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其实吧……你说这些话的目的我也都懂,把我架在火上烤?”
    “觉得我短时间内拿不出合适的作品?就算事后还击了,也可以在你们的运营下,平白给你增加热度?”
    “不就是抱着这么点小九九吗?”
    卧槽!!
    司健觉得自己需要一份速效救心丸。
    李少杰居然当众揭开这点遮羞布?!
    “但是,巧了。”
    李少杰笑容突然诡异了起来。
    “你说的这类作品……我好像还真有现成的!!”
    第362章 什么叫做高级diss啊?!
    【我没听错吧,杰哥真有准备?】
    【这不会是什么台本吧?!】
    在李少杰说完以后,网友们愣住了。
    这场面怎么看怎么都像剧本。
    怎么有人找你茬,你还真有准备。
    难不成是未卜先知?
    当然,愣住的不只是网友。
    还有当事人的队长。
    这脸色刷的一下子就变了。
    千算万算没想到,李少杰还真有类似的作品没有发布。
    你tm是有存稿的吗?!
    后台的司健一怔,旋即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大活儿!!
    “我确实刚好有个合适的。”
    李少杰老神自在的靠在座位上,看向这位队长的目光多少有些戏谑。
    “但问题是……”
    “我为什么一定要给你示范一下呢?”
    “要不你给我个理由?”
    【给大家翻译一下:你是个什么寄吧?】
    【哈哈哈哈,“为什么一定要给你看”?】
    【就离谱,这不屑已经写到脸上了!!】
    弹幕不断的飘过。
    李少杰冷笑之色毫不遮掩。
    对面打的算盘,自己可太懂了。
    这涉及到一个心理学中,客体关系理论主要开拓者,梅莱尼·克莱茵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投射性认同”!
    现实中,有相当多一部分人,或者说,绝大多数正常人,在被贬低了,被指责了,或者被阴阳怪气了……
    都会上头。
    被批评,就难受的很,被指责,就生气,被人阴阳怪气否定,就很烦躁。
    听到类似于“你不会是不行吧”“我倒是想看看你怎么做”的话就急于证明自己。
    实际上,你越急于证明,越急于反驳。
    就表明了在潜意识中,你越认同对方。
    很可能,对方就在利用“投射性反应”来操纵你。
    就像是有些女的,有事儿没事儿莫名其妙的挑剔别人皮肤黑长得丑体型不好穿衣不好看。
    但很有可能是她自己长得丑,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外表非常焦虑。
    但她又不愿意承认这个真相,不愿意去面对自己。
    所以喜欢挑剔别人,转移这种焦虑。
    这便是一种投射性反应。
    实际上,队长对李少杰的阴阳怪气,除了基于“小人物对公众人物”的道德绑架外,也正是在“巧合”之下,用到了这个“投射性反应”。
    因为,这个队长,并不是要否定李少杰,而是要让李少杰,为其自身的缺陷买单。
    正是因为这个队长知道自己做不到。
    焦虑,羞耻之下,想要通过否定别人来缓解焦虑。
    “看,李少杰都做不到,那我做不到不是正常的么?”
    “就算他做得到,只要在节目里没做到,那对于我的影响也会小很多。”
    这样,与自身的缺陷拉开距离,卡一个时间点,让李少杰猝不及防,并且趁人之危的去“评价”李少杰,这样,起码自己内心的焦虑惶恐就会消失不见。
    所以,队长支棱起来了。
    但李少杰之后的话,却大大的出乎了队长的意料!!
    李少杰压根就没接招!!
    而且,这货居然真的有存货?!
    这一下子,就将队长无意识之中的精妙设计,全部打破!!
    “理由……”
    全场的目光集中在了队长的身上。
    队长的冷汗都下来了。
    李少杰的这句话一下子就转移了所有人关注的侧重心。
    不在于“李少杰自己的要求他能不能做到”,更不是“李少杰的要求是否过高”。
    而是“李少杰凭什么因为你的几句话就一定要展示?”
    网友们的弹幕也显示了这一点。
    【对啊!!李少杰为什么一定要展示呢?人家是评委,而且人家的能力在不在线大家都清楚。】
    【是呗,凭啥非要为了你去证明什么?】
    “那我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在不强求中国风的情况下加入中国特有的元素了,我们这个组合并不是中国风偶像组合。”
    队长摇了摇头。
    “我也更不知道如何能做到既能有很强的攻击力,又可以很有品的diss,看来李老师喜欢的是比较文雅的歌词。”
    “可惜了,李……”
    “你的下一句是,可惜李老师你说了这么多条件,却不愿意示范一下。”
    李少杰毫不客气的打断了队长的话。
    冷笑一声。
    “你觉得我很难在这种直播的节目中,短短的几分钟内,拿出来符合这些条件的作品,所以,你搞这么一出以后,很容易让观众们觉得【李少杰也做不到,那你也做不到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