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67节

      付巧珍教授听着一阵意动,“如果真是你这么说,能不能卖给我一些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我拿回去在花溪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感染科做一做临床实验。如果这个药真的没毒副作用,我觉得很有必要全国范围内推广。”
    谢芸手头倒是有不少的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她经常给病人开药的时候夹带着给,可胡二女一家子做出来的药不能过明路,她表面上用着的还是周胜、周德义、孟秋菊三人甩开膀子搓的。
    搓药丸子的模具最近看着都包浆了……
    “能是能,要多少?我匀给你一些。”谢芸打算从胡二女一家子搓出来的药丸子中多拿一些给付巧珍教授拿去。
    付巧珍教授一琢磨,“做一个完整标准的大临床实验,至少需要三百人,我想做个五百人的。你看需要多少?”
    谢芸:“……”
    哪怕一个人只需要服药十天,都得三百粒,三百乘以五百就是十五万粒,怕是她家里搓药丸子的模具都能擦出火星子来,别说周胜和周德义了,孟秋菊老太太都能因为没日没夜地搓药而练出麒麟臂。
    她果断拒绝,“那您再等等吧,我同潘兵说了,这两种药交给他去批量生产成水丸,你到时候直接找他拿就行。”
    她的拒绝但凡有一点点的拖泥带水,那都是都十五万粒药丸子的不尊重,这工作量哪是她全家四口没日没夜能搓出来的?
    就算雇人来说,她得砸多少钱进去买药材?
    付巧珍教授却是有些等不及,她不仅盯上了谢芸的药,还盯上了慕名而来找谢芸治病的患者。
    没看到通泰堂门前的那条路都被求医的患者给堵死了?这都是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啊!
    付巧珍教授看了一眼通泰堂斜对面的重机厂附属医院,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们也没说非得回蓉城开展临床试验啊……你对面的医院,一直都想攀上花溪医学院的关系对吧?”
    谢芸点点头。
    付巧珍教授爽快地道:“那就给他们个机会,花溪医学院传染病系与你家对面这医院联合开展脊髓灰质炎特效药的临床试验,制药设备和药材你不用担心,我打电话让花溪医学院那边给送过来。”
    “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志愿者也就地取材了,正好帮你解决一下这些排队等着的病人,我们一群人帮你开药问诊,你也轻松些。我和你说,挺着个大肚子,别整天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地给病人看病,对肚子里的胎儿不好,你得多活动活动,这样将来好生产。”
    谢芸一听,立马答应了。
    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的临床试验,是必须做的,不然没办法生产出来后面向全国销售,没办法直接摆在药柜上,供普通医生开药给病人用。
    华夏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何其之多?谢芸心里清楚,如果单靠她一个人来治疗小儿麻痹症,就算把她累死也治不完,她可不想每天活得像是个开药机器。
    最好的办法,还是把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推广出去,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只有集一众医生的力量,才能把小儿麻痹症给彻底解决。
    没有感染的小孩就推荐吃糖丸疫苗,感染的小孩立马用苍术白虎丸,已经病情严重的患者就用加味苍术白虎丸……从各个环节对脊髓灰质炎展开围攻,必须把脊髓灰质病-毒彻底狙灭。
    ——————
    付巧珍教授亲自去了一趟重机厂附属医院,登门‘拜访’了一下杨院长,可把杨院长给高兴坏了,嘴笑的就没合拢过,下巴都快杵地上了。
    杨院长也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热情与真诚,当下就派秘书联系了重机厂附属医院的招待所,走医院的经费给付巧珍教授一行人安排上最高档次的房间,还安排职工食堂给做了一大桌的高档菜来为付巧珍教授一行人接风洗尘。
    他甚至贴心地叮嘱秘书,一定要给每位花溪医学院来的专家都安排好一日三餐,外加每天都必须定好鲜牛奶,送一份新鲜的水果到房间。
    原先打算划给烧伤整形科的新病区大楼也被杨院长十分豪放地拿了出来,直接挂牌——《花溪医学院、苏北重机厂附属医院联合交流中心》。
    跟着付巧珍教授来的那些医生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全新的办公楼,最先进的检查设备,还有无微不至的体贴服务。
    有医生忍不住同付巧珍教授说,“这医院是真有钱啊,医疗水平不知道怎么样,医生待遇却是真的好。我看他们的职工食堂里,补贴给的也太高了,而且人家的饭菜样式也比我们那边多……羡慕。”
    付巧珍教授道:“我们上回来的时候就知道了,一个开会的办公室都用实木的会议桌,比我在咱医院的办公室都豪华。人家毕竟靠着苏北重机厂,背后有着源源不断地拨款,不像咱们,只能自力更生。”
    那医生眼巴巴地看着付巧珍,“书-记,咱往后多卖卖这边面子成不?有什么临床试验的机会,都可以来这边做,你别辜负了人家杨院长的热忱啊!你要是不想来,可以派我来,我不怕出差,我不怕舟车劳顿。”
    付巧珍教授把她这得力干将的心思看得清清楚楚,“那你直接跳槽过来吧,我替你去说一说?我看杨院长还是很欢迎咱们花溪医学院走出来的人的。”
    那医生嘴里的话立马就变了,“算了算了,我还是挺喜欢咱医院那朴素质朴的风格,这边太花里胡哨了,我们需要杜绝这种奢靡腐-败的生活风气!”
    第90章 第三产业
    ◎力争朝着苏省前三的医院奋斗◎
    跟着付巧珍教授来的那些医生心里酸的不行, 恨不得把重机厂附属医院搬到蓉城去,可要是让他们留在苏北,留在重机厂附属医院, 没人会答应。
    从花溪医学院附属医院辞职跑到重机厂附属医院来, 图啥?这和古代的和亲有什么区别?
    嫁给一个自己都没怎么了解更别谈熟不熟悉的人,就算把金银财宝都堆在自己的面前,那又有什么好快乐的?金银财宝也只是精神损失费罢了。
    重机厂附属医院的杨院长才不管这些,他只知道自己顺杆往上爬就好了,就算付巧珍递来了橄榄枝,他怎么能不抓紧?
    不仅得抓紧,还得抓稳、抓牢。
    杨院长心里已经盘算着让重机厂附属医院的烧伤整形科、骨科这些中流砥柱般的科室去花溪医学院附属医院交流学习了, 去看看国内最顶尖的医院是什么水平,学一学人家的高超技术和先进理论, 武装强大自己。
    必须将重机厂附属医院打造成苏北最强的人民医院, 力争朝着苏省前三的医院奋斗。
    虽然眼下的水平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可慢慢来嘛,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总得有了明确的目标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使劲儿。
    ——————
    花溪医学院附属医院虽然没有在中医药炮制方面有多少深入的研究, 可在医学界的影响力摆在那儿,付巧珍教授才打电话回去说了一下需要设备的事, 三天后就有一批新采购的设备运到了通泰堂。
    依旧是从通南市机械设备厂来的, 技术员看着高高瘦瘦文质彬彬, 把设备调试了一番, 又给谢芸和付巧珍教授一行人讲了讲设备的使用方法, 谢芸就拿了一些药材准备投料尝试了。
    将称量好的药材放到打粉机里,选中打粉的目数, 只要按下开关, 伴随着滋滋滋的声音, 药材粉末就出现在了下面的粉仓里。
    等这一批药材粉末打好之后,将粉仓里的药材粉末倒入制丸机中,加入少许的食用果胶和水,开动机器,就能看到机器最下面的玻璃仓中像是倒进一捧黑豆一样噼里啪啦的动静。
    谢芸用无相金睛看了一眼机器治好的加味苍术白虎丸,药效与她手工搓出来的药丸子并没有什么区别,她心里实在忍不住感慨,“果然是机器解放双手,技术改变生活。”
    机器开动的这一会儿制出来的药丸子,比她、周胜、周德义、孟秋菊四个人吭哧吭哧制两个小时都制得多,而且药丸子的大小更均一。
    等这些制出来的药丸子在玻璃仓内低温风干后,就能拿去给病人服用了。
    付巧珍教授拧着眉头同她手下的一个医生说,“川省药材公司那边怎么说?没道理机器都到了,让他们运来的药到不了吧……”
    被杨院长派来跟进这联合临床试验基地的刘梅颇有眼色,她脑子里回忆了一遍杨院长给她放的权和下达的任务,立马就站了出来。
    “付书.记,这是在我们苏北开展临床试验,怎么能麻烦你们从那么远运来药材呢?我们已经同苏北药材公司联系好了,这笔药材我们出。毕竟来看病的人也差不多都是我们苏北这一片儿的,给老乡试的药,理应由我们重机厂附属医院来出。”
    其实她还没同苏北药材公司联系呢,可是这不过是一通电话的事,那边把库房里有的药材全都运过来,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小时足够,肯定比川省药材公司运来要快得多。
    付巧珍教授想了一下,她急着尽快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也就没在这种小事上纠结。
    既然是花溪医学院和重机厂附属医院联合成立的药物临床试验中心,她们花溪医学院还出了这么多的人过来,重机厂附属医院出点地儿和出点药材,似乎也说得过去。
    当天下午,苏北药材公司就把需要用到的药材都送到了通泰堂。
    因为药方属于保密材料,谢芸只委托给了周胜,连付巧珍教授也不清楚,所以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的配置工作还得谢芸来完成。
    有了设备的帮助,搓药丸子那叫一个简单,称量好药材,搭配好比例,往打粉机里一放,再也不用人拿着研钵一点一点研磨了。
    原先搓丸子很费力,不止是个技术活,还是一个体力活,眼下搓丸子也有了专门的机器,那叫一个快……
    通泰堂和重机厂附属医院同时开展小儿麻痹症的临床治疗工作。
    国内传染病学专家、花溪医学院付巧珍教授带队来到苏北研讨小儿麻痹症的新闻再度登上了《百姓日报》的版面。
    半个月后,还是同样的版面上,又宣布了‘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的有效以及无毒副作用。
    天南地北的人,只要稍微有点条件的,都带着家里的患者往苏北跑。一时间,苏北火车站都挤满了从天南地北赶来的求医人士,市内的很多招待所和旅馆都住满了。
    苏北的市政.府原先一直都关注着重工业产业,毕竟这是苏北市的钱篓子,他们听说自家辖区内有一个很有名的医生在,也没考虑太多,只觉得这是个好事,往后自己去看病很近。
    可是眼下一看苏北市涌入了这么多的人,貌似撬出一个不小的钱篓子来——来求医的人得吃饭吧,得住店吧,得在室内坐公共汽车吧……
    回过神来的苏北市政.府立马就着手做出了安排。
    为了不影响普通市民的出行,单独增设一条求医线路,公共汽车就往返于火车站和重机厂附属医院两点之间,每半个小时发一趟车。
    积极鼓励群众投身第三产业,想摆摊的都出来摆摊,想开旅馆的也可以尽力开,只要不做犯法的黑心市,政.府都大力支持。
    苏北市的旅游业一直都挺低调的,毕竟地处长江以北,再稍微往北一点点,就是巍峨泰山,稍微往东一点点,是沿海水晶港城,往南一点点,就是金陵和苏杭之地,苏北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旅游业发展只能靠本地人自己休息的时候在市内瞎转悠。
    眼看着这么多外地人赶来,苏北市的旅游局也长了几个心眼子。
    特色美食得宣传宣传,病人来看病已经够糟心了,吃点好吃的,能调节一下心情;
    特色景区文化也得宣传,苏北可是汉文化的发源地,羊肉烧烤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种好东西怎么能不拿出来显摆显摆?
    还有市内的那几个景区,虽说山不太高,湖不太大,可也专门请人修缮过,看着是没那么宏伟大气,但也有独一份的小家碧玉之美,况且门票又不贵,也可以试着推广一下。
    最后就是苏北这城市的文化渊源,这可是能上溯到上古时期的彭祖啊——据传活了八百岁的养生王者。
    有这金字招牌在,可不得好好往自己脸上贴点金?彭祖在这儿都能活八百岁,你们想治病那不是轻轻松松?不仅得治病,还得在这儿学养生的方法,让自己长命百岁。
    各项政策一项接着一项地出,通泰堂旁边的马路牙子上都被装了候车牌和长椅,是专门给来通泰堂看病的病人开通的。
    市内的其它公交线路也做了细微的调整,把几条走通泰堂旁边的公交车微调了一下路线,更方便本地的老百姓到通泰堂来看病了。
    谢芸被门外这叮叮duangduang的动静吸引了注意力,她出门看了一会儿,回来就问孟秋菊,“妈,你说市里这是在搞什么?之前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几天突然就来了这么多的动静,诊所里都一天得不到点清净。”
    孟秋菊琢磨了一下,“应该是市里开始重视你的这个诊所了吧,毕竟花溪医学院的专家都被吸引来了,市里要是再不重视,去了省里要被人指着鼻子骂睁眼瞎和有眼无珠的。”
    “早三十年吧,那会儿胜子还没出生呢,重机厂突然从沪上市来到咱这边,说看上一大块的地,想要建厂。那会儿也是这样的热闹,吵的人脑袋都疼,可大家脸上的笑都没淡过。就算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厂子建好了就要招工,进厂打工就比自己种地要强,说不定还能端上铁饭碗。”
    谢芸还是觉得苏北市政.府有些用力过猛了。
    这几天患者都被吸引去付巧珍教授他们那边了,通泰堂里暂时得了清净,结果外面又不消停了……谢芸去院子里摘了几样水果,洗干净摆在诊桌上,喊正在门外看热闹的孟秋菊,“妈,吃点水果吧。”
    孟秋菊折了回来,拿了个水果出去接着看。
    谢芸:“……”她还是继续学她的道医吧。
    ——————
    付巧珍教授已经在《百姓日报》上放了风出去,说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能治愈是小儿麻痹症了,目前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可好不容易看到希望的病人和家属哪里愿意等?
    谁知道量产得排到猴年马月去?
    只要是能勉强出行的,都往苏北这边跑了……谢芸都听说苏北市政.府打算扩建一下火车站的,还要搞个苏北东站出来。
    付巧珍教授眼看着试药临床试验也已经完成了,每天还有从各地跑来的病人把她们都拴在重机厂附属医院,也着急了。
    虽说杨院长很有诚意,给她们的生活提供了极为丰厚的物质保障,可她们出来有段时间了,是时候回蓉城了……单看来求医的患者,估计再在苏北待半年都有的忙。
    付巧珍教授当机立断,她决定动用自己的人脉来推动苍术白虎丸和加味苍术白虎丸进入各省的医院,这药用起来没那么多的门道,只要病症对得上就能用,别说是医院里的医生了,卫生所的大夫都能开。
    只有尽快把这两种药下放到各地去,让患者不出院门就能解决问题,她们才能从苏北脱身,尽快回到花溪医学院在蓉城的大本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