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88节

      谁不怕自己得癌症?
    要知道这紫府散淤胶囊的包装盒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紫府散淤胶囊的功效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治疗癌症早期,其二是调理癌症术后,其三则是定期清理身体内的淤堵,预防肿瘤出现。
    不同功效所对应的用药量也明显不同。
    很多惜命的人都想尽办法买紫府散淤胶囊,可惜这药一直都是一盒难求的状态,除去省级大医院还有些许库存之外,其它医院的库存都被患者给买空了。
    能靠着吃吃药不开刀就把癌症治好,有几个人愿意身上开个大口子,被人像是杀猪一样摆在手术台上开膛破肚的?
    ——————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兜里的钱越来越多,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餐桌上的肉一天比一天多了,原先逢年过节才舍得上一盘,后来几乎每周都能吃一盘了,现如今天天吃也吃得起。
    买各种东西时也是,通泰超市里的挂面和方便面一直都很畅销,很多人都是吃挂面和方便面来改善生活的,可现如今,挂面和方便面的销量都垮落了下去,多数人更倾向于买肉买菜回家自己煮一碗面吃。
    老百姓兜里有钱,舍得花出去买东西,开厂子生产商品的人就能赚到钱,这些企业赚到了钱,给国-家交的税收自然要跟着涨一涨……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发生下来,国-家都富裕了不少。
    想想蜀光制药厂刚采购长岛国那些设备的时候,需要把川省药材公司的外汇全部掏出来才够用,现如今呢?
    蜀光制药厂靠着‘精细加工’那些不会用在国内中成药里面的药材,把药材加工得干干净净,甚至还贴心地打成了更容易冲泡的药材碎,全部都卖到了长岛国和南棒国去,外汇没少赚,不仅还上了欠川省药材公司的债,还有多余的外汇继续去国外购买设备了。
    很多企业都已经不那么稀罕外汇了,这玩意儿在国内用不了,只能出国采购的时候用,银行账目上趴着的外汇多得吓人,用的时候现场兑换都来得及,没人愿意在国内握着一沓外汇生活。
    花不出去的钱,就是废纸。
    当谢芸知道蜀光制药厂卖给长岛国和南棒国的药材都是碎成了砂砾大小的碎块时,差点笑出声。
    为了维持自己的善良形象,谢芸学着圣母的语气问潘兵,“蜀光制药厂这样做,是不是太黑心了?这不是仗着药材碎成粒儿之后,别人根本分辨不出药材的好坏来?只知道那药材看着干干净净,一点尘土都没有?”
    潘兵笑的牙不见牙眼不见眼,“这有什么黑心的?再说了,同长岛国和南棒国做生意,要什么良心?这种药材的炮制方法,不是长岛国想出来的?我们只是顺着他们的思路,更高标准的执行了。”
    “我给蜀光制药厂支这一招的时候,会议室里的所有领导都说我损,结果当场就通过了这个招数。同长岛国和南棒国讲仁慈?那不如多给家里的狗喂两块肉。把狗喂好了喂饱了,狗起码知道冲我摇摇尾巴,长岛国和南棒国会吗?等他们发展起来,不知道又要怎么给我们找事儿呢!”
    谢芸:“……”
    她就说蜀光制药厂怎么会想出那么损的招数来?感情竟然是潘兵给撺掇着弄的。
    这下可算是破案了。
    潘兵继续一脸嘚瑟地同谢芸卖弄:“谢医生,之前你把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的方子给我的时候,咱不是说了么?不指望靠着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来赚那些小儿麻痹症患者家庭的钱,所有成本都由您来出。”
    “我想着,你替老百姓把治病的药钱给出了,让老百姓不用自己掏钱就能买到药,这不就是从你的左口袋把钱掏到右口袋?反正甭管药价定成多少,您都会赚回本的。”
    “我琢磨着,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不能只造福国内啊,国外的市场也给照顾到,于是就把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给重新定价了。”
    谢芸微愣了一下,“哦?重新定价了?定了多少?”
    潘兵答道:“三百一粒。”
    谢芸再度陷入沉默之中。
    她还是低估了潘兵的胃口啊,甭说是普通的苍术白虎丸了,就算是用加味苍术白虎丸,一粒的成本价也就三毛不到,怎么到了潘兵这儿就直接涨了一千倍的价格?
    她感觉自己朝着万恶的资本家发展去了,欧美搞《公约》封锁华夏的时候,是不是也想着这样?把低廉成本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天价……
    被人当冤大头的时候是真的不舒服,可如今角色一反转,谢芸觉得回头自家也得拟一份《公约》,把各种技术牢牢锁死在在家国境线内。
    科技竞赛,向来都是赢者通吃,输者血本无归。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是感冒了还是阳了,鼻子像是被水泥封上了一样,昨晚实在没精神,今天吃了午饭开始写,下午再去买点药继续治。
    第119章 敌不动我动
    ◎连这点面子都没有?◎
    都说日子过起来就是润物无声的水, 时间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许多许多的东西。
    可华夏这几年的改变一点都不像是润物无声的水,简直就是轰轰烈烈的狂风暴雨。
    道路上的施工队就没有停过,简直就是一天一个样子, 谢芸等粥粥稍微大一点的时候, 嫌苏北整天大兴土木太过吵闹,搬去蓉城住了一段时间。
    潘兵和卢炳文主任牵头搞的麓湖康养中心已经开始营业了,谢芸在里面有技术入股,去那边提供一段时间的技术服务也理所应当。
    值得一提的是,自打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起来以后,高层领导人就把“要想富,先修路”给贯彻落实了。
    与“要想富, 先修路”一同出现的那句“少生孩子多种树”则不再被提起了,“少生孩子”的口号也没人再喊了。
    如果生下来的孩子是为了继承自己的贫穷、窘迫、无知、苦难, 那自然是少生为好。
    可现如今家家户户都不愁吃穿了, 政-府还大力推行义务教育,适龄的小孩上学都不需要教学杂费,那就生呗。
    阴司的阴差们都连轴转地加起了班, 将积压的那些等着投胎的鬼魂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了投胎转世……这几年,只要想生孩子的夫妻, 基本上都能怀上, 而且不怎么费事就怀上了。
    在修路方面, 国-家也没少花钱, 不知道是哪个团队突破了列车技术, 绿皮火车才普及没多久,高速列车技术就实现了。
    隔年, 悬浮列车和超高速列车的技术也都论证完毕, 正式投产。
    全国各地都在修铁路, 原先占绝大多数的绿皮火车悄无声息地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各个县都建起了火车站,县域和县域之间通的是高速列车,跨省列车全部用上了超高速技术,还有一些连接国际化大都市的列车用上了特高速技术,比飞机还要快上许多,而且行驶过程更平稳,更安全。
    各地的公路也在修,原先的泥土路和砖石路都被换成了水泥马路和柏油马路,乡间或许还能看到雨后泥泞的场面,城市里的马路很少出现泥泞的景象了。
    ——————
    谢芸刚到蓉城住下,付巧珍教授就和卢炳文主任登门了。
    逗弄了片刻粥粥,付巧珍教授道明了来意,“谢医生,上头发了一个文件,说是积极扶持各大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建设科工中心产业群。蓉城这边的意思是,想抓住卢主任他们牵头搞的康养项目,再把我们花溪医学院的医疗水平也结合上。”
    “目前,国内医疗行业的四大巨头都有可能申请医疗科工中心产业群,但国-家肯定只扶持一个。我们内部开了个会,觉得协荷医学院应该不会参与进来,因为京师那边,需要更高精尖的技术来托盘子;沪上临港医院那边,我感觉沪上也不太会押宝,他们的发展虽然不错,但一直都不在沪上发展的主要盘里,就剩下了香雅医学院可能和我们争这个机会。”
    “蓉城和湘市都是中部城市,康养产业都有,两家医学院的医疗水平也不分伯仲。按理说,成功率五五分。可湘市那边的产业发展太偏门了,这次对他们太重要,我感觉可能会有人去京师走动,毕竟他们同上面的渊源摆在那儿。”
    谢芸看向付巧珍教授,等着下文。
    付巧珍教授既然来找她说这事,肯定是希望蓉城能够拿下医疗科工中心产业群的。可她又说香雅医学院给湘市拿下这次机会的可能性大,那必然有后文。
    而且付巧珍教授特意来找她说,多半是要让她发挥作用。
    付巧珍教授也在等谢芸主动问她会怎么争取,有没有什么办法……可她看谢芸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她,并没有开口问询的意思,嗓子一哽。
    敌不动,我动!
    付巧珍教授道:“香雅医学院能占到湘市的人和,可蓉城已经抢跑一步,建立起了麓湖康养区,还开通了飞流国际机场和蓉城东站来迎接全国的旅客,不管是从飞流机场出来还是从蓉城东站出来,都能直接抵达麓湖康养区,也有公共交通遍及整个蓉城,足以把蓉城的人文特色和饮食特色都展现给外地游客。”
    “蓉城抢跑了这一步,就已经把天时站稳了;至于地利,川省和蓉城,这天府之国,本来就是最顶尖的地利。人和的话,我们的医学研究同香雅医学院不相上下,唯独缺了一层上面的关系,不过我们想了个办法,把你拉进来。”
    “香雅医学院也是正统的西医,可我们花溪医学院已经同你联合做了这么多的中医研究,自然要把老祖宗的文化精粹给传承下来。我们打算走中西医结合的路线,以治病救人与救死扶伤为核心目标,把这个医疗科工产业群的机会争取下来。”
    “蓉城市-委和川省省-委都已经表明了态度,会上报两项,一项扶持我们,另外一项扶持饮食科工产业群,至于国-家最终选择哪个……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我同省-委确认过,饮食科工是给我们陪跑的,力争拿下医疗科工,如果拿不下,那只能把川菜的金字招牌再给擦一擦了。”
    “谢医生,只要你点头,我们的胜算就能提高至少三成。”
    谢芸是有一点私心的,她更希望把西医和中医的科工中心产业群给拆分开,西医科工产业群建在哪儿,她不管,中医科工产业群最好是建在她老家——苏北,一来是为了回馈家乡,帮家乡人民争取一些发展机会,二来是苏北本就是彭祖故乡,还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也值得被更多地关注。
    谢芸问,“这次产业群机会,是只能由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申请?”如果条件这么严格,那苏北多半是没戏的。
    付巧珍接下来的话直接给谢芸泼了凉水,“肯定的,文件里都写得很明白,只给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因为这个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决策层一旦拍板,肯定是调用全国的资源来发展这些科工中心产业群的。”
    “我们这些年是富裕了,可也没那么多的钱去推举几十个产业群。科工中心产业群多了,推举的力量自然就分散了。如果推举不到位,那和没推举也没什么区别,反而让人扫兴。”
    明白苏北没戏搭这一轮顺风车,谢芸便没什么犹豫地答应下来。
    付巧珍教授只知道谢芸明面上的身份,知道谢芸在华夏中医药界的影响力不俗,能得到京师中医药大学的认可,能在《华夏中医药》期刊上每期都发专栏,写长篇大论的文章,还能得到国内各中医流派的认可,哪里会知道谢芸还在苏南军区第十三处备份了一层隐藏的身份?
    ——————
    川省满怀希望地把两份科工中心产业群发展方案提交了上去,一周之后,第一批公示的名单出炉,蓉城的医疗科工产业群赫然排在第三的位置。
    食品科工产业群则不出意外地落选。
    作为陪跑者,这个结果大家早就预料到了,可川省搞食品研究的人心里还是不太服气,跑去省-委诉了半个月的苦。
    川鲁粤淮作为古时四大菜系之首,连这点面子都没有?
    如果川菜都拿不到食品科工产业群,该怎么面对老祖宗们打下的金字招牌?川菜传承人都怕自己要被老祖宗托梦来敲爆脑壳儿。
    川省领导被叨叨得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只能自己出钱,仿照着国-家政策,搞了个川省食品科工产业群。
    得益于川省药材公司当年的押宝,这几年川省的药材生意赚了个盆满钵满,蜀光制药厂和千禧药业更是发展成为了国内的顶尖药企,一家国营一家民营,双方既竞争又合作,角力非凡,给川省贡献了相当大的税收。
    从川省财政里划出一点点的钱来发扬川菜美名,川省是愿意搞的。
    医疗科工产业群建起来后,麓湖康养园区的发展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而且偌大的麓湖康养园区也会因为八方来客而变得拥挤,届时就能顺理成章地启动新的康养园区了。
    这一届省政-府很有前瞻性,麓湖康养园区才刚刚发展起来,距离饱和还有一段路程要走,他们就已经选中了西岭康养园区、都江堰康养园区,还将九寨沟康养园区列入了第三梯队的备选项。
    不只是政策布局,新修的铁路已经把这几块地给连通起来了,只等麓湖康养园区快饱和时,西岭康养园区和都江堰康养园区就会启用。
    康养园区吸引来巨量的游客,这些人到了川省,不得尝尝川菜再走?
    省领导层心里明白得很,从医疗科工产业群落户在蓉城开始,蓉城就基本上告别了工业发展路线了。
    工业发展势必会带来污染,谁家缺心眼儿地愿意到工业污染区来康养?是康养还是找死?
    再者,现如今川省的主要经济支柱还是药材种植呢,万一土壤和水源被工业发展污染了,种出来的药材还能用?怕不是得变成毒-药。
    摆在川省面前的发展路线只剩下了一些轻污染的细碎行业,以及与康养、饮食相关的服务业。
    再加上川省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选择什么,不言而喻。
    第一批清单就放出三个科工产业群来,第一第二是京师和沪上,第三就是蓉城,其它城市还好说,湘市却像是天塌了一样,他们也申报了医疗科工啊,这橄榄枝被蓉城摘走了,他们还有什么还指望的?
    等到第二批清单放出来时,湘市的领导层脸上才多云转晴。
    “丢了一个医疗科工,被国-家送了一份国防科工,赚大发了啊!”
    谢芸最关心的金陵也在第二批清单上——电子科工产业群。
    看到这个结果,谢芸心里也松了口气,金陵毕竟在她的辖区内,发展得越好,她辖区内阴世大开发的进度就越高。
    电子科工产业群发展潜力不比医疗科工产业群差,只是同她的相关性不大。
    作者有话说:
    终于阳康了,今晚还有一更,睡前一定会放出来的,大家注意身体。
    第120章 一家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