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评戴法兴

      宋书戴法兴传,载:戴法兴,会稽山阴人也。家贫,父硕子,贩珝为业。法兴二兄延寿、延兴并修立,延寿善书,法兴好学。山阴有陈载者,家富,有钱三千万,乡人咸云:“戴硕子三兒,敌陈载三千万钱。”
    戴法兴少年时,曾“卖葛于山阴市。”
    从这些记载里,不难看到,戴法兴心有大志。因为在古时候,做学问的目标就是走仕途。为了养家,年少的他便跑到山阴的市场上卖葛布。我用一句话来评价此时的戴法兴:他是一个心怀大志、勤奋孝顺的好少年。
    后来,他被调到一个叫传署的驿站做了胥吏。又到了朝庭做尚书省仓部令史。由于他工作出色,又被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看中,调到斡旋记室令史。此后,他的官阶是扶摇直上,专管内务,权重当时。紧接着打败反叛刘义宣,又被升迁,做了“太子旅贲中郎将”兼“南鲁郡太守”
    对于现在的戴法兴,我们应该给予他一些肯定,他不失为一个大忠臣,一心朴实地为朝庭效力,而且,少言寡语,认真做事。
    等到宋世祖刘竣亲政时,对戴法兴倍加宠信。但是,此时的戴法兴随着官越来越大,野心也大了起来,贪欲也随之膨胀。史书记载:“多纳货贿,凡所荐达,言无不行,天下辐凑,门外成市,家产并累千金。”
    更严重的是,他的长子戴敬竟然“与上争买御物”;“六宫尝出行,敬盛服骑马于车左右,驰骤去来。”
    这时,刘竣彻底被击怒了,于是“赐敬死”
    我想,从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件坏事,但却从侧面给戴法兴敲了一个警钟:跟皇帝对着的干就是这种下场。
    其实,也别说皇帝,就是拿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谁愿意有人端着自己的长处在你面前装丫挺呀?这种行为是最让人讨厌的。
    但遗憾的是,戴法兴没有以儿子之死做出深思和自我反省,反而变本加利,在朝野独断专行。当时,刘竣刚刚崩掉了,前废帝刘子业即位。大家知道,刘子业是个有名的大昏君。在宋书前废帝纪中有对刘子业的一段评价:业虽曰嫡长,少禀凶毒,不仁不孝,著自髫龀。孝武弃世,属当辰历。自梓宫在殡,喜容靦然,天罚重离,欢恣滋甚。
    对于这样的大昏君,戴法兴当然得禁止他的胡做非为,并经常告诫刘子业::“官所为如此,欲作营阳耶?”也就是说,官家(刘子业)的所做所为如此,难道想做营阳王刘义符吗?(刘义符在位不满二年便被废黜)。
    现在,我来分析一下这句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给刘子业敲了一响沉重的警钟,同时,也包含了很大的政治威胁,让皇帝觉得你戴法兴是不是有不臣之心呀?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对我屁股下面的龙椅蓄谋已久?
    当时刘子业有个最宠信的宦官叫华愿儿,戴法兴派华愿儿到民间访访民情,听听老百姓对朝庭的反应。华愿儿回来对刘子业说:“外间云宫中有两天子,官是一人,戴法兴是一人。官在深宫中,人物不相接;法兴与太宰、颜、柳一体,吸习往来,门客恆有数百,内外士庶,莫不畏服之。法兴是孝武左右,复久在宫闱,今将他人作一家,深恐此坐席非复官许。”
    刘子兴虽然混蛋,但他不白痴。于是,他动怒了,暗动杀机。最后,罢免戴法兴的官职,谴送回乡,不久,令其在家自杀。
    如果我是戴法兴的朋友的话,一定让他好好研读一下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