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脸面

      在这个疯狂地追逐时尚的时代里,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就等于拥有了一张金子做的名片。
    尤其是女人的脸,如果天生的样子好看一点,像瓜子像鸭梨像鹅卵石,就是美女。如果皮肤白白嫩嫩宛若桃李,配以柳叶眉樱桃小嘴,割开双眼皮粘上长睫毛画上红嘴唇,更加上苗条的身量风流的体态,那可就算得上一流的美女了,完全可以参加选美大赛拔取头筹勇夺冠军。
    至于男人嘛,虽说对这脸面的美丽程度不是很重视,但也不是不考虑的,而且向来就有着传统的,不是连孟夫子都说嘛:“食色,性也。”既然这是人的本性,自然就可以名正言顺、明目张胆地好色了。战国策中的邹忌“形貌昳丽”他还臭美得和齐国美男子徐公比美。世说新语中专列了容止一章讲脸面,这“容”就是“仪容”“容貌”虽然附加了姿态等内容,但总体上还是以脸面为中心的。其中列举了许多美男子的形象,如何晏“美姿仪,面至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王羲之称赞杜弘治“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这里写“容”不仅写到了脸面的颜色,而且还附加了“姿仪”“神情”等内容,超越了脸面之“形”而写出了脸面之“神”也算是脸和写脸艺术中的“神品”了。
    在魏晋时期,人们好像对脸面还是非常在乎的,甚至于对男人的脸面都非常在乎,这里当然也包括女人非常在乎男人的脸面的问题。姿容秀美的潘岳年少时拿着弹弓在洛阳街道上游玩,妇女们看到他,没有不手拉手围住他的。而相貌丑陋的左思竟然东施效颦般地效仿潘岳出游,结果被妇女们一阵唾沫乱吐,只得狼狈逃窜,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自作自受啊!看来男人臭美起来比女人还要过分,还更要命。美男子卫玠从南昌到建康去,建康的人久闻他的美貌,前去观看他的人拥挤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身子骨弱,经受不了劳累,就生病死了。当时的人说“把卫玠看死了”像卫玠这样死于回头率的,好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确实能够反映出脸面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也是人的性情所在吧。
    到后来,人们从“脸面”中进一步引申出“面子”等抽象意义,更体现出人们对“脸”的地位的尊崇,对“脸”所代表的人格尊严的看重。所以常常骂失去廉耻的人为“不要脸的”而人们常说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打人不打脸”大概既指具体的“脸面”又指抽象的“面子”“士可杀而不可辱”等俗语,已经是专门针对代表人的尊严的“面子”的抽象意义而说的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的观念,如果有谁没有保护好父母所给的“身体发肤”就是对父母的不孝。太史公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说人的死“或重于太(泰)山,或轻于鸿毛”并列举了几类不同的死节,其中有一类是“不辱理色”即不在脸面上受辱。而古代惩治犯人所用的一些刑法,便是损害人的脸面,让人失去尊严。如水浒传中的林冲、宋江等人在犯事之后被官府在脸上刺配金印,在严重毁容的同时,又非常残暴地践踏着他们的人格尊严,使他们在阳光下永世都是朝廷的罪人,所以这些英雄们不得不群起而造反,而他们造反的目的,大多不过是像宋江那样被朝廷招安承认自己合法公民的身份,以恢复固有的人格尊严。可是事实证明,在封建专制时代,他们连这点可怜的理想都不能实现。
    至于有人说人的脸上透露着善恶忠奸等诸多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相面”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我虽不信,但现代女人通过形形色色的造脸术达到“美容”的效果,由此来改变命运的事情,倒是听过不少。
    前不久,不是有个叫“李瑶”的女子,通过整容手术将自己的脸做成了美女主持人“李湘”的样子,从而扩大了知名度,淘得了“脸蛋金”吗?在当代,通过做整容手术成为“人造美女”并由此达到实现“美女经济”目的的例子,更是层出不穷。比起古人极富破坏性的毁脸工程,现代人在通过“造脸工程”达到凸现审美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宏伟的经济目标,可谓现代文明的巨大进步。蒋子龙先生在他的一篇叫做造脸工程的说:“女人的革命就是先从脸上开始,造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长久的工程。从小女孩开始就往脸上涂涂抹抹,到大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的则开始整容———为了好找工作或能找到好的工作。”更邪乎的是“美国著名的黑人男歌星迈克尔•杰克逊,把脖子以上的黑皮肤全部撕去,贴上一层白皮,然后再用许多莫名其妙的原料把鼻梁架起来”“正是这活鬼效应,使他成为传媒的宠儿,出一次绯闻,便轰动一次世界。”和迈克尔•杰克逊的情况相类似的是,那些非洲的黑人们为了像白人一样雪白美丽,在出生后便一直拿白人们制造的瓶瓶罐罐涂涂抹抹,结果最终也未能将自己的脸面抹白,却将大量的汗水和钞票心甘情愿地奉献给了白人开设的化妆品公司。当然与之相比,迈克尔•杰克逊不是花钱的,而是挣钱的。我只是有点儿替他担心,万一有一天他那张贴在脸上的白皮变成了皱巴巴的脱水蔬菜,或者是风干了的核桃皮,他究竟是该笑呢,还是该哭呢!
    不论是美容还是整容,如果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不对自然资源造成浪费的话,它还能够扩大我们的审美视野,消除人类的审美疲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可是,每每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美容美出满脸的疙瘩,整容整出满脸的伤疤的。尽管古语说“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可是当初做美容和整容手术的俊男靓女们都是雄赳赳、气昂昂,一副不美就永世也不会善罢甘休的架势,还不无自豪地说自己被美迷了心窍,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哪会想到后果竟然如此地惨烈呢?至于美容和整容行业,制造了多少洗面奶祛斑霜润肤露,消耗了多少动物油植物精华,浪费了多少人类的巧智心计,催生了多少高科技行业,还是留给经济学家去算吧!因为在经济社会,他们是主角,是时代的领军人物,只有他们最具备这个发言权。
    总之,看到脸面创造了那么辉煌的gdp成就,对于用自己的智慧来引领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学家们来说,肯定是感觉最有脸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