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可涉及几百元的事,那可是大事了。
    这年代,大家的月薪也就是二三十元钱,三百多元的大钱,那不得存一年多才有啊?
    于是,群众们都被秦淮茹带动了情绪,冲周济民两兄弟纷纷指责。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秦淮茹,这次可谓是报大仇了。
    如果真的可以从周济民这里坑来三百九十五元,那就更爽了。
    一举两得的好事,我真佩服我聪明的脑子。
    周济民都气笑了,这秦淮茹还真的是有几分贾张氏的真传啊。
    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贾张氏和秦淮茹都是贾家的好媳妇,为了贾家,真的不惜一切。
    相比淡定的周济民,老四早就被气得脸色发青,不停地冲大家喊着,我们根本没有捡到那么多钱。
    “老四,消停会儿吧。”
    等周济同安静下来,看到挤开人群,来到中间的公安,周济民顿时笑了。
    “公安同志,您好,是这样的,这位女同志的钱包掉了,恰好被我弟弟捡了,但是……”
    顿了顿,他又接着道:
    “这位女同志自称她的钱包里有395元,跟我们捡到钱包里面的金额完全不符,并且这位女同志还没告诉我们,她的钱包是什么样的呢。”
    公安还没说话呢,秦淮茹就抢先道: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本来就是我的钱包。”
    “你不告诉我你的钱包是什么颜色,怎么证明我弟捡的钱包就是你的呢?再说了,金额都对不上,你就算想狡辩,也找个好一点的理由吧?想钱想疯了吗?”
    被他这么一怼,秦淮茹傻眼了,接着就施展她的大技能了:卖惨!
    还别说,大家都挺吃她这一套的。
    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天然的弱势群体。
    更别说还是有很有姿色的俏寡妇了,这一卖惨啊,顿时激起了不少男同志的保护欲,纷纷朝周济民指责起来了。
    这明显降智了啊!
    在这个年代,文盲很多,热心群众更是不少。
    盲目从众,被秦淮茹带偏了,也很正常。
    毕竟秦淮茹这悲惨的卖相和说辞,还真的很容易博人同情。
    但围观人群中,也是有不少明事理的。
    这部分人则是站在周济民这一边。
    处在审判位置的公安同志都傻眼了,他都还没说话呢,就吵上了?
    “停,都给我闭嘴,不许说话了,涉及这么大的金额,由公安来处理最好,你们这样吵到天亮,能解决问题吗?真当我这个公安是摆设啊?”
    公安同志开口了,看向秦淮茹的时候,后者是楚楚可怜的模样,真是我见犹怜。
    然而公安同志毕竟铁石心肠,众目睽睽之下,怎么可能有失偏颇呢?
    正准备发话呢,巡逻的袖章队伍和街道办都过来了。
    这里这么热闹,怎么可能缺少了他们呢?
    得,现在的形势越来越有趣了。
    周济民都觉得好笑,不就是捡个钱包嘛,值得这么兴师动众?
    要不是秦淮茹这个贪婪的家伙,这事儿,其实真不是什么大事。
    围观群众很热情,就算袖章队、公安和街道办让他们离开,他们都还不太乐意。
    在娱乐匮乏的年代,好不容易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得好好看一看?
    街道办来的两个大妈,周济民不认识,但大妈们却认识他。
    南锣鼓巷的那个四合院,附近几个街道办都知道了。
    就没有哪个院有这么奇葩的。
    当初周济民还没搬的时候,四合院就闹了不少事。
    等周济民搬走后的半年里,同样还是闹了不少幺蛾子。
    在通讯工具靠喊的年代里,大妈们的聊天,就是最好的通讯娱乐方式了。
    因此,两个大妈直接站在了周济民这边。
    有条不紊地向秦淮茹反问。
    而此时的公安也抓住了重点:对啊,既然钱包里面的金额有出入,那么另外一个证明的关键点,可不就是钱包是什么样的钱包么?
    其实现在大家装钱的时候,都是用布缝制的荷包。
    但像395元这点钱,可不仅仅是荷包了,就算钱包也未必能装得住了。
    毕竟现在最大面额是10元的大团结,395元,最少是39张大团结。
    再说了,这么多钱,居然还能掉了?
    疑点重重啊!
    面对大妈的询问,秦淮茹就知道一个:卖惨!
    此时的周济民已经清楚了,老四捡的钱包根本就不是秦淮茹的。
    真正的失主,很有可能是其他人。
    至于秦淮茹是如何知道失主的掉哪的,就不得而知了。
    正准备开口说话,王大毛突然出来了。
    “周济民,这里出什么事了吗?”
    这里距离南锣鼓巷多少有些距离,王大毛来这里干嘛?
    等一下,王大毛嫁人了呀,难道她住在这边?
    周济民随口解释了一下,王大毛却哭笑不得地道:
    “哪里是她丢了钱包啊,钱包是我不小心丢的,估计是我跟我妈说的时候,被贾家婶子听到了吧。”
    “钱包里面拢共才8元4毛9分3厘钱,是碎花布缝制的,哪有395元这么多呀?”
    “得,原来大毛姐您才是失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