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打脸日常 第49节

      直到确定了最物美价廉的配比方法后,才回屋去躺了一会儿。
    吃过午饭,又忙了一下午,许小北下午上车站接了县上捎回来的猪肉猪下水,回到家后上超市拿了一篮子鸡蛋。
    这季节鸡不下蛋,王桂珍瞅着鸡蛋稀罕得什么似的,突然抬头:“小北,你奶最会摸鸡崽,咱留几个吃,剩下的让你奶摸吧。”
    小北一咧嘴,“啊?”
    这都是养鸡场出来的鸡蛋,别说我奶了,就是送子观音来,都保佑不了它出鸡崽啊。
    第43章 你在这儿趴活呢?
    许小北只好跟王桂珍说家里太忙, 没时间养鸡。
    王桂珍思忖片刻,觉得小北说得没错,也是这么个理。
    一来没人管理, 二来家里做吃食卖, 活物养多了太脏。
    遂把这心思放下,安安心心把鸡蛋放到厨房去,待晚饭时拿了六个蒸了一大盆鸡蛋羹吃。
    吃过晚饭, 许小北想着明天要去县里,就想早点歇着。
    洗漱过后她去铺被, 一打开被垛,卫川的信掉了出来。
    小北拿起信看了看,扔到枕头边。
    许小南见了,问她为啥不看信,“一定是卫川哥给你写的吧,你不是说不给他家代写了?”
    许小北双手抱膝, 下巴杵到膝盖上, 盯着信封回道, “这不是给他家的信, 是给我的。”
    “给你的?”许小南愣了愣,忽然想到那晚卫川把许小北抱在怀里的样子, 顿时明白了什么, 悄悄问, “他是不是看上你了?那你咋不看他的信, 你俩闹别扭了?”
    许小北偏头看她姐一眼,“写信就是看上我了?一定是想让我给他寄吃的,他那些队员,一个个比咱糖糖还馋。”
    “这事儿你还墨迹啥, 赶紧看信啊。”
    说完,许小南先脱了衣裳钻被窝里,“你慢慢看吧,我先睡了,一会儿你关灯。”
    许小北嗯了一声,想了半天,慢吞吞拿过信。
    看就看,看了我也不会给你回信!
    撕开信封,小北发现里面不仅有卫川的信,还有一个贴好邮票并写好回寄地址的信封。
    她又好气又好笑,把新信封压到枕头底下,开始读信。
    卫川写了整整两页。
    他们这次去的是华西省梧县下面一个叫康家坝的村庄,那里民风淳朴,饮食极具特色。
    在卫川的描述中,那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冬天的最低气温也不会低于零下。
    地质队到了之后,在当地找了许多老乡帮忙,有做向导的,有做方言翻译的,还有做厨师的。
    信的最后,他还提到当晚吃的饭菜,吃了老友粉,柠檬鸭,还有木薯粉蒸肉……
    许小北眼神本已从“木薯粉蒸肉”几个字上滑过去,要看下一句了,结果顿了一下,又滑回来了。
    木薯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许小北腰板一下挺直,用手揪着头发想了想。
    对,华西省梧县那边的确是木薯最大的种植地,木薯在当地就好比东北人手里的土豆。
    产量高又容易储存,能当主食还能做菜。
    这样的话,木薯粉卖得一定很便宜,加上包裹费用寄过来,一斤也绝不会超过一毛钱。
    她蹭蹭爬起来,到窗台上拿出纸笔,埋头就开始回信。
    全然忘了就在刚刚,还提醒过自己一遍,绝不会给某人回信!
    第二天,许小北把信装到贴身口袋里,背上背蒌出了门。
    信是到了平早县城后到邮局寄的,这样可以快一点到达卫川的手中。
    寄过信,许小北到了供销社,肖主任算计着时间已经等在门口,抽着烟不停朝这边张望。
    他给小北请到自己办公室去,没寒喧几句,就让小北把方案拿出来看。
    小北把背蒌里的货一件件掏出来,还带了一张纸,上面写了如何炒奶茶,茶和奶粉还有奶糖的比例。
    最后许小北给定了价,“肖主任,一杯加上几颗芋圆和珍珠的奶茶,成本五分钱,您可以卖一毛二。”
    “一毛二,会不会有点贵?这相当于两个鸡蛋的价格了。”
    “肖主任,一分钱一分货,我相信奶茶的味道值得他们掏一毛二来买,况且这不是普通的热饮,这里面的珍珠和芋圆也顶饱,喝这么一杯,连饭都能省一顿。而且,我还有个秘密武器。”
    肖主任一听来了精神,“什么秘密武器。”
    许小北伸出两根手指,“第二杯半价。买两杯的人,第一杯一毛二分,第二杯只要六分,也就是说两杯卖一毛八分钱。”
    肖主任觉得这很有意思。
    他自言自语地开始算账:“一杯的成本是五分,卖一毛二,能挣七分。买两杯的成本是一毛,卖一毛八,能挣八分钱。虽然看着单杯利润低了,但总利润提高了,而且顾客觉得买一杯太贵,买两杯就占便宜了!”
    他一拍大腿,“许小北啊许小北,你可真是个机灵鬼。”
    许小北没被肖主任那押韵的夸奖所迷惑,趁肖主任高兴,直接提出要求。
    “肖主任,茶饮的配比和制作方法我都告诉你了,但是这珍珠和芋圆我不能告诉你怎么做,你得从我手里进货。”
    “这……小北啊,我觉得照你这个方法,李厂长必输无疑了,到时候他的货在我这里下架,整整两个柜台都是你的货,你还在乎芋圆这点小钱?”
    一到关键时刻,肖主任良心也有点下垂。
    许小北可不上当,“肖主任,那两个柜台可是我跟李厂长打赌的赌注,跟奶茶生意可一分钱关系都没有,我这人年纪不大但是却挺贪财,您可别克扣我了,万一我心里不舒坦把赌局弄砸了,就李厂长那脾气,以后供销社日子可能也不大好过。”
    肖主任被小丫头噎得一句话没有了,但思想难免离家出走,想着权宜之计先按许小北说的来。
    等日后自己找能人研究一下,看看那个奶茶里的珍珠和芋圆是怎么做的。
    两人协商好后下了楼,小北找了个炉子开始炒奶茶,特意指了李香兰来学。
    又让肖主任找了几个营业员假扮客人,坐在热饮区早就摆好的桌椅前当“托儿”。
    没多久,热乎乎的奶茶新鲜出炉,几个营业员演得情真意切。
    来供销社买货的人一进门,就闻到诱人的奶茶香味,忍不住四下张望,“这是什么味道,太香了。”
    “是啊,闻着又香又甜,比麦乳精和奶粉都好喝吧。”
    众人循着香味找到热饮柜台,只见那里立着两张黑板。
    第一张写着“奶茶特饮,第二杯半价。“
    第二张写着“新品上市,我们不一样!!!”
    这广告做得新鲜,第二杯半价的说法从来没人听过,马上就有人开始向李香兰打听,李香兰耐心地解释一番,没一会儿就开了张。
    不到半小时,眼瞅着两桶奶茶要卖光,李香兰只好再去做新的。
    肖主任笑得眼睛就剩一条缝儿了,非要上国营饭店请许小北吃一顿,许小北婉拒后,带着事先准备出来的奶茶和芋圆珍珠到了机械厂。
    因为怕于鹏知道了又纠缠,她便没进厂,只是把东西交由门卫转交给三叔说是给堂妹吃,之后到车站等车回家了。
    到了柳树大队一下车,许小北看见车站那儿有个女人。
    进二月后,天渐渐暖了,到了中午积雪开化,路面甚是泥泞。
    而那个穿花棉袄的女人围着头巾,两手互相插袄袖子里,脑袋放胳膊上,就在一块大石头上半坐半趴的。
    跟路面交相呼应,那画面怎么瞅都是大美叙利亚风。
    那人听见车停的声音,揉揉眼起身,一见许小北,跟蹿天猴似的就射过来了,“小北姐!”
    许小北吓得倒退好几步,“你谁啊?”
    那人把围巾一扯,“小北姐,咋几年不见就不认识我了?我可是一眼就瞧出来是你了。我是三春儿啊!你瞅你,咋一点笑模样没有,咋今天过得不完美啊?”
    这是李三春儿?
    许小北一愣。
    说起当初她们这朋友交得也挺有特色,是李三春儿她大娘王秋凤跟别人唠嗑,三春在旁边听。
    就听她大娘说,“我要有个闺女,我也让她跟许小北学,你看那王桂珍,啥活不用干,二闺女哭一哭撒个娇,就有人帮把活干了。”
    李三春为了讨好她大娘,就来找许小北交朋友,还把原因说了一遍。
    许小北当时就告诉她,你大娘恐怕不是那意思。
    但这孩子轴,不听劝,铁了心跟小北屁股后头,许小北一想,有这么个糙的跟身边,更能显出她的娇弱来,也就不排斥了。
    时间长了处下去,两人感情还真好起来了。
    “三春儿?你回来了?你吓我一跳,我刚还以为谁在那趴活儿呢。”小北认出三春,赶紧抓着她手问。
    “我回来跟聂二柱成亲。”三春还有点害羞。
    “昨晚听我妈和姜婶念叨这事儿来着,没想到你已经回来了,什么时候到的啊?”
    “今天上午。我回来就上你家去了,许婶说你去县城下午回来,我就来等你。”
    李三春还是从前那个直爽的性格,但是头发留长了,身子也抽条长高了,眉眼漂亮了许多,只是皮肤有些糙,也有点黑。
    “不是个把月后才是婚礼吗,这期间你住哪儿?”
    这话一下子把李三春问住了,她低头想了想,“这事儿我还没想好,带回来点东西都在大队部呢,范大队长说没结婚直接住二柱家不好,要不就先上他家住……不过我觉得一天两天倒是行,这一个来月呢……”
    “去我家啊!”许小北捶了她一下,“傻不傻,原来你大娘一打你你不就往我家跑吗,和我姐咱仨住我屋那铺炕的时候你忘了?”
    李三春眼神明显亮了,但还有些不好意思,许小北拉着她往家走,“行了就这么定了,正好我家里活多忙得很,你要是有心就帮我干干活,我给你工资。”
    “要什么工资,白吃白住还要工资,我还是要脸吧。”
    小北呵呵笑了,“行,那结婚前就以身抵吃喝住宿,等结过婚二柱同志要是舍得让你来我家干活,我再给你工资,行不?”
    李三春脸一下子红了。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往家走,李三春先到大队部取了行李,出来时是张娇送的,李三春跟她摆手,回头问小北,“这个知青人挺好,那个叫刘知青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