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按照这个价格计算的话,那就是一块两毛五一斤了。
    这个价格,几乎是老母鸡的价格了。
    不过,钟主任也不吃亏。
    毕竟大鳖是大补之物,而且一般很难得到。
    这年代又不像后世,还有人工养殖的说法,基本上都是纯野生了。
    交易很快就完成了,临走前,钟主任还说了一句,以后还有渔获或者肉的话,直接推进来,他会按照市场价收购。
    此话,让周济民有点欣喜,周淑晴他们几个小的就更加开心了。
    因为这几乎是多了一条稳定的收入来源呀。
    可问题是,河里的鱼,不可能有这么多啊。
    不过,这不是他们几个小的应该思考的问题,反正就是每周一次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嘛。
    做人,还是要乐观一些的。
    “大哥,这钱真好赚,这次我们又赚到了五十一元两毛。”
    回家的路上,老三咧嘴直乐。
    虽然钱不在他手上,可那些收入,也有他的功劳在,所以他很有成就感。
    摇摇头,周济民没有反驳什么,拎着两条大鱼,推着板车,在岔路口突然说道:
    “小晴,你带他们先回去,我把板车送回去,顺便送这两条鱼。家里应该还有米,你回去就先做饭,菜的话,就交给我了。”
    “好,大哥你要注意安全。”
    “放心吧,你们也慢点。”
    小金鱼一步三回头,小手用力挥了挥,很是不舍。
    等他们离开,周济民推着板车到没人的巷子,几分钟后,拎着两条鱼和一只野兔,往丁秋楠家的方向走去。
    周二的时候,他去过她家,可她没在。
    因为她家人口也不少,家里又很小,所以她基本上都是住学校寝室。
    只有周末的时候,她才会回家挤一晚。
    当时,周济民跟丁秋楠父母尬聊了好一会儿,约定这个星期天去她家。
    到了大杂院,家家户户都在吃晚饭,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丁叔叔,阿姨,秋楠,你们好,今天刚钓的鱼,正好我们家也吃不了,就顺便送过来了,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嫌弃是不可能嫌弃的,这年头,家家户户都缺肉。
    吃饱穿暖,才是大家的追求。
    “好好大家都好,你说你来就来,怎么又拿这么多肉啊?”
    丁母嗔怪地说着,十分热情地邀请周济民入座吃饭。
    他们家刚开饭,饭桌上全是窝窝头,一个土豆丝,一个大白菜,还有一个萝卜干,全是素菜。
    非要说有肉的话,那就是那道白菜放了点猪肉渣一起炒的,可周济民眼尖,就只看到两粒细小的肉。
    可能这才是这个时代,普通家庭的晚餐吧。
    像周济民家,天天细粮,还有各种肉,饮食结构,几乎跟后世差不多的,估计就是独一份了。
    周济民推脱了一下,被迫入座端碗吃饭。
    还特意吃了三个窝窝头,虽然很难啃,可若是不吃的话,那就是看不起主家,只有吃好吃得多,才是对主家的尊敬。
    期间,丁母还特意去炒了一盘腊肉端上桌。
    让周济民受宠若惊。
    丁秋楠的腿,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
    看到周济民的时候,有点欣喜,可就是太害羞了,全程不说话。
    全靠她父母跟周济民寒暄。
    至于她弟弟妹妹,也跟她没什么两样,成了鹌鹑。
    特别是她妹妹,小脸埋在胸口,不时地偷看周济民。等他看过去的时候,她又跟受惊的小鹿一样,吓得赶紧躲起来。
    第16章 电工证考试
    大杂院,丁家。
    等周济民走后,丁母把丁秋楠拉到一旁,小声盘问道:
    “小楠,你跟这个小周,真的只见过两次面?”
    丁母这样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谁家探亲访友出手这么阔绰?
    上次就送过来一块五斤的五花肉和一只野兔,这次更多,两条五斤的大草鱼和野兔。
    这可是肉啊。
    “妈,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丁秋楠也在皱眉,她有点把持不住,这周济民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看上她了?
    想到这里,她的俏脸瞬间火辣辣的。
    可很快,她又自我否定了。
    虽然她自认为长得还不错,可她还只是一名大三学生啊,还要继续读两年呢。
    并且,她对周济民的身份知之甚少。
    只知道他在轧钢厂上班,家住南锣鼓巷四合院,喜欢钓鱼,还要一辆自行车,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不说算了,反正这肉啊是小周送给你的。”丁母也想不出所以然,念叨一句就离开了。
    丁秋楠顿时郁闷了。
    周济民回四合院的时候,几乎风驰电掣地往回赶。
    家里还有四个小的正在饿肚子呢。
    回到家,二话不说,把他们四个都赶到另一间房去,然后开始炒菜。
    不多时,就忙活好了。
    把四小叫回来吃饭,他也准备端起碗吃饭的时候,有客人来了。
    是三大爷。
    周济民走出来,直接把门给带上了,没让三大爷进来。
    “三大爷,您找我有事?”
    望着被关上的门,三大爷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周济民家怎么又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