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锦绣荣华 作者:芒果冰冰

    分卷阅读92

    宫多年,再也不是当年的那个德沛长公主了,如今只是仗着一身皇室血脉,挺身堵在了台阶上,无论如何也不放这些禁卫军上山去。

    程如衣见他带来的人被那老尼姑堵住了,顿时气结,暗道这武林盟果真如皇上所说的那样卧虎藏龙,多带些人来是没错的,这不就突然冒出来一个劳什子老公主,跟石统领僵持在了台阶上,之前想了千百遍作威作福的念头只得全都抛下。

    恨恨啐了一口,他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锦绣跟前,不由分说将人从荣洛华手中抢夺了过来,后者也不去与他计较,放手让这俩难兄难弟自己去聊。

    程如衣见两人满身血污,不由眼睛一酸,扶着锦绣的肩头便带着哭腔道:“你说咱们这些小倌出身的,命咋就这么苦咧——”

    锦绣看着他那被皇帝养的白白胖胖的身段,一件衣服抵寻常人家一年的吃穿用度,还兀自在那里叫苦,顿时也觉无话可说,只得长叹了一口气,拍拍程如衣的背心以示安慰。

    程如衣得了安慰,开始嘀嘀咕咕日子多么难熬,宫人多么不听话,个个背着他作祟,朝堂上那些老东西又是一本接着一本的参他,荣洛华听他是越说越不像话,终是不耐烦地抬手制止了他。

    “你这次来武林盟,肯定不是单为了探望锦绣而来,那位应该就在左近,你且带我去见他。”

    程如衣听他这样说,颇为玩味地挑了挑眉:“难怪皇上回京后时常对我提起你,说道你心思剔透,无欲无求,芸芸众生中,可以谈得上话的没几个,只你便是其中一个。”

    荣洛华淡淡地点了点头:“当今圣上贤明,如此大张旗鼓地出行,肯定不会只是为了护送一个内侍宫人,况且那位石统领一向都是寸步不离圣驾左右的,自上京一别,圣上临走之前已有透露些许要我办事之意,只是未曾想到会这般着急。”

    第111章 第 111 章

    程如衣带着一干禁卫军将二人引到山下的一个村落中,一间不起眼的瓦房,荣洛华环视四周,至少有十七八名绝世高手隐没在暗处。

    赵祯手捧一盏紫砂茶壶,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一张地图,见二人进屋,头也不抬地道了句:“赐座——”

    锦绣哪里敢在当今天子面前坐下,双腿一软就要跪拜,被程如衣从后面托住了背心。

    赵祯见他如此拘束,只是微微笑了笑:“不必惊慌,朕此次前来是有要事找荣爱卿相商。”

    “可是为了辽国边防之事?”

    “荣爱卿果真是个聪明人。”

    “在上京时皇上便曾有意无意向我提及屯兵布阵以及边关地形,我若是还猜不出来那可真是有负师父的谆谆教导了。”

    赵祯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轻轻放下手中的紫砂壶,修长的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个地方:“这里——辽国萧孝穆屯兵二十万,又征缴民夫八万修建工事,还有这里——”指尖点在地图上的另一个地方:“前年便已经修好了城墙箭塔,攻城车不计其数,朕得了密探的回报,现今的辽帝乃是萧孝穆与钦哀太后所出,这样一来便能解释为何几个月前还被软禁在府中的安定王转个身便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了。”

    荣洛华与锦绣对视一眼,这件事他们在上京的时候就知道了。

    只听赵祯对着内屋喊了一声:“把朕的暗图拿过来。”

    门帘掀开,一个六七岁大小的孩童抱着一卷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卷轴走了出来,赵祯一边接过卷轴在桌上铺开,一边还不忘考教那名孩童:“这些东西你都记牢了?”

    “儿臣记住了。”那孩童恭敬地回道。

    一旁的锦绣惊得下巴都快掉了:“这,这是?”

    “这是太子。”程如衣没好气地解释道:“只是还未册封罢了,我以前在宫里是自私霸道了些,本想着改过自新了,这次回宫还劝皇上去临幸后宫,争取早日生个太子出来,可也不知皇上在想什么,居然就把濮王爷的儿子给接进宫来了,又不给他找个母妃照料,居然让我成天带着,真是的。”

    “濮王?”锦绣眨了眨眼:“不就是前些日子那个跟王妃去巡视领地,结果遭遇了泥石流的?”

    “正是,朝廷还发了皇榜,命百姓白衣素食三天以示吊唁。”

    “如此看来,这孩子身世也算可怜,既然让你照顾,你就要好好把他抚养长大才是。”

    程如衣闻言不屑地“呲”了一声:“天天锦衣玉食,当大爷伺候着呢!就差没趴下给他当马骑了。”

    那孩子听程如衣这样没脸没皮的抱怨,大大的眼睛顿时弯成了月牙,转头看了眼赵祯,立马又敛去笑容,换上一副沉着稳重的小大人模样。

    锦绣看他俩这样,便知这一大一小相处的十分融洽,再看赵祯,也是满目柔情地望着程如衣,看来在上京,齐天皇后的先例给了赵祯启发,宁可不要子嗣,也要给所爱之人一个完美的结局。只是程如衣一向没心没肺惯了,看不到赵祯的良苦用心,反倒时常抱怨皇上让他带小孩。

    那边厢,赵祯展开手中的暗图道:“这份乃是皇家机密图册,历来只在皇位继承人之间代代流传,这红圈代表着皇家所藏的暗兵,而蓝圈则代表着皇室宝藏。”说着他用手指沿着图上的一道山脉划了条线:“从这里,南阳至淮河以北,共有十二个屯兵之处,朕希望荣爱卿能为朕修建一条密道,将这十二个屯兵处连接起来,闲时操练,战时拒敌,只要安排得当,这便是我大宋的一条地下长城,只需三万人,便可将辽国四十万精兵拒于关外,保我大宋百姓两百年安居乐业。”

    荣洛华听他这样说,抬眉苦笑了一声:“皇上真乃英明神武,连草民的家底都翻了出来。”

    赵祯闻言哈哈大笑:“朕为了找出这位专为皇家建造密道的能工巧匠可是着实花了不少功夫,原来其大隐隐于市,竟然成了江南第一首富,而他的儿子身入江湖,乃是一名少年侠士。”

    笑罢又正色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江湖事小,天下事大,朕也知晓这项工程过于浩大,要荣爱卿抛下江南烟雨和万贯家财,去那边关苦寒之地,一待估计便是十多年,唉——”赵祯长叹了一口气:“只是这件事关乎到国家百年基业,说不得,朕也只能厚着脸皮,恳请荣爱卿为天下百姓吃了这份苦了。”

    荣洛华点点头,抱拳道:“身为大宋百姓,自当义不容辞。”

    “说的好。”赵祯大笑着掀开手边的紫砂壶盖,从里头取出一方小小的紫金印玺:“这是可以调动暗部兵将的信物,也是那些皇室宝藏开启的钥匙,修建工事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荣爱卿看着取用便是。”

    荣洛华接过紫金印,在掌心把玩片刻,忽而促狭一笑:

    分卷阅读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