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贵女生存手札 第25节

      苏鸿良听到外面声音,下马车问了几句,守卫不耐烦的挥挥手:“一边去,小爷这忙着呢,城墙上贴了告示,不懂的过去看。”
    苏鸿良身边的随从道:“大胆,这可是知州大人,岂容你这么放肆?”
    守卫先是一愣,从别处瞅了过来:“原来是知州大人,小人狗眼不识泰山,冒犯了大人,可我也是无法,毕竟是听知府的命令。”
    话里虽说是告罪,可一点诚意也没有,神情倨傲狂妄,苏鸿良也没和他一般见识,带着随从去了城墙那,周围围了四五圈百姓,他费了劲才挤进去,看上面写的话不禁怒从中烧,太过分了!
    今年贵州闹旱灾,颗粒无声,百姓苦不堪言,实在没辙只能背井离乡找出路,往年这些情况不是没有,朝廷派人来赈灾,发放食物银两,苏鸿良也知道这过程被贪去了不少,可总归,能解解灾民的燃眉之急。
    贵州地界儿紧挨着湖南,算是灾民们的首选之地,各州各府的库里都有不少余粮,若是等上面递下旨意,开仓放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总归是朝廷发话、官员办事。
    可现今上面还没一个字漏出来,这布告上就写着严禁灾民进城,这不是明摆着把人往外面赶、往死路里逼吗?理由冠冕堂皇,怕灾民暴动,镇压不住引起霍乱,苏鸿良最清楚,城外五十里地可是驻扎着一个营的兵力,若是灾民暴乱,这些兵绰绰有余。
    苏鸿良回了马车,和赶车的说了一句:“回府吧。”
    三辆马车掉头往回赶,湘莲道:“咱们不是出城吗?怎么还没出城门又回去了?”湘玉放下撩开的帘子,叹道:“这次又没戏了,城门像是在严查什么,西城门不许进出,人都在城门口的堵着呢。”
    三个人又议论了一番,很快把话题转移到了衣衫首饰上。这个月除了重阳做了新衣,众人还可以裁剪两件新衣,虽然夏天过完了,可是湘雪想要一件夏裙,,然后加上一身秋装。湘莲觉得湘雪真古怪,到明年夏天还好久呢,难不成做完放起来?
    湘莲是实用主义,现下正是秋季,做秋装最合适,绣娘们出活快,四五天便能送到苏府里,不像在外面绣庄里,得十天半个月,做的时候放宽一点,来年还能穿,省下的布料可以留着。
    苏府对小姐们并不小气,月例、每月的供应只多不少,湘莲想自己多攒一些,反正她衣服都穿不过来。
    湘玉倒没想做衣服的事,她在想刚刚城门那的情况,看来是发生大事了,可惜她问了苏老爹也不会搭理她,湘玉有些隐隐不安,过了这些年安稳日子了,古代虽有各种不便,但她这只小米虫啃的也快活,无忧无虑,全仗有苏府的庇佑,在这个社会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这里也不时兴堵车,街上大多是行人,能坐得起马车的也都是富贵些的人家,一路无阻,到了家,苏鸿良家门都没进,又驱车去了衙门。
    冯氏摸不着头脑,闹不清老爷这是哪一出,苏鸿良还带走了苏重秉,也不知道爷俩有何事要商议。
    开心出门扫兴而归,冯氏打起精神,和小姐们说:“正好得闲,我让绣娘来给你们量尺寸,上次裁衣糊弄过去,尺寸也不太合身。”
    冯氏打发人去请,大约一个时辰便到了,几个姑娘在厢房喝喝茶,待丫鬟过来唤的时候去了冯氏那,伸直胳膊、身子站直,片刻的功夫便量好了,布料都锁在库房里,冯氏温柔的问几个姐儿想要什么样式的。
    湘雪扭扭捏捏说想要一件素纱罩衣,冯氏微微一愣,没成想湘雪要这个过了季的料子,素纱料子难得,京城的绸缎庄今年不知从哪搜罗到的,进了十来匹,赵老夫人知道的早,派人去庄里买了四匹。
    倒不是她不想多买,这料子虽贵,但素纱的料子薄如蝉翼,即便穿上五六层也不显厚重,夏日太热,若做了这件,也能解解暑气,任由磨破了嘴皮子,老板说最多一人买四匹,赵老夫人回来说丫鬟蠢钝,派个脸生的去买,不就能悉数买来了?待再派人去,早就抢光了。
    赵老夫人惦记着外孙女,正好有生意人来湖南做买卖,就托人带了一匹,冯氏性子爽直,也不会计较怎么没她的份,赵家女眷还不够分呢,她匀出一匹已经不易。素纱料子等来年做件衣裳,夏日穿在身上如若无物,比丝绸缎子凉爽太多,又带了些京城的酱菜、特产。
    冯氏收到东西,把料子放在了库房,酱菜特产先给湘玉、重秉送去了一半,剩下的给各院的主子们送了一些,尝尝京城的酱菜,特产这种京城苏、赵两家年节皆会送,也不新鲜,可这料子,是赵老夫人专程送给湘玉和冯氏的,湘雪也能张开口讨要?
    冯氏让绣娘先退下,屏退了下人:“这些人站在屋子怪闷的,咱们娘几个说说话。”她从炕桌上拿了一块金桔饼,细嚼慢咽,吃完又捡了一颗金丝蜜枣。冯氏不知湘雪是真不知素纱的来历,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管实情如何,想从她手里挖素纱,门都没有,这素纱料子难得,可也不在这一匹料子上,湘雪没规没矩,她再放任就成了放纵。
    冯氏只慢条斯理吃东西也没说话,赵妈妈立在一边,面无表情,屋子里静的出奇,直到湘雪等的不耐烦,冯氏拿帕子擦擦手,才缓缓说道:“选其他的罢,这料子给不得你。”抛出这句话,后面也没解释。
    湘雪心道和姨娘说的一样,她笑道:“太太人最好,我两季不做衣裳了,就想求太太个做一身素纱罩衣,希望太太能成全湘雪。”湘雪何曾这般谦卑和冯氏说过话,看来是非要这料子不行了。
    冯氏觉得奇怪,湘雪今儿是怎么了,非得和一匹料子过不去,可冯氏的性子丁是丁卯是卯,越是强行从她这要东西,越是不可能,冯氏直截了当说道:“这素纱料子是赵老夫人从京城送来的,只有一匹。”
    念着湘雪是家里的小姐,冯氏没明说,总共只有一匹,湘玉是赵家嫡亲的外孙女,除了给她还能给谁,可湘雪没就坡下驴,反而顺势说道:“外祖母真是惦记咱们,还记得给咱们拿料子,今年夏天我中了暑,想必穿上素纱能好过些。”
    冯氏就差骂一句不知好歹了,虽说赵家是正经外家儿,也是湘莲、湘雪的外祖母,可到底亲疏有别,难不成料子是送给没有血缘关系的湘雪?
    冯氏胸里堵着一口闷气,湘雪被万姨娘养着,没想到如今这样刁钻,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非得小惩大诫一番。她刚要出口,湘玉说道:“太太,既然三姐姐想要那匹料子,便给了她,夏日有冰山有摇扇,也热不到哪去,好歹得全了三姐姐的念想,这些年了,我也没见三姐姐这般讨要一个东西呢,再者三姐姐热的中过暑,更适合这个料子,六姐姐你说是不是?”
    湘莲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怕自己失言一直没开口,湘玉这话里带刺,她还是听得出来的,关键时刻得站队,她点点头:“确实如此。”
    湘玉的语气看似平常,脸上带着微笑,可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嘲讽的表情,坐她旁边的湘雪见了,暗暗握拳。
    湘玉都这样说了,她也不能驳了女儿的面子,招手让夏岚去库房取料子,既然是裁剪夏衣,尺寸还得重新量,素纱料子薄,尺寸还得小一些。
    好在绣娘还没走,又进来低头给湘雪量身,夏岚拿来了一匹素纱的布料,冯氏问道:“按照三小姐的尺寸做身夏天的罩衣。”
    绣娘问道:“只有府上三小姐做?”
    湘玉接过话头:“对,三姐姐天生丽质,又最怕热,特别求了太太,专门要这身素纱,可得用心做,府里也只有一匹而已,若裁错了怕是没补救的料子。”
    绣娘善于察言观色,补了一句:“这素纱料子我听过,很难寻呢,有价无市,三小姐真是得太太垂爱,也不知这料子哪里寻来的?”
    冯氏总不能说,是七小姐亲外婆送来的,被三小姐求走了,这事说出去可不好听,连带着苏府小姐的教养都受质疑,哪有这么讨要东西的,她不在乎别人,还得在乎玉姐儿的名声呢,便敷衍了一句:“我也是偶然得的。”
    湘玉堵了湘雪几句,心下畅快不少,她这么算计冯氏,也不知道为个甚,冯氏的脾性大家都知道,最规矩不过的,赵家仅送来两匹素纱,她是断断不会给了湘雪,湘雪句句紧逼,若不是湘玉开口,湘雪必然受罚。
    若真如此,那可是两败俱伤,湘雪讨要赵家的布料固然不对,可在苏老爹眼里,再名贵也是一匹料子而已,相对于湘雪的任性不懂事,苏老爹更会在意冯氏的“小题大做”。苏老爹就是这么个逻辑,什么都没自己孩子金贵。
    可湘雪闹出这么一出,又是为了什么?不过九岁的娃娃,没穿越没重生,就这么工于心计,万姨娘也一定躲在后面出谋划策,苏家后宅真不简单……
    ☆、第54章 7.13|
    湘雪回小院后,没多久去了万姨娘那,万姨娘在屋子转悠,见湘雪回来,一把握住她的手问:“事情可成了?”
    湘雪摇摇头,略有些可惜:“本来没差池,太太被我激的要发脾气,可湘玉插了进来,说左不过一匹布料,三姐姐求了给她便是,太太让绣娘量了尺寸给我了。”
    万姨娘也觉得遗憾,不过她想了想道:“这事办成以后虽好说嘴,但没成也无妨,咱们找别的话头,那事要办了。”
    湘玉犹豫了片刻:“万一出了差池怎么办?”两个人说话,屏退了所有的下人,即使这般,也怕被人偷听了墙角,刻意压低声音,窗纸被外面的风拍打的呼呼作响,万姨娘摸了摸桌角,往炕边一坐,不以为然的说道:“发现又如何?我便罢了,你是老爷的亲生女儿,还能真罚你不成?我还有你二哥,看着你二哥的面子和老爷的旧情,早晚会无碍,这事,非办不可。”
    湘雪不太放心,又问了一句:“那以后真能如姨娘说的那般吗?”万姨娘不满意的瞪了女儿一眼:“你是我的孩子,我还能诓骗你不成,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那边冯氏余气未消,赵妈妈端来一杯热茶,冯氏也没嫌烫,一饮而尽,赵妈妈在她耳边说了一句:“秋白这两天很老实,每日就规规矩矩的做活,也没往别处跑。”冯氏冷哼一声:“看她能装多久,我且等着。”
    采薇和湘玉说,梅香的病基本好了,再休息几日便可回来,湘玉这下放了心,得了疟气,可谓是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湘玉嘱咐采薇,过几日便把梅香接回府,采薇脆脆的应了一声。
    可没成想过了几日,采薇带着哥哥去接人时,梅香却离开了山下的小院,并且留下一封信,说自己得病给府里带来了不少麻烦,没脸在小姐身边伺候了。
    湘玉看完信,先是愣了一会儿神,吩咐道:“咱们去看看太太吧。”转身带着采薇去了冯氏的院子。
    冯氏在院子里浇花,本是丫鬟该做的,冯氏闲着无聊,从丫鬟手里接过喷壶,均匀的撒着水,院里种着菊花和海棠花,看上去花团锦族,抬眼瞧见湘玉满脸郁气,忙问怎么了,湘玉闷闷的问:“太太,梅香来找你了?”
    冯氏见湘玉皆知道了,颔首道:“没错,两日前梅香托人来找我,说自己惹下大祸,没脸在小姐面前伺候,还希望能离府。”
    湘玉跺跺脚:“太太她一个姑娘家,离开府里还能去什么地方,您怎么允许了?”
    冯氏放下浇花的喷壶,带着湘玉来到屋子,缓缓说道:“她既然自己不想留,有什么可勉强的?再者她说的也没差,为了那疟气,咱们府里闹了多久?她自己是个懂事的,我把身契还给了她,她说去投奔亲戚。”
    湘玉无言,患了疟气也不能怪梅香,可搅了苏府的清静也是实情,道理她都懂,也是因为懂才会求冯氏让梅香回来,这里不比现代,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一个人在外面实在太危险了,她家道中落,还会有可靠的亲戚能投奔吗?只盼着她一切皆好。
    冯氏安慰她:“梅香说她去了京城,咱们家早晚有一天是会回京城去的,若有缘再见,你再留下她也不迟,一切都是她的命数。”
    离开冯氏那,湘玉问采薇:“你哥哥怎么答应帮梅香替她给太太传话?”
    采薇没成想事情暴露,情急之下忙道:“小姐是怎么知晓的?”湘玉叹口气:“我也只是猜测,试试你,没想到真是如此。”
    梅香不可能直接离开,她好歹得拿了自己的身契,身契捏在冯氏手里,梅香进不得府,身边也只有采薇和采薇哥哥两个人,采薇的性子湘玉清楚,如若她知道梅香的念头,必然会告诉自己。
    采薇哥哥找了冯氏身边的小丫鬟帮传话,梅香得以见到冯氏一面,从管家太太去想,一个患过大病给满府带来惊慌的下人,再聪明伶俐她也不想留,正好那丫鬟也识趣,冯氏正好顺水推舟。
    可采薇哥哥,为何帮梅香呢?
    湘玉问采薇,采薇微微红了脸,低声说道:“小姐,我真没骗您,我也是昨天才知道的,我哥哥……很心悦梅香,所以愿意帮她。”
    湘玉长吁一声,原来如此,几个月的时间,采薇哥哥竟然对梅香动了情,可梅香不过才十岁啊。
    采薇求湘玉别怪罪哥哥,他也是为了梅香着想,湘玉让采薇放心,问采薇是否还和梅香有来往,采薇摇头:“梅香最后说,就忘了她这个人吧,她本就是浮萍,要飘向其他的地方了。”
    湘玉祈盼梅香能有好的境遇,以后还能有相见的机会。
    日子过得平静,可在这平静之下,湘玉总觉得有些波涛汹涌的味道,课上女先生又夸奖了湘雪的字,说她的字颇有筋骨,比起闺阁小字的秀丽要更大气一些,湘雪含笑受了夸,湘莲在旁边和湘玉小声道:“你不知道,最近湘雪练字练的勤,前日我去找她,桌子上一堆练字的纸,倒是没写诗,写了一些亲启啊、前途无量之类的词,我没看两眼,湘雪便让丫鬟把废纸都搜罗走了,听说湘雪为了讨爹爹欢心,在学爹爹的字呢,真是用心良苦。”
    湘玉翻翻书本,说道:“湘雪一直都是如此,咱们又不是第一次知道,她练她的,咱们学咱们的。”
    湘玉有次上女红课,身子不舒服便歇了一天,采茶去厨房点银耳莲子粥回来道:“也不知太太找三小姐何事,我刚见太太院里的丫鬟在三小姐院门口说话呢。”
    湘玉从食盒里拿粥拿出来,拿勺子搅了两下,笑说:“我哪里知道,不知道是哪位姐姐过来了?”
    采茶撇撇嘴:“这才让人惊奇呢,不是太太的贴身丫鬟,是正院里的三等丫鬟秋白,秋白看着有点鬼祟,来了这么久也没学好规矩。”
    秋白?湘玉长在正院,冯氏院里的丫鬟她都熟悉,这秋白是三等丫鬟,主要就是洒扫的活计,进不得屋里,传话这等事也轮不上她,莫非是冯氏身边没可用的人了,随手点了她?”
    湘玉总觉得哪里不对,她也没自己钻牛角尖,去了冯氏那。
    冯氏听她说了来意,冷哼了一声:“秋白和湘雪暗地里来往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你放心,我都留意着,不知湘雪那丫头耍什么鬼点子,我已经提防着,她一个十岁的孩子怕是没这些弯绕,万姨娘定也掺和了。”
    湘玉想了想又道:“我听湘莲说,湘雪最近在练字,学了爹爹的字迹,练了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桩桩件件,是不是有干系?”
    赵妈妈接道:“事有反常必为妖,后面一定有联系。”
    湘玉同意赵妈妈的话:“上次布料之事湘雪便是故意在激怒太太,我虽不知为何,也拦了下来,怕太太中了她的圈套。”
    冯氏捏着手里的茶杯,狠狠攥了一下:“便是这布料,也是她算计的?”
    冯氏还是不了解湘雪,湘玉清楚,湘雪不是那起子见识短浅,有好东西非要不可的人,再好的布料,也不值得她得罪了太太,这里面必有隐情,也是为这个,她拼着冯氏不痛快,拦了下来,正如赵妈妈说的,事有反常必为妖,且一起看着。
    晚上睡得早,湘玉是被一阵吵闹声惊醒了,她起身唤了一声,外面值夜的采茶进来,撩开帷帐问:“小姐可是口渴了?”
    湘玉爬下床:“你去看看外面怎么了,似乎不太对劲。”采茶应了一声,小跑着出去。
    过了一小会采薇和采茶一起进来:“不知道具体何事,像是阖府都惊动了,小姐还是别动了。”湘玉没听采薇的拦阻:“穿衣服出去看看。”
    现在不过是寅时,外面一片漆黑,远处正院的灯掌起来了,湘雪小院也是一片嘈杂,那边湘莲也穿衣服出来,见了湘玉问:“七妹妹也出来了,可知发生了什么?”采茶回道:“咱们小姐也是刚起来。”
    湘玉过来拉住湘莲的手:“一起去太太那看看吧。”
    到了正院,发现跪了一屋子人,万姨娘、湘雪、秋白等人跪了一地。
    赵妈妈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把湘玉湘莲赶去了角落,悄声道“你们两个小祖宗怎么闻声过来了,出了大事,老爷怕是要发落人,你们小心点,别触了霉头。”赵妈妈再不肯多说一句,立到了冯氏旁边,冯氏顺着人群看到了湘玉,蹙蹙眉,示意她别出声。
    湘玉扫视一周,发现除了怀孕的曹姨娘,其他的姨娘也赶了来,也对,姨娘们要么在一个院子,要么就是隔壁,总能听到动静。
    苏重明神情焦灼的站在一旁,似乎想和湘雪说话,可湘雪扭头转到了一边。
    冯氏和苏鸿良坐在正中,苏老爹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脸上暴起一道道青筋,怒不可遏的说道:“你们好大的胆子!”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码完了……
    ☆、第55章 7.13|
    苏鸿良这一声吼的突然,尤其是做了亏心事的万姨娘和湘雪,吓得一哆嗦,湘雪直接跪坐在地上:“爹爹!”
    苏鸿良向来疼爱子女,此刻见到泪水涟涟的女儿,心下不忍,冯氏在一边淡淡的说:“老爷,还不是叙天伦之情的当口,眼下还得查清楚。”
    苏鸿良像是被当头棒喝,一下子清醒,再看湘雪,只觉她年纪虽小,可连他这个爹爹都觉得心思深不可测。
    苏鸿良问道:“你们二人和秋白联系多久了?当初是怎么搭上线的?”
    秋白哆哆嗦嗦,事情暴露后话都说不清楚,万姨娘刚开口,冯氏便道:“万姨娘住嘴吧,让秋白说!”
    地下的地砖冰凉,秋白已在地砖上跪了好久,下半身酸麻,见太太问她,先是看了看万姨娘和湘雪,冯氏见后说:“难不成此刻你还指望万姨娘能救你?你全抖落了,老爷还能念在你悔过的份上从轻些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