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没一会儿,几百名大头兵,手持武器装备,对准了越野车。
    周济民从驾驶室出来,双手举起来,看着前面的大头兵道:
    “自己人,别开枪!”
    领头带队的居然是张清泉这位校官,倒是令周济民楞了一下。
    “老张啊,你怎么还没升官啊?今天到你轮值了?”
    现在驻扎在62小镇的部队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了,但张清泉一个校官也不应该亲自带队吧?
    “周主任?真的是你吗?你不是在京城吗?”
    张清泉瞪大了牛眼,一脸不敢置信地说道,旋即按照62小镇规矩,开始对周济民身份进行核实。
    这是必须的流程,后者自然十分配合,没有多说,也没有漏说。
    “好的,身份核实成功,周主任,刚才多有得罪,欢迎你回家。”张清泉当即敬了一个礼,满脸激动。
    尽管周济民并不是62小镇最初的开创者,但他绝对是这个小镇付出最多的人之一。
    甚至,可以说,没有周济民的话,62小镇能否有如今的规模,还是两说呢。
    因此,张清泉说欢迎回家,并没有说错,毕竟62小镇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家了。
    “我那个石屋,还在吧?”
    “周主任您放心,好着呢,李研究员和小万经常打扫你那个石屋,一尘不染,比我房间还干净。”
    “放屁,你那个房间一根毛发都见不到,别以为我不知道。”
    部队是有严格的营地规定的,张清泉是一位老兵,一直按照部队内务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怎么可能会不干净呢?
    笑闹几句,张清泉这才询问起周济民刚才有没有看到飞机的事。
    “我看到了,不过那架飞机估计是看到我了吧,低空盘旋之后,就飞走了。”
    这个解释有些牵强,但又十分合理,毕竟周济民只是一个人,如何能把飞机打下来呢?
    其次,张清泉也不会怀疑周济民就是开飞机的那个人,因为飞机驾驶技能,可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做到的,何况还需要有飞机呢。
    航空飞机那么大,怎么藏得住?
    刚才,核实周济民身份的时候,已经有一半的大头兵往跑道那边的方向狂奔,就是想要确认一下飞机到底有没有降落在这片沙漠地带。
    至于周济民为何突然出现在沙漠这边,他只说了一个执行秘密任务,就让张清泉闭嘴了。
    前者可是很多个国家科研项目的领头人,肩负着重大任务,所以,他说的话,张清泉自然会选择相信。
    “走吧,上车,回小镇看一看。”
    但张清泉只是带了两个大头兵上车,其他人则是跟着继续搜索那架飞机的下落。
    一路闲聊,很快就消除了陌生感,谈笑间,周济民也知道了小镇现在的发展,确实是如日中天。
    有了领导层面的支持,资金、技术和人才,几乎都是先紧着这边,发展能不迅猛吗?
    现如今,好几个大型科研项目,都在这里落地生根了呢。
    毕竟62小镇身处内陆,加上沙漠这样的天然屏障,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科研环境。
    越野车进入小镇之后,周济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此时的小镇,居民楼不算多,大部分都是两三层这样的小楼房,十分整齐地排列着,跟豆腐块差不多。
    第233章 小镇的困难
    从几万人到如今十几万人的规模,小镇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堪称奇迹。
    太阳能发电厂的规模最为宏大,由太阳能电池板带起来的农业耕地,面积已经突破一万亩了。
    按照管理层的规划,接下来五年,要突破十万亩的规模。
    因为这不仅仅是小镇的电力供应需要,更是生存需要。
    小镇四周,几乎都是沙漠与荒漠,最辛苦就是每次沙尘暴来临的时候。
    为了减少沙尘暴的袭击,那么向沙漠深处进发,种植更多的树木,为小镇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是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规划。
    而发电厂作为先行者,自然是当仁不让地肩负起这个重任了。
    周济民驱车逛了一圈小镇之后,感慨万千,把张清泉他们几人放在路口,他就回了石屋。
    如张清泉所言,他几年前搭建的石屋,非常干净,确实是一尘不染。
    看得出来,李雨竹和万小华她们是真的用心了。
    他在石屋待了一会儿,就去旁边的菜地了,里面的蔬菜长势还算可以,但已经不如他在的时候那么绿意盎然了。
    看了一眼菜地旁边的一块蚯蚓养殖基地,周济民蹲了下来,翻看泥土,查看蚯蚓的生长情况。
    可能很多人不喜欢蚯蚓,但蚯蚓粪却是好东西,并且有蚯蚓的土地,肥力都不差。
    当年,62小镇能种出蔬菜,除了从百公里外的地方,用马车拉来的水塘里的淤泥之外,更多是靠周济民提供的蚯蚓。
    毕竟外界的淤泥,十分有限,运输过来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更多都是普通的泥土。
    而普通泥土几乎是没什么肥力的,想要种植蔬菜,那可真是太难了。
    因此,当初周济民就想了不少办法,其中养殖蚯蚓,就是其中的办法之一。
    “啊,周大哥,你回来了?”
    菜地门口,万小华突然出现,惊呼起来,“真是太好了,周大哥,你回来就好了,我们都好想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