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恍惚之间,掌声就如李少杰乐曲中极致的音响效果处理一般干脆,迅速扬起。
    震耳欲聋的掌声顿时响彻全场!!
    似乎觉得坐着都显得不尊重这种史诗乐章。
    台下的观众们,这些音乐界中举足轻重的大师巨匠们,居然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继续用着全力去鼓掌,似乎想发泄心中所有的激荡!
    芬迪斯受到的震撼可能是最大的那些人之一。
    李少杰的这部作品让芬迪斯知道了,自己是什么品种的井底之蛙。
    甚至对李少杰好几年前对自己说的那句“你好菜啊”,都觉得理所当然!!
    芬迪斯算是彻底的服气了。
    但服了,不完全服。
    和很多黄金一代的音乐家一样!
    李少杰的出现,或许让他们变得黯淡无光。
    但也正是李少杰的出现,让他们不会膨胀,而是继续追寻音乐上更深的道路!
    “这部作品已经超脱了音乐与艺术。”
    芬迪斯激动的喃喃自语。
    “这将是整个人类的史诗,这必定被载入历史!”
    第538章 这后面肯定还有大动作!
    激动的人不只是芬迪斯。
    还有很多将李少杰视为偶像与对手的人。
    “太优秀了!他激发了我的灵感!”
    “在如此美妙的布局,如此入微的细腻处理中,还可以有如此深远的格局与伟大的胸怀,毫无疑问,这就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
    激动的观众忍不住开口称赞着。
    这一幕,听在汉弗莱登的耳中。
    汉弗莱登抬头看了一眼。
    当看到说话之人的时候,很好。
    直接开麻。
    这是一个亚洲人。
    如果是普通亚洲人,汉弗莱登可能不以为意。
    但这人是霓虹国宝级指挥家,小林先生。
    身边另一位也在夸奖的人,则是卡内基音乐厅的执行总裁……
    “以往的我将jay视为最大的对手,现在他不仅是我的对手,还将是我最崇拜的偶像。”
    这句话说在大佬嘴里,显得无比惊悚。
    是的,一个小年轻,被一群大佬视为偶像与对手。
    实际上,视为对手并不是什么坏事,也不代表一定敌对。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灯塔式魔怔非黑即白。
    愚蠢的只是为了对立而对立,这就不叫竞争。
    李少杰这首作品的音乐维度,已经完全征服了在场的音乐家。
    音乐是有很多维度的。
    每个人欣赏的音乐“特质”也总不在一个维度上。
    这和审美高低没什么关系,只能说是个人习惯,擅长,或是对音乐的敏感角度不同。
    比如,有的人,我听音乐,就喜欢听顺耳的,好听的。
    这就是旋律以及乐句完成上的一个维度。
    能够听懂规矩的乐句完成,以及顺畅的旋律。
    而有的人对旋律没那么敏感,更喜欢听一些能够第一时间影响人们生理反馈的音乐。
    这就是更喜欢“音响”上的维度。
    音响,也就是音量。
    这样的人可能更喜欢那种强弱非常分明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可以更让他感受到情绪的变化与转折。
    相同的道理。
    有的人喜欢音乐里的故事情感,有的人喜欢音乐寄托的思想与理念,有的人喜欢音乐里的创作逻辑。
    有的人则喜欢听不一样的东西,有的人喜欢创作上“循规蹈矩”,有人喜欢创作上“离经叛道”。
    这便是音乐的多维度。
    而李少杰这部作品,几乎从任何一个维度来看,都无懈可击。
    “真不愧是jay,完全没有受到任何束缚与局限。”
    有一位音乐家的感慨,顿时引起了一片的附和声。
    这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
    什么叫做音乐的束缚与局限?
    实际上,这个边界虽然很大很模糊,但一直有。
    几乎绝大多数的音乐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一点局限与束缚。
    哪怕就是最前沿的人,那也是顺应着发展趋势。
    这叫“顺应版本”,寻找更新的“版本答案”。
    一部分跟风躺平,使用“版本答案”的,自然就是那些图省事儿,抄答案的人。
    而有些更加习惯于复古一些的,那便是“逆版本”。
    “逆版本”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要么神要么鬼,神神鬼鬼很极端。
    李少杰可完全不同。
    似乎,在他的概念里,就压根没有“版本”的这个概念。
    不能确切的说,李少杰到底是顺应版本,还是逆版本。
    他似乎都搞,而且都很有声有色。
    最后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
    【这b自己就是版本】
    学不来,模仿不来,也就只有这么一位罢了。
    “这才是他最强的地方……”
    另一位音乐家附和着说道。
    “我可以看到他商业流行的一面,更可以看到文艺复兴黄金时期,也可以看到数千年前的华夏,可以看到未来年轻人的新潮……”
    如果说,音乐是好几条并列同方向的赛道。
    音乐家们便是赛道上奔跑的运动员。
    或许在不同赛道,但基本都在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