苏阳思索着说:“能进出城门,运输物资当然好了,只是没干过,心里没底。”
    李梅笑着说:“我们不是天天干着没干过的事?这一点不考虑。你就说同意还是不同意。”
    苏阳没再犹豫,说:“我同意。我们可以边干边学,只要能打通城门运输,不挣钱也行。”
    李梅又说:“那就这样定下了。你回去给省委省军区打个报告。我们三步走,我这里买这座楼,和宫崎康禾谈条件,做开饭店的准备,你想办法准备人,给省委省军区报告等批复。”
    苏阳说:“我正计划出城到都坡县去,想组建一支小部队。顺便从哪里找人行不行?”
    李梅说:“行,要求一个是会干,再一个是可靠,是我们的同志更好。”
    苏阳又问:“具体需要多少人?”
    李梅说:“你问我我也不知道,你找到这样的人,他会告诉你要多少人的。就算一时找不够,先开起来,以后再找。”
    苏阳又问:“饭店有多大?”
    李梅说:“两栋五层楼。”
    苏阳才惊奇的说:“这么大?!”
    李梅说:“当然不小,小了宫崎康禾不会掺和的。每天纯利润都几百个大洋。”
    苏阳沉默了片刻,又忽然说:“我在外面买了一套房子,你们要不要搬过去住?”
    田苗苗立刻跑到近前低声附和说:“好啊!我们哪天搬?”
    李梅却严肃的说:“我们不去,就住我家里,一方面要做我爸爸的工作,另一方面鬼子特务天天盯着我们,我们到哪里都会暴露,哪里也不能去。”
    田苗苗又噘着嘴,到门口去了。
    李梅又问:“买药的事你调查的怎么样了?”
    苏阳说:“我们的同志以前买药都是从黑市买的,认识了一个黑市的人,并不知道那个人的身份,猜想是黑帮的人。黑市都由黑帮控制着,城北的黑帮是五虎堂,城南的黑帮是短刀会。我想着既是找到也一时半会不能买,买了就要往出运,放哪里都不安全。所以,要先把部队建起来,再把运输线路开辟出来,把运输的方式确定下来。我明天就到都坡县去,可能时间要长一些,少说半个月,多了一两个月再回来。”
    李梅说:“不行,最长一个月必须回来一次。按说你半个月就该回来,明天你把报告传给军区,来去用不了半个月就该回来了。把这件事确定下来,我们就可以到外面活动,许多事都可以去办。”
    苏阳说:“好,我尽快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