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25节

      送走宋金刚,谢芸把那些刺-激毛发生长的药材抓好,放到煎药的砂锅里煮上,心里开始盘算买一个煎药机的事情。
    医院药房里用的那种煎药机就挺好,设定好温度后就不用管了,熬好之后放凉,装进杀过菌的塑料袋里,再用封口机密封上,省去了患者自己熬药的工夫。
    而且患者从通泰堂买药回去熬,用的是自来水,谢芸在通泰堂给熬药,用的是掺了恶蛟血气精华的水,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周胜,我去一趟医院设备器材科,要是来人了,你同他们说一声,等半个小时左右我就回来。”
    周胜掀开隔在通泰超市和通泰堂之间的帘子,探脑袋过来,问谢芸,“你去医院设备器材科干啥?打算买点东西?”
    “嗯,我找一下刘梅,问问她能不能走设备器材科的关系,买两台熬药机和封口机,再定制一批装汤药的密封袋,有些药熬制起来的门道挺多,患者拿回家熬……我不放心。”
    这也是实话。
    刘梅也在重机厂附属医院的家属院住,同谢芸的关系还不错,谢芸直接就找上了门。
    熟悉的办公室。
    敲门进去后,里面的科员抬头一看是谢芸上门,吓了一跳,语气不只是因为激动还是什么,居然有些抖,“谢姐!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谢芸没在办公室里见到刘梅,问那科员,“我找刘梅有点事,她今天是休假去了?”
    那科员语气相当殷勤,“刘科长搬到隔壁办公室了,我给你带路!”
    “刘科长?她这是高升了啊!”
    还没等谢芸想明白为啥这仅仅是有过几面之缘的科员会同她这么客气,她就已经被领进了刘梅的办公室。
    刘梅见是谢芸进来,手中的笔顿了一下,盖上笔帽放下,起身相迎,“谢芸,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谢芸:“……”
    她看看刘梅,再看看为她领路的那科员,说,“你们部门是专门给培训过话术?咋你俩说的话都一模一样?”
    “我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想找你打听打听,咱医院药房里用的那两台熬药机和封口机是打哪个单位买的,还有定制那些塑料无菌口袋的厂子,你这儿有联系方式吧,能不能给我一个?或者是我借一下咱医院的采购渠道,帮我采购些。”
    作者有话说:
    今晚有个班得加,我先放出一更来,估计下班在十点了,到时候再码一更,睡前放出~
    第33章 笑面大贪
    ◎谢芸就像是一只断了翅膀的白天鹅◎
    刘梅也住在重机厂附属医院的家属院里, 同谢芸算是楼上楼下的邻居。
    设备器材科每年都同各个科室打交道,刘梅还是科员的时候,没少往药房跑, 再加上同谢芸几乎天天都能在上班路上遇到, 自然是熟络的。
    在刘梅眼里,谢芸就像是一只断了翅膀的白天鹅,看着过得挺好,实际上一直没生下孩子……不管谢芸觉不觉得这是遗憾,刘梅觉得这是谢芸的心病。再加上周胜在外当兵,常年不在家,家里的里里外外都得谢芸一个人撑着。
    因而, 别看谢芸之前穿得好吃得好,过得比医院里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要潇洒体面, 刘梅始终觉得谢芸心里苦, 表面的意气风发只是强扯出来的伪装。
    再后来谢芸被朱院长给使绊子调去了太平间,又被朱院长给完阴招逼到辞职……刘梅是很同情谢芸的。
    也就是谢芸与周胜开的超市和诊所生意不错,听说赚挺多的, 刘梅还替谢芸高兴了一下。
    这会儿听谢芸说想借着设备器材科的渠道采购点东西,刘梅刚好是升任了设备器材科的科长, 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不用这么麻烦, 我记一下哈, 等咱这个月中旬给厂家报采购方案和维修方案的时候, 单独同厂家说一嘴, 不用走医院的流程,让他们把设备顺路拉过来, 直接给你送过去安装好就成。”
    谢芸立马道谢, “那可真是太感谢你了!不麻烦吧……”
    “这能有啥麻烦的?话说回来, 我能坐到这个位置上,还多亏了你暗中出力呢!”
    刘梅的这话把谢芸搞的一头雾水,“为啥这么说?我可没出啥力。”
    刘梅解释道:“咋不是你出力的?你是最大的功臣。要不是你被朱玉梅顶替了药房的岗位,朱玉梅能在药房被孤立了?朱玉梅没被孤立的话,会去找朱院长哭闹?她不哭闹,朱院长的大哥大嫂就不会到医院来闹,朱院长自然不会被气的偏瘫中风。”
    “要是朱院长没中风,重机厂也不会把杨院长直接提拔成为正院长。我们设备器材科可是杨院长分管的,自然是一人得道全部升天了。”
    谢芸恍然大悟。
    说曹操,曹操就到。
    杨院长拿着一摞材料直接推开设备器材科的门进来,见谢芸也在,面上的惊愕一闪耳朵,笑容可掬地问,“小谢,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谢芸:“……”怎么又是这句话?难不成这句话已经变成重机厂附属医院的口头禅了?
    这话她能同刘梅吐槽,却不能直接同杨院长这么说,毕竟年龄差距摆在那儿,严格意义上来说,杨院长曾经还是她的领导。
    虽说她看不上杨院长这笑面贪官的作风,可杨院长又没触动到她的利益,当初因为她用了重机厂附属医院的处方纸,朱院长授意管理科来找她的茬,这事儿还是被杨院长给拦住的……谢芸得承杨院长的这份情。
    她只是不想同杨院长走得太近,避免万一哪天杨院长贪-污的事儿被发现了,可别再连累了她。
    “我打算采购点小设备,找刘梅讨一个设备厂家的联系方式。”
    听着谢芸的解释,杨院长笑眯眯的点头,问了谢芸一句,“小谢啊,我听说你诊所开得特别好,老马肺部的那陈年老病都被你给治好了。我找你咨询个事儿哈,对于中风和偏瘫,你觉得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二者各有什么优缺点?”
    谢芸也不傻,前脚刘梅才给她说了朱院长中风偏瘫的事儿,后脚杨院长就这么问,心思一转就猜到了杨院长的目的。
    多半是想打听一下朱院长还能不能治好。
    可谢芸不能昧着良心说治不好,中医治疗中风和偏瘫,核心理念是三步走的,第一步是散邪,第二步是活血化瘀,第三步是补气理气,这三步走稳了走顺了,中风和偏瘫不算太难解决。
    可是当着杨院长的面,谢芸不能把大实话说的这么直白。
    她稍微揣测了一下杨院长的心思,猜测杨院长多半是不希望朱院长太快康复得,便说道:“中医上能治,但用的时间比较长,因为中风和偏瘫,涉及到了外邪入侵,体内的经络血管淤堵,需要时间不短的治疗才能见到效果,但中医治疗方案是奔着病根儿去的,治好之后复发的可能性不大。”
    “西医治疗的话,目前偏瘫很难治,中风也是用一些溶解血栓的药剂来静脉注射,见效明显,而且见效快,但因为只解决了最表面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复发,而且也好不利索。”
    “甚至说,站在中医的角度看,西医的溶解血栓药剂使用起来是很有风险的,首先是那些寒凉的液体进入体内,对血、气、以及五脏六腑,全部都是一个很重的负担,会进一步加重体内的寒湿。”
    “而且溶解的血栓万一溶解不完全,留下一些能随着血液移动的血块,不管是进入到肺部,还是进入到心脏,都可能导致猝死,这对于医生给药经验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给药经验不够,还不如就拖着,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杨院长脸上多了一抹凝重,语气中颇为惋惜,“那老朱这病,看来挺难治的啊。”
    “听你这么说,我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躺在那儿的人是我,我肯定是乐意让你来给我治的,见效慢就慢一些,我求的是断了病根子,不要让我嘴歪眼斜地坐轮椅,嘴角成天挂着哈喇子,可老朱这个人吧……”
    “哎,他有些偏执,他受西医的影响很深,一直都不信任中医。在他的影响下,他的爱人和子女要求的也是全西式治疗,我们作为一个外人,不管是站在医生与患者的角度,还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肯定是要尊重老朱和他爱人,他子女的意见的。”
    “可惜啊可惜,我得同脑血管科说一声,一定要给老朱好好治,不要吝啬自己身上的本领,也不要吝啬药,没道理对我们自家医院的前院长都抠着的。”
    “小刘,我听说金陵那边的药科大研发出了一种新的溶栓注射剂?你试着同金陵药科大那边联系一下,看能不能购入一批,务必要好好治朱院长,不能让朱院长的爱人和子女寒心!”
    杨院长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冠冕堂皇,可屋子里的三个人哪个是个傻的?
    甭管是谢芸还是刘梅,亲眼看着杨院长一脸同情与悲痛地说出这些话,字里行间都是为朱院长考虑,却毫不犹豫地找理由否定了能给朱院长断病根儿的方法,而是选择了风险更大、甚至有可能让朱院长彻底送命的西医溶栓疗法……杨院长的心思,是谢芸看不明白?还是刘梅看不懂?
    如果说选择西医溶栓疗法只是一个巧合,那引入金陵药科大研发的新药呢?谢芸都把话说的那么明白了,溶栓很考虑医生的经验水平,她这都不是暗示,差一点就算是‘明示’杨院长说重机厂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科医生的溶栓水平一般了,杨院长却选择引入新药……就算是对于那些溶栓经验很丰富的人,突然运用一种从未用过的药来治病,那经验也是零,只能从头开始摸索,更别提让一个本就是半桶水水平的医生来操作了。
    谢芸心里微凉,她没想到杨院长打算送走朱院长永绝后患的目标这么明确,居然可以做到这么不择手段。
    “这我可不敢发表意见,我就是一个一瓶子不满半桶水晃荡的水平,至于怎么治,还是得听心脑血管科专家的。再说了,就算我敢给朱院长治,人朱院长的爱人和子女会同意让我治吗?保不准人家以为我是要去报复朱院长的,这泥潭浑水,我可不敢掺和。”
    谢芸这么说,等于是给杨院长打了个包票,杨院长脸上的笑意当下就又浓郁了好几分。
    他把手中的材料放到刘梅的办公桌上,走到沙发前坐下,撸起袖子露出手腕来,同谢芸说,“朱院长不信你,我可信你。小谢,你帮我也把把脉,看看我又没有什么需要调理治疗的地方,一定得认真点啊!发现什么问题,同我直说就行,不用遮遮掩掩。咱都是医疗系统的,知道医生的坦诚对病人最重要。”
    谢芸自无不可,她坐在杨院长旁边的沙发上,三根手指搭在杨院长的脉搏上,稍稍一用力,天照脉术启动。
    杨院长屏住呼吸。
    大概三分钟的时间,谢芸号完脉后,同杨院长说道:“您的身体整体上是保养得很好的,就是肝部略微有些肥大,这是成年男性的通病,可以适当得开一些药调理一下就成,和您的问题最对症的,是附子理中丸,咱医院的药房就有,您开两盒吃着试试,应该会有很明显的改善效果。”
    “除了这个之外,您身上还有一个问题……”谢芸蹙眉,犹豫片刻后,决定实话实说,“您的消化道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胰腺、肝部、胆部、还有十二指肠相临近连接的地方,可以去拍个彩超看看,确定一下是不是有什么病变。”
    “我号脉的感觉是,您可能血糖有点高,还引发了一些其他的并发症,需要拍个片子确诊一下。”
    谢芸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在杨院长胳膊上的那块表上打量了几秒,看得出来,那块表的价格应该不低。
    她的话说的委婉,如果是直接说大白话的话,杨院长吃得太好了,得了一大串的富贵病。
    真说起来,这富贵病可不比中风偏瘫要轻多少,甚至更加严重。
    作者有话说:
    我自闭了,下班后紧赶慢赶,还是赶上生死时速,超时两分钟,大家见谅,这一章算在4.11
    第34章 花溪医学院
    ◎肺气如雨,滋润着全身的经脉◎
    同刘梅说好采购熬药机和封口机的事儿后, 等了四天,设备就全都安置在了通泰堂里。
    谢芸都被这进度给震惊到了!
    刘梅亲自带着厂家的人过来给谢芸安置的,她笑谢芸大惊小怪, “这生产设备的厂家就在通南市, 省内的工厂,四天都算慢的。我们之前采购设备,因为急着用,和他们的领导说明了一下情况,第二天上午就给送来了。”
    “对了,你要的装汤药的袋子,也是用通用的模具吧!全省的医院用的都是那个模具, 据说隔壁省用的也一样,统一都不标单位。你要是想往包装袋上印通泰堂的名字, 得重新开一套模具, 加一千块钱。”
    谢芸原先还在心里构思过包装袋上印的图案和文字呢,现在一听重新开模得加钱,而且是一千块, 立马就把自己的构思给放弃了。
    “就通用的模具吧,犯不着标新立异。”她也犯不着在这种小事上多花钱。
    刘梅似笑非笑地看着谢芸, 凑在谢芸耳边问了一句, “你那天同杨院长说的……几分真几分假?”
    “朱院长那事儿?”谢芸问。
    刘梅摇头, “是杨院长的身体情况, 像他那种高血糖的问题, 治愈的可能性大不?”
    谢芸:“……”
    她神色复杂地打量着刘梅,脑子里一时间冒出很多花边想法来。
    刘梅为什么这么关注杨院长的身体情况?
    难道是这两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情况?
    不应该啊……杨院长的年纪, 都快能当刘梅的爸了。
    还是说, 刘梅就是很纯粹地关心领导?这也不太可能, 刘梅没有这种菩萨心肠。
    刘梅一看谢芸那眼神,就知道谢芸想到不正经的地方去了,她拍了一下自己的嘴,气道:“你别往不正经的地方瞎想!我是给我爸问的!”
    “我爸和杨院长的身体情况有点类似。比杨院长还严重些,已经是糖尿病了,就靠打胰岛素维持着。中医西医看了个遍,都说这病没办法治,我琢磨着,把人领过来,到你这儿碰碰运气,你有把我没?”
    见不到病人,谢芸哪敢说有没有把握?
    “抽空让你爸来一趟,越快越好。我给号号脉,如果有把握,我肯定尽力治。要是没把握,我肯定尽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