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同时,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我们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尘车间。”
    “这就是刚才伍同志提及的,所以,不止是华老,除了我们办公室的五人以外,其他人都不能进入无尘车间参观。”
    “因为我们经受不起挫折了。”
    尽管,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按理说第二次肯定没问题。
    但事无绝对,谨慎行事才是正确的选择。
    华老等人都表示理解,周镇南若有所思地点头,被老林看到了,怼了一句:
    “老周,看来你很懂技术嘛,你知道什么是无尘车间嘛吗?”
    “我不知道,你就知道啊?”
    “那当然了,我可是干工业的,无尘车间还能不知道?”
    “放屁,就国内目前的工厂,你给我指一个无尘车间出来?”
    “喏,济民刚才不是指出来了嘛,那就是无尘车间。”
    噗!
    周济民第一个笑了,华老他们也都没能忍住。
    两个领导居然玩起了这么幼稚的斗嘴游戏,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领导们特地演戏给大家看的,让大家知道领导们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接地气的。
    但大家可是照单全收,反正有乐子不看白不看,看了不白看。
    接下来,便是华老最想要知道的步骤,那就是电脑的运算能力。
    这一点,在刚才的演示过程中,华老已经相信了。
    只不过,眼见为实嘛。
    结果,毫无疑问,自然是真的每秒二十五万次的运算速度。
    测试过后,大家一起移步食堂。
    来到食堂,华老他们都惊呆了,居然能看到如此翠绿欲滴的青菜?
    这些蔬菜,不应该是应季才有的吗?
    在京城,倒是有温泉种植的蔬菜,以及农业大学种植的反季节大棚菜。
    但这里是沙漠啊!
    老林也忍不住惊叹道,“看来我当初把济民派到沙漠这边来,是最为正确的决定啊。”
    在62小镇这个科研驻地,因为有了周济民,所以这里的科研工作者都能吃上各类蔬菜。
    虽说肉还是奇缺,但起码营养均衡了不少,丰富了食堂的菜谱嘛。
    最为重要的是,当其他几个基地,还没什么重大突破的时候,62小镇已经先一步拿出了领先世界水平的电脑。
    从前面华老他们的超高评价中,不难得知,周济民团队创造的这一台电脑,绝对是目前世界上最厉害的计算机。
    并且没有之一。
    就算老林和周镇南两人对计算机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可也知道了周济民团队发明的电脑跟外国计算机的区别。
    差不多算力水平下,电脑的体积差不多是一个普通的手提箱大小。
    可外国的晶体管计算机,却跟房子差不多大小。
    换句话说,只要实现周济民口中的超级电脑,也即是多台电脑组合成的超级电脑,那么一举超越外国计算机运输速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此外,那就是晶体管和集成线路上的根本性区别。
    晶体管体积大、散热性差等缺点,完全不是集成电路的对手。
    这是两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是啊,还得是领导眼光如炬啊,慧眼识英才。”
    其他人轻笑着拍了领导的马屁,更让老林嘚瑟不已。
    一旁的周震南看得直翻白眼,懒得搭理对方,扭头跟周济民小声道:
    “济民,你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吧?到时候记得来我家拜年,我记得你有三个孩子了对吧?”
    后者闻言,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目光柔和了不少,竖起巴掌,把大拇指收起来笑道:
    “领导,您可是猜错了,有四个了,可不是仨。”
    “嚯,你小子可真能生啊,我记得你资料上写着是十九,不对,现在应该是二十岁了吧?”
    周镇南满脸惊诧,让旁边的老林、华老等人都竖起耳朵,听着两人的对话。
    现阶段来说,这个餐桌上,周济民就是主角。
    所以,其实不止是老林他们,连江圣博、韩天宜等人的注意力,也都放在周济民这边。
    “对的,准确来说我现在是十九周岁了,虚岁是二十岁。”
    生日什么的,他不在乎,但现在都踏进63年了,春节的脚步也不远了,不是十九周岁是什么?
    韩天宜等中科院研究员也是第一次听说,顿时全都目瞪口呆。
    伍智恒他们也同样如此,“组长,还得是您啊,不仅搞发明创造一流,连生孩子方面也比别人强,您该不会是十五岁就结婚了吧?”
    有这样的误解,很正常,毕竟四个孩子嘛,就算一年一胎,也得从十五岁开始吧?
    听到伍智恒的话,周济民没好气地笑骂道:
    “胡说八道什么呢?我是十六岁才订婚的,什么时候结婚了?等春节后才会领证,现在只是事实婚姻而已。”
    “再说了,我是有四个孩子,但第一胎是双胞胎,懂?”
    “双胞胎?”伍智恒他们更加吃惊了,纷纷竖起大拇指,以此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双胞胎这件事嘛,很讲究概率和遗传的,随机性非常大。
    偏巧就被周济民给遇到了,还能说什么呢?运气逆天!
    不过,周镇南赶紧把话题给拉了回来,就是想拉近跟周济民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