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团宠福妻带空间致富 第22节

      杨柳看出母亲似乎有心事,便把东西和孩子都交给林志宇:“你带着孩子看小人书,我去帮忙做饭!”
    进了厨房,见母亲把板鸭挂在烟囱上熏着,杨柳便把从城里带回来的五花肉放到锅里煮,一边问烧火的母亲:“妈,我们家遇到什么事了?我看你脸色不好!”
    “唉!”杨妈看了眼女儿,叹气道:“周家嫁女儿办得热闹,人家晚上还要放电影呢,大家都说周家女儿这次算是高嫁了,以后日子更是红火了。她现在是高嫁,那以前说给我们家就是低嫁了?这周家人不要脸,可恨他们家人多势众的,我们也惹不起。”
    杨柳低着头切泡椒泡姜,没有说话。
    这段时间受够了村里长舌妇们的气,杨妈面对女儿就滔滔不绝起来。
    “方老婆子想把她家那又懒又丑的孙女嫁给杨江,被我一口回绝了,结果她说我们家单门独户的,又穷,说家里还有个半残废的老爹,杨江肯定娶不上媳妇。”
    说杨江的婚事居然扯上老爸,还说他是半残废。
    杨柳心里很不高兴,想起自己每周都要去村里收购鸡蛋和其它的山货吃食,这方老婆子可没少卖东西给她,哼,这个嘴贱的婆子不可能再挣到自己的钱了。
    杨柳看向母亲:“妈,县里的房子很快就能住了,你和我爸带着孩子上去住吧,这山里湿气重,爸的腿也总是疼,去县城找个中医给理疗理疗。”
    “这怎么能行?这个家不要了?你弟弟回来怎么办?”
    离开家对于杨妈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她要给自己儿子守着家。
    虽然早就猜到母亲不会答应,但杨柳还是又劝了几句,见母亲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便也不再劝说了。
    但她又提议道:“妈,我们家的房子这么旧了,不如推倒重建吧。咱们盖个二层小洋楼,再打宽大的水泥院子,有了房子杨江才好说个好对象。”
    这下杨妈倒是双眼发亮:“我们真能建小楼?我们乡下可没有建楼房的。建房子可要不少钱吧?”
    “自然能,而且要建一个漂亮的小洋楼,到时候只怕媒婆都要踩烂门槛了。我们把院子打大一些,到时候晒稻谷就不用去大队坝子里争抢了。”
    这话说道杨妈的心坎上了,每年晒谷子都在大队院坝晒,谷子多院坝小,大家就会争抢,谁都想早点晒干收拢回屋才踏实。
    杨家人少,是争不过别人家的,若是就在自己家,也不用整天去院坝守着,就连晚上也要在院坝里守夜,就怕有人偷粮食或者晚上下大雨。
    杨妈高兴之余又有些不好意思:“你们拿钱出来修房子,可这房子有一半属于杨江,这对你们不公平。”
    杨柳没有想这么多,见母亲这样说,想想杨江以后是要成家的,还是分开好些。
    于是说道:“妈,我和两个孩子的户口在这里,我可以单独批宅基地修房子,我和杨江的房子挨着你们也好帮着照应。”
    听女儿这么说,杨妈忙不迭点头:“行,这样就好,不然让你出嫁的女儿给娘家花钱修房子说出去不好听。”
    杨柳没有去跟母亲分辨,她如今挣钱容易,不在乎这些。
    用筷子插了一下肉,差不多熟了,于是便捞了起来,锅里放了蘑菇和豆腐煮汤。
    “对了,还有一个事想和你商量。”杨妈突然想起一件事。
    “嗯,你说!”杨柳低着头把五花肉切成薄片,一会儿回锅爆炒蒜苗。
    “还是你三表哥的事。”杨妈叹气:“我去说请他们今年帮我们收稻谷的事,结果发现你三表哥和表嫂被分了家,就分了后面挨着猪圈的小柴房,你表嫂还在坐月子,天天闻着猪屎味,听着猪叫,我看人都瘦了一圈,你大舅妈连个鸡蛋汤都不给做,孩子没有奶水吃饿得使劲哭,那声音也小的像小猫叫;我去时给二十个鸡蛋、一包红糖,你三表嫂看着糖和鸡蛋就流眼泪了。”
    杨妈想起自己当年因为生了杨柳这个女儿不受婆婆待见,正好遇上杨爸重病退伍,那日子也是不好过得很。
    忍不住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有些不好意思地掩饰道:“人老了就看不得这些!”
    前世的父亲帮衬张家人,母亲对娘家人多有心软,杨柳是很不喜欢的,她觉得自己家都过得不好,见不得父母穷大方,所以杨妈给娘家人东西都要偷偷摸摸的。
    但这时候的杨柳能理解母亲的心思,何况如今她更加看中亲情,母亲高兴才重要,她这辈子不会缺钱。
    见母亲尴尬和难受,她便岔开话题:“大舅妈为什么不等三表嫂坐完月子再分家?这也做得太过了吧?”
    杨妈道:“他们没有交够罚款,怕来扒拉房子。再说老大老二家的早就想分了,还不是趁着这个机会光明正大的闹分家,还把责任都推给了老三两口子。”
    这倒是不稀奇,杨柳是知道的,这种事若是交不够罚款后果很严重!
    但总是断绝不了农村人超生孩子的决心。
    杨柳知道母亲特意提起定然是有些想法,便问:“妈的意思是想让他们来我们家住?”
    第53章 婚宴
    杨妈讪讪笑道:“我是有这样的想法,如今你们和杨江都搬走了,家里房子也多空下来,要是孩子们一走,我们两个老的在家就更加冷清了。”
    说完,重重叹了口气,看了杨柳的脸色,又道:“他们欠了一屁股债,短时间怕是缓不过来,住在那柴房里,我就怕小的孩子养不活。唉,好歹是条命啊!我们多做点善事,说不定将来福报就落在你们头上了。”
    杨柳心头一跳,父母一直心善,别人有了难处能帮的一定会帮,难道自己的重生就是父母所说的福报。
    “这么一说,其实还挺好的,表哥和表嫂都是勤快人,家里修房子也要人帮忙,再说,现在家里也有房子空着,就算条件不好也比他们住柴房好些。”
    杨柳还有另外两层考虑:一是杨家单门独户,家里人口少,遇到事连喊个人都不容易。另外就是杨江要种果树也需要请人,请外人还不如请三表哥这个知根知底的老实人。
    晚上,秋秋和小博早早上床就着煤油灯看小人书。
    杨家大人便坐在一起商量修房子的事,大家都觉得好,在乡下就没有谁家不想修建新房子的,尤其是家里还有没说亲事的儿子。
    杨柳和孩子的户口还在这里,自然也能批宅基地,杨柳想着干脆修大一点小别墅。
    次日,杨柳早早起床收拾的很漂亮,又给秋秋穿了一条绯红色带蝴蝶结的裙子,小博是短袖短裤,也是可爱得很。
    杨妈看着这三人直皱眉:“你还真的要去周芬那里喝喜酒啊?”
    “是啊,人家上门请,我就大方去和喜酒。”
    说着还一边给秋秋扎辫子,绑上漂亮的头绳。
    “林志宇,你真都不跟我们去喝喜酒?”见林志宇穿了干活的衣服就要往山上跑,杨柳大声喊住他。
    “不了,难得回来,我多帮家里干点活!”生怕被杨柳逮住,林志宇跑得比兔子还快,他可不想被杨柳打扮一新带去被人围观。
    林志宇并不擅长做农活,但他只要回来就会努力干活,所以更加得到杨爸杨妈的欢心。
    杨妈伸手指戳了戳笑得前仰后合的杨柳,结果见秋秋也抿着嘴笑,便绷不住跟着大笑起来。
    “你们去吃好吃的,我也不能亏待了志宇,我一会儿把家里的小公鸡杀了炖给他吃。”
    杨柳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为家里这样的氛围而感到庆幸。
    让秋秋转了一圈,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很满意地点头:“我们家秋秋可真漂亮!”
    秋秋低着头扯了扯裙子,又看着脚上透明的塑料凉鞋,突然抬起头也在杨柳的脸上亲了一口,还轻声说了声:“谢谢!”
    就在杨柳感到惊讶和喜悦时,秋秋又低声喊了声:“妈妈!”
    这下是真的把杨柳给惊着了,她把秋秋抱进怀里,高兴地问:“秋秋,你刚才是喊我妈妈了吗?”
    不知是不是吓着她,秋秋怎么也不开口了,但杨柳知道自己没有听错,心里松了一口气,秋秋能主动喊她,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放下秋秋,杨柳进去屋里把这事告诉了杨妈,把杨妈也惊着了。
    想一想便了然了:“也难为你每次回来都给她做衣服,带吃的,还温声细语和她说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她能感受到你对她是真好。我倒是没想到你当初那么反对要收养她,结果却对她这么好。”
    “没收养之前,她和我没有关系,我也是反感张家人把孩子丢给我们,但秋秋上了我家户口,那就是我们家的人了,我自然要对她上心,尤其是这么可怜的孩子,我也会心疼的呀!”
    “你啊,就跟你爸一样,嘴硬心软!”杨妈笑着背着脏衣服准备去河边洗。
    杨柳笑道:“我明明是和妈一样,嘴软心软!”
    看着被哄得十分高兴的母亲,院子里一边玩一边顾忌怕弄脏新衣服的两个孩子,杨柳突然觉得,重来一次真的挺好。
    到了中午时分杨柳带着孩子到了周芬家里,在院门口有老支书写礼单,杨柳穿着一新牵着两个瓷娃娃一样的孩子走了过来,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杨柳把一副普通的枕套和一块钱递了过去,让老支书写了杨爸的名字。
    这礼不多不少,大家都差不多。
    旁边一个叫巧凤的新媳妇拉着杨柳过去坐着吃瓜子。
    杨柳把两个孩子也安置在身边。
    巧凤觑了眼秋秋,用毫不掩饰的语气问:“这丫头你真当女儿养了?她外婆和姨妈都不管,你还真的当冤大头了啊?”
    秋秋正在给弟弟剥瓜子,闻言浑身一僵,手中的瓜子便落在桌子上,但她又若无其事捡起来剥,似乎没有听到被人议论。
    但杨柳是看见了的,突然想到一件事,自己父母都忙,平时怕是极少看顾两个孩子,见秋秋这样,只怕没少被人说东道西。
    杨柳一只手搭在秋秋肩膀轻轻捏了捏以示安慰,一边看向巧凤:“什么叫当女儿养?她上了我家户口,喊了我妈妈,自然就是我的女儿。”
    说完,又摸了摸秋秋的头发,笑道:“这么乖的女儿,别人是求都求不来的,这小凤凰掉到我家了,我可是要好好捧着养大的。”
    巧凤以为她开玩笑,撇了撇嘴不屑的吐了一口瓜子皮:“乡下人家谁愿意养女儿,你说的话我可不信。”
    杨柳白了她一眼:“你不是女儿?你怎么还看不起自己了呢?”
    说完,便转过身帮儿子剥瓜子,不理会巧凤了。
    昨天才说过的方阿婆凑了过来笑嘻嘻地问:“杨柳,我给你存了二十几个鸡蛋,还有红薯粉,你啥时候过来拿?”
    杨柳笑着摇头:“方阿婆,我上次收的还没有吃完,这次就不要了。”
    方阿婆脸色大变:“不要了,那这天气这么热,我的鸡蛋也留不住啊?”
    “方阿婆,你的鸡蛋留不留得住关我什么事?不能我收了你几次鸡蛋,就要一直包圆你家的鸡蛋了吧?”
    身边的人听了都哄堂大笑,嘲笑方阿婆算盘多。
    等方阿婆气呼呼走了,身边有人问杨柳真的不收鸡蛋了?
    杨柳笑着摇摇头:“暂时不要了,如果要的话,我会让我妈去相熟的人家里买。”
    这就是说看谁和杨妈关系好了,那些和杨妈关系好的心里就高兴起来,要知道杨柳出手很大方,只要拿出来的东西,她差不多都会要,一般零头都给补上个整数,不会像别人一样斤斤计较,零头都要求抹去。众人私下讨论杨柳和林志宇去了城里发了财。
    于是,围着杨柳问城里的事情的人多了起来,杨柳挑挑拣拣说了些,对于城里生活众人都有些向往。
    第54章 喜酒闹剧
    巧凤咬牙撇嘴:“周芬嫁给何兵后也要去县里了,何兵在县丝厂工作,听说能把周芬也弄去上班,这下子两口子都有工作,这钱比你们多吧?”
    这有什么可比的呢?杨柳点头:“那是比我们多!”
    另一个嫂子呸了一口:“钱多又能怎么样?她还会像杨柳一样来家里买东西帮衬大家?哼!”
    这倒是真的,人家过得再好你又得不到好处,反而不如杨柳,每次回来都会收点东西,多少能让村里人见到点钱。
    巧凤住了嘴,但心里很是不忿,看杨柳身边迎合的人更多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才是新娘子。
    屋里的周芬听说杨柳来了,心里一喜,对她妈轻声说:“那些人背地里都没少说我的坏话,只要杨家来人,就说明杨家都不在意,这些人才会慢慢消停。”
    周母也很高兴:“等你到了县城过日子,这些人只会羡慕你,说就说去,还能少了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