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沂蒙红嫂的后人。
    沂蒙六姐妹的传说。
    沂蒙母亲。
    无论是沂蒙人,还是沂蒙事。
    给了乐手与演员们很深的震撼,对于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厚。
    在乐手们的心中,沂蒙仿佛是一颗钢铁的种子一般。
    经历锻造敲打,却从来不会损坏。
    刚强的从最艰难的岁月,迎接雨露,长成参天大树。
    在最黑暗的岁月,用人性的闪耀,活生生的照耀出一条光明大道。
    当一周后回归上沪时,不少人恍若新生。
    一时间,也有些明白了李少杰的想法。
    有些事,有些人。
    你不去看一看。
    是根本无法用乐器演绎出来的。
    沂蒙的精神,尤其是歌剧主角,沂蒙的女人,山东大妞。
    这种外柔内刚,如何去演绎,乐手们与汪文珊,看着手里记载的厚厚的一个小本子,心里都有了数。
    一周后,回归上沪。
    音乐厅中,乐手与汪文珊也早早就到了。
    第一次的排练与磨合也正式开始。
    练琴,肯定不会一开始就让你从头到尾过,何况是这种时长几乎两小时左右的歌剧。
    按照李少杰的计划,排练也开始进行。
    第一天,并不是按照表演的乐曲演奏顺序来的。
    而是抛弃掉“序曲”的总结。
    直接进入事件发展。
    李少杰穿着一身运动服,来到了音乐厅正中。
    与汪文珊打个招呼,笑了笑,随后便站在指挥台上。
    “想必,这段时间,大家对作品的理解会上升一个台阶,我的用意,很多人应该也都明白了。”
    乐手们点了点头。
    这么明显的用意如果还不懂,那基本可以值得怀疑一下自己的天赋了。
    “很好,翻开第一幕第一场,先从管乐开始。”
    李少杰拿起指挥棒,向着右侧一点。
    “上低音号,准备!”
    上低音号的乐手找好位置,开始看着指挥的手势进行吹奏。
    啥也听不出来。
    就是打个低音节奏。
    也就两声。
    嗡嗡!
    没了。
    但听起来似乎简单……
    “停!”
    李少杰皱了皱眉。
    “低音是为了什么?!嗯?想过吗?”
    还没等上低音号手说什么,李少杰就开口道。
    “结婚的大好日子,用低音是进行音乐上的一种暗示,暗示后续发展的沉重,不仅仅只是为了保留全部声部而已,你把你的低音给我吹的气满一点!”
    “结婚都一定是喜庆的吗?!”
    李少杰的话,带着乐手回到了那个时代。
    “是喜庆!但你记住,那是战争年代,工农武装军民一心抗曰的大环境中,这么一对新人的婚礼,喜庆之余,记住要演绎好时代的背景。”
    乐手点了点头。
    可以说,目前为止,并没有哪位乐手会有“不服”的想法。
    “来,继续!”
    “准备!!”
    指挥棒一立,再次演奏。
    “思考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符号,在乐曲中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是在论文里!!”
    放过了上低音号,李少杰还是觉得需要先提一声。
    “记着,每一次实战,每一次接触新作品,都是写一次论文。”
    “哦对了,演员组也要注意。”
    李少杰看了一眼身边的歌唱家们。
    “尤其是汪文珊,你的戏份是支撑歌剧的关键,必须要拿捏好每一丝变化带来的情感变化。”
    汪文珊凝重的点了点头。
    确实难,而且可以说是特别难了。
    难,并不是难在技巧和高音,而是难在强弱,节奏,板式调性转换带来的情感转换上。
    这种细腻之处可以说是特别难。
    不远处的陈浩愈发放心。
    李少杰果然不是什么萌新。
    这种轻车熟路,排练节奏的掌控,非常的老道。
    从细致之处,一层层乐器单拎铺垫,然后讲解情绪,开始合奏插入。
    这往往比先合奏,再纠细节要强很多。
    有时候,一个乐团是否够厉害,从这种细节顺序,再到乐手态度,就足以决定很多事。
    一些经典曲目,为何乐团的演奏参差极大?
    除了指挥的水平外,那就是乐手的态度。
    曲儿都熟练了,以前也排过,所以就跳过这一层层的铺垫直接合奏,再想纠细节,难!
    差不多就得了,这句话,不存在于李少杰的字典之中。
    一整天的排练进行了几乎百分之八十。
    晚上吃过饭后,继续排练,也到了正式合奏的时候。
    “各个声部做好自己的准备。”
    李少杰拿稳指挥棒,定在半空中。
    “把这第一次合奏,当成演出!!”
    看了一圈,和各个首席交流好眼神后,开始了第一幕第一场。
    作为音乐总监的陈浩,点了点头,开始念起龙套的开场台词。
    “迎~~新娘!!”
    李少杰一指,乐曲奏响。
    汪文珊从一旁看着李少杰的指挥,不由得暗自心惊。
    虽然是充满喜庆的桥段,让李少杰指挥的状态很是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