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一看周济民家来客人了,包洁莲便表示要回家给老人做饭了,于是让小花菜跟周济民等人说再见,接着就离开了。
    看了看跟孩子们聊天的张宛童,周济民和丁秋楠都没怎么留包洁莲。
    毕竟后者经常在家吃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么熟的关系,留不留的也无所谓了。
    闹哄哄了一会儿,太阳渐渐落山了,也该回家吃饭了。
    客厅里,张宛童看了看丁秋楠,又看向周济民道:
    “济民,我今天来,是想请教你一下,楠楠的皮肤为什么可以保养得这么好,当然了,如果涉及太过机密的东西,我不会过问的。”
    后者闻言,楞了一下,旋即笑道:
    “宛童姐,您是中医大家,照理说,这个问题应该是我问您才对吧?”
    自古以来,中医和养生,或者说中医和长生,其实就是一体的。
    论养生,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中医就给出了不少答案。
    特别是在近现代年间,很多民间中医大佬,都是活得长久的人。
    不说在千年前就活了一百五十多岁的孙思邈,也不说近现代传得神乎其神的李清云,就说周济民知道的长寿中医大家,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他都知道好几个。
    在前世,周济民所在的乡下,就有一位人称赤脚大仙的胡爷爷。
    当时,周济民小时候,就称呼他为胡爷爷了,听说那个时候,就已经八十多岁了。
    只不过胡爷爷看起来不显老,只是满头白发,但身体非常健朗,走路跟四五十岁的中青年没什么区别。
    胡爷爷的附近几个小镇都十分有名的赤脚中医,只不过由于他喜欢穿道士服,又喜欢留胡子,整的很像仙人一样,所以被人称呼为赤脚大仙。
    从周济民小时开始,到周济民穿越前,这位胡爷爷都活得好好的。
    三十多年,一直没怎么变过。
    就不说胡爷爷是不是真活了一百多岁,就光凭人家三十多年都一直保持那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其他人就望尘莫及。
    起码,很多现代人,三十岁左右,就已经是地中海了,可人家胡爷爷,发量一直那么多。
    而在这个影视世界,周济民也认识了不少中医大家。
    眼前的张宛童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养生秘籍也非常不错,毕竟她也是四十岁的人了,可看起来却跟二十七八岁一样。
    张宛童闻言,哭笑不得地道:
    “济民,我先问你的,你怎么还反过来问我了呢?”
    “我觉得楠楠之所以这么年轻貌美,除了她说的心态好之外,肯定跟你退脱不了关系,所以我想亲自向你请教。”
    见她突然认真起来,周济民也正襟危坐,道:
    “这个问题,其实楠楠已经说透了,就是心态的关系。”
    “当然了,饮食也有很大关系,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
    论养生,周济民自然不懂。
    但他是两世为人,见多识广,且还是一个挂比,忽悠张宛童,问题不大。
    当然了,他所谓的忽悠,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就像他所知道的孙思邈、李清云等人,这些都是从书本中学到的,但赤脚大仙胡爷爷可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胡爷爷的生活态度和饮食习惯,周济民都挺清楚的,因为对方住的地方,离他家不是很远。
    赤脚大仙喜欢养鸡养鸭等家禽,还有鱼塘等,但他很少吃肉。
    不是因为他是素食主义者,而是因为他有着极强的自律性。
    除此之外,胡爷爷最喜欢做的就是喝三十多度的白开水。
    并且这些白开水,全都是山泉水,他很少喝外面的水。
    就算他要去外面行医,也是自己携带水壶出门,基本上不碰外面的水。
    在大家看来十分怪异和麻烦的举动,在他看来,却非常合理。
    也正是这些习惯,所以才是胡爷爷活得久的原因吧。
    当然了,张宛童问的不仅仅是养生,还有保养的问题。
    因为丁秋楠生了孩子后,面容和身材都跟没生孩子前一模一样。
    再说了,张宛童还给丁秋楠把过脉,脉象十分健康,所以她更加想知道为什么。
    据张宛童自己所知,有不少养生,其实都是牺牲身体健康为前提的。
    她自己就知道好几种类似的中药,但是药三分毒,张宛童自己怎么可能敢试呢?
    并且,丁秋楠的脉象还告诉她,丁秋楠的脉象太健康活泼了。
    之前,她就知道丁秋楠的饮食可不是什么素食,而是荤素搭配,丝毫不会委屈自己。
    今天过来找周济民聊天,除了印证一些事情,更多是想知道,除了虎骨酒之外,周济民到底还给丁秋楠准备了什么。
    身为医生,张宛童对养生、皮肤保养都有不少的研究。
    一直以来,在中医养生、保养等方面,她都是非常自信的。
    只是今天再次见到丁秋楠之后,张宛童觉得,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
    虎骨酒这玩意儿就不说了,张宛童早就从龚沛鸿那边了解到了很多。
    但是其他方面,她觉得自己了解不够。
    很显然,跟周济民和丁秋楠聊完之后,张宛童依然没什么发现。
    不过,当天晚上,她在周家吃过一顿饭之后,觉得,要么就是饮食上面,要么就是其他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