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遐思

      我对忠臣的仰慕已久,特别对杨家将,世代忠良,为之敬仰、赞叹!
    我童年时收藏杨家将的人物纸牌,少年时收藏图书杨家将,青年时阅读小说杨家将演义。杨家男儿英雄,武艺高强,八郎出征六郎归,血战金沙滩巾帼英雄,穆桂英挂帅,何等威风!
    当年敌方是辽国,我佩服辽兵的强悍。
    一
    花甲之年,在友人陪同下来到内蒙古(古辽国的腹地)巴林左旗,镇东南郊有一片荒芜之地,举目望去,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四周的城墙根,历历在目。土冈上立着一座丈余高的石碑: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上京遗址。
    这里曾经是殿宇林立、气势雄宏、街道繁华的都城,是古代契丹政权辽王朝的开国皇都,是辽国统治中心,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作为辽都共204年,始建于神册三年(公元918),公元938年改称上京。于1120年被金人攻陷,到元初遂废弃。
    据文献记载:辽上京由皇城和汉城组成,周长57公里。汉城位于皇城南面,是劳动人民居住的区域。两城以墙为界,皇城与汉城已被河水隔开,城呈不规则形。皇城城墙夯土筑成,夯层清晰可辨,城墙高5-6米。墙体上窄下宽横断面为梯形。城墙外壁有马面(半圆形的土垒),经考古发掘,残存三段,墙高4米,现存城门4个,宫殿建筑遗迹100余处,其中暴露于地表的建筑台基50座。城内西部山丘上有寺庙和窑址。除西门址遗留下来,其余不存,西门豁口宽10米,残存柱础,为金凤门或雁儿门。
    据辽史记载:开皇、宣政、五銮等殿址。皇城西北高台上为内城,大内位于皇城中部,其正中偏北部有前方后圆的毡殿形基址和官衙基址。皇城北部为空旷平坦地带,为毡帐区。城东南为官署、府第、庙宇和作坊区。在城内西部发现的窑址,既生产典型辽风格的瓷器,也生产精致的仿定窑白瓷。汉城在南,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和掠来的工匠居住的地方。其北墙即皇城南墙。现存4门,城墙低矮,由于白音戈洛河河床逐渐北移至皇城附近,故城内遗迹受到洪水冲刷,现仅保存了汉城的北部的中央部分。
    契丹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原是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击败了的剌葛、迭剌等人,于公元916年即皇帝位,成立了契丹国(契丹于938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改为辽),契丹建国后,阿保机逐步消灭了周遍的弱小部落,于公元926年,消灭了渤海国(今辽宁东部到黑龙江南部一带),完成了其统一的征程。从公元926年到947年,辽国从石敬塘的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辽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扩张。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起来的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权,它与五代同时开始,和北宋几乎同时结束。公元1101年,辽天祚帝即位,此时随着女真族的兴起,辽国的统治逐渐受到威胁。公元1115年,金兵攻占辽国重镇黄龙府,几年的时间,占领了大部分辽国土地。公元1125年,金国俘虏了逃亡中的天祚帝,辽国自此灭亡。
    二
    我们到了巴林左旗,在查干哈达苏木哈巴其拉嘎查北三公里处,一片辽阔的缓坡草地,一处巉岩林立,拔地而起,突兀孤傲,伟岸凝重,特别惹眼。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萧太后点将台,高约30米,周长约50米。我围着它走了一圈,飒飒春风,仿佛听到千军万马云集在这里,干戈耀日,军旗猎猎我仰望点将台,仿佛看到英姿飒爽的萧太后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率领数十万大军
    萧太后(953年~1009年),名绰,字燕燕,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其母燕国公主是辽太宗的长女,萧绰的出身是何等的显赫和尊贵了。历史上的萧太后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
    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想励精图治,但自幼身体不好,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是依靠她的皇后萧绰。他曾对大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与”作为一条法令。萧绰可代行皇帝职权。
    景宗死后,其子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即位,为辽圣宗。圣宗年龄尚小,当时萧燕燕三十岁,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虚心诚恳,用人不疑,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执法严明,毫不软弱,赏罚信明,将士用命。把北宋部队杀得尸横遍野,生擒名将杨业;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萧太后和辽圣宗发兵南下,避实击虚,绕过宋军固守的城邑,长驱直进。十一月,破德清军(近河南清丰)、通利军(今河南浚县),抵达黄河之滨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一时北宋帝国朝野震动。丞相寇准则力请宋真宗亲征。宋真宗亲自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于是出现两军对峙的局面。最终双方合议休战,宋王朝每年向辽输绢20万匹,银10万两。几年后,逼宋真宗签订条约:澶渊之盟,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力,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时期,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燕燕把权力交给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萧燕燕因病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萧太后有安邦定国之功,有经天维地之才!是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
    能亲御戎车,指麾三军,是历史上少见的女中豪杰、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