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南方的小城,到底是有什么呢?
    两千多公里的路程,乘坐火车的话,最少也要一周的时间。
    何况,抵达京广线最南端的城市之后,还要换乘轮渡,才能到达小岛,慢慢慢!
    就在李雨竹踏上开往南方的列车没几天,黄小花和南易的大喜之日也到了。
    一月三十号,腊月二十八,距离大年三十就只有两天了。
    酒席不是在周家办的,喧宾夺主的事,可不能干。
    而是在黄家村办的酒席,就在黄小花她家摆了二十几围酒席,请全村人吃席。
    村里有很多人家都是帮助过她们家的,所以这次办酒席,黄小花肯定是要吃亏的,但她愿意吃这个亏。
    这年头的礼金,不多。
    但黄小花准备的酒席,肉菜很多,分量十足。
    大清早,周济民就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人一起出动,来到郊外的黄家村。
    周清娴她们这些小屁孩,刚到这边,就到处乱跑了。
    孩子太多了,对于她们来说,这就很好玩。
    小金鱼倒是没有跟着到处跑,而是抱着一本书,坐在黄招娣的房间,静静待着。
    她旁边,老四也在拿着书本看着,不时地拿出纸和笔,抄写了起来。
    两兄妹可不是假认真,而是真的在看书。
    前者是没办法,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完成是不存在的,所以必须要看,而且得认真看。
    自从张宛童得到了永乐大典中的医书之后,整个人就彻底陷入其中了。
    每天除了研究医书,就是研究医书,其他事情,基本上很少过问。
    甚至连对丁秋楠的皮肤研究,都暂时放下来了。
    可想而知,她对素女脉诀等医书的痴迷程度,有多么严重了。
    就因为这件事,她老公刘嘉栋还特意来过周家几次,嗯,纯粹是来感谢周济民的。
    因为刘嘉栋本身也是中医,祖祖辈辈都是中医,对几百年前的医书,也是很有研究的。
    自然非常清楚素女脉诀等医书的价值,称之为国宝也不为过。
    越是研究,张宛童就越是兴奋和惊喜。
    在吃饭等空余时间,她才跟小金鱼这个便宜徒弟耳提面命,让小金鱼一定要好好学,将来成为一代女神医,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这样忽悠的套话,小金鱼早就免疫了。
    可她大哥也听到了,所以她不敢不听话。
    正好,最近已经放寒假了,她也轻松不了,每天还得完成对应的医学任务才行。
    嗯,连今天这样吃席的日子,她的时间也非常紧张。
    老四则纯粹是书虫,爱看书,也爱写书。
    尝过了写书带来的丰厚回报,他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一门手艺呢?
    倒是老三,被抓壮丁了。
    黄小花家里姐妹多,但只有黄小虎一个八岁小男孩,又能帮什么呢?当小花童的话太大了,当伴郎太小。
    所以,只能干瞪眼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老三得喊黄小花一声小花姐,所以来帮忙的话,也是理所应当的。
    周济民是主婚人,而且老邢、老杨等人都来了,他也得陪着。
    说起来也奇怪,黄小花结婚,跟他们可没关系。
    包洁莲也带着小花菜来了,见到周济民第一句话就是谢谢。
    “嫂子见外了不是?老安在小镇那边才是帮我大忙呢,要不然小镇指定要被周德强搞得乌烟瘴气,甚至毁掉小镇……”
    两人的对话,引起了丁秋楠的好奇。
    等周济民简单地解释了一下能说的部分,丁秋楠这才大概明白什么情况。
    丁秋楠顿时同仇敌忾,咬牙切齿道:
    “那个姓周的太坏了……”
    噗嗤!
    她刚开口,包洁莲立马就笑了,实在是忍不住啊!
    连老邢、老杨等人都是忍俊不禁,而周济民则是满脸无奈,这傻媳妇,咋这么骂人呢?
    看到大家的笑容,丁秋楠这才反应过来:姓周的,她男人也不是姓周的吗?岂不是连他也一起骂进去了?
    端着盘子的老三,刚好经过这边,跟他二姐一样,满脸幽怨。
    大嫂,你这次是真嘴瓢了吧?
    “诶,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嘴快了嘛。”丁秋楠那叫一个尴尬,见周济民又无奈又好笑,便撒娇着说道:
    “你还想笑,我这是在帮你骂那个人诶,你……”
    “好了,你自己下次说话注意点,要是被孩子们听到的话,你自己体会。”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周济民马上就询问起了安泽胜会不会回来京城过年的事儿,转移了话题。
    包洁莲表示,她们母女刚从那边回来,他过年肯定不会回来了。
    聊完这些,时间也差不多了。
    接亲的队伍来了,中午在黄家村这边吃一顿,晚上再到小两口新房那边吃一顿。
    不过,明显大餐是在黄家村这边,新房那边就是请那些邻居吃的。
    南易在京城这边没有什么家人,听说在老家,但没有来往。
    因此,也没有什么婆家的事了。
    这一点,倒是跟许一鸣家差不多,估计黄小花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同意的吧。
    婚礼如期进行,吃大餐、看新娘,嗯,没有闹洞房。
    午饭过后,把丁秋楠她们送回家,周济民又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