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有这些人在,中医传承的任务,应该就由他们来牵头搞掂。
    西医是非常不错的,但中医绝对不可以就这么放任下去。
    起风之后,不仅仅只是科研人才断层厉害,中医等其他方面的人才,断得也非常恐怖。
    特别是老一辈人的突然离世,青年一辈还没起势,这很容易造成医术的断层迭代。
    特别是那些传男不传女或者隔代单传的顶级医术、疑难杂症等等,又或者是那些明明只需要中医药理就可以治疗的一些小病、杂病等等,这些都是中医大师自己一辈子探索出来的知识。
    偏偏这些瑰宝,被带进了坟墓,那才是最大的损失呢。
    譬如三世古医书之一的《素女脉诀》,就是世界上最开始的脉学经典著作,里面记录的众多诊脉手法,便是现在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只不过,周济民对中医了解不够透彻,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很多地方看不太明白。
    然而,对于那些中医大拿来说,这些书籍,绝对是最好最宝贵的书了。
    他们一定可以看明白,并且将之传承下去。
    转过天,一大早,农庄门口这边,迈克尔阿蒂亚等人就驱车过来了。
    听到办事员小林汇报门口来了好几位雾都交流会的人找了过来,正在吃早餐的周济民等人,都愣住了。
    真有如此谦卑吗?
    要是早拿出这个态度来,哪还有昨天的事呢?
    来到门口,看到了是阿蒂亚等人,周济民这才露出了笑容。
    这个态度,还是很不错的。
    既然这样,接下来的事就很好说了。
    大家其乐融融地吃过早餐,坐车来到交流会现场,开始了为期四天的交流。
    还别说,此次来参加交流会的人,虽然只有几百人,远不如那些几千人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但,也是来了不少大佬,各自的交流中,还是碰撞出了不少火花。
    这天,看着台上的罗杰彭罗斯,周济民突然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
    “罗杰先生你好,关于你提及的应用纽量理论,对量子引力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维时空可以完美应用复几何理论,因此有其几何独特性,因此你又提出了弦论……”
    “我的问题是,你如何利用弦论来解释引力坍塌现象呢?”
    在几何学上面,这一点,其实已经不只是简单的数学了,更是涉及到了物理学。
    偏偏周济民的物理学科不如数学,所以有些物理现象,一时间很难去理解。
    罗杰彭罗斯现阶段已经跟史蒂芬霍金探讨过多次关于引力坍塌的问题。
    只不过,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被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可以。
    按照正常轨道,罗杰彭罗斯应该会在明年,才会发表引力坍塌和时空奇点为代表的一系列论文。
    因此,在现阶段,罗杰彭罗斯也只能简单地叙述了一下理论,但无法给出数学公式和计算结果。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根本,几何学更是数学这门工具中,用来研究宇宙空间的强大工具。
    没有数学公式,无法作为支撑,那么理论也终究只是理论。
    尽管如此,现场的众多几何学大佬们,还是颇受启发。
    当然,不研究这个方向的其他大佬,还是只能当听众。
    接下来的几天,随着周济民参与的交流会越多,脑海中爆发的火花也更多。
    湍流理论、力学研究等等,众多大佬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
    很多观点都是他在后世论文中没有看到过,或者看到过的。
    难怪有人说,自从数学皇帝离开数学之后,全球数学再也没有进步过。
    连物理学也是一样的,爱因斯坦去世之后,全世界的物理研究几乎陷入了瓶颈期,再也没有之前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蓬勃发展现象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济民才会像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着一切知识。
    从交流会回来之后,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进行大量的运算和研究。
    他没有量子计算机,但他利用空间能力,给自己打造了一台超级计算机。
    这台超级计算机达到了百万亿次的运算能力,以仓库空间无穷无尽的电力供应,完全可以支撑起这台超算的消耗。
    所以,大部分需要大量运算工作的理论研究、验算研究等,他全都用这台超级计算机来完成。
    极大缩减了他的研究时间,加快了进度。
    “再过多几天,估计在我离开雾都之前,估计就可以完成研究了……”
    看着眼前即将完成的实验,周济民欣喜若狂起来。
    由于跟那些大佬们的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知识火花,最终还是照亮了他自己。
    还是那句话,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中,材料学确实很重要,但老毛子的算力出奇迹,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不,搞掂了最复杂的数学公式,全力以赴完成了计算任务,那么剩下的材料研究,也就是手拿把掐的事了。
    一旦完成研究,那么很快就拿出符合规格的材料,接着就是测试。
    如果测试通过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发动机生产和组装程序了。
    完成之后,再进行室内和室外的风洞试验。
    这两部分倒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模拟,不过他在雾都还需要待上七八天,时间还是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