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 第31节

      福三儿诶了声,待车停稳了便退了出去,陇右节度使萧敬中被俘,尚是生死未卜的时候,后继又无人,是以节度使之权便由在陇右驻军的将军徐珩代行,徐珩此人刚正不阿,生的也是浓眉星目,对于陆稹的到来,他仅派了十人来相迎,然后顺带捎了这位将军的一句话:请护军大人好吃好喝好睡,静候徐珩佳音。
    福三儿怒不可遏,陆稹却波澜不惊,随行在营帐中住下后,他掸了掸袖,对福三儿道,“去校场看看。”
    外面冷的很,福三儿赶紧拿来了狐裘替陆稹披上,又给他换了手炉,才跟着他出了营帐往校场行去。一路走了去,陆稹神色越沉,近年来萧敬中在陇右毫无政绩,倒是将这些将士作养得惫懒拖沓,怪不得被突厥打得丢盔卸甲。
    心头正有火气的时候,平白冒出个人撞了上来,何敬大刺刺地挡了陆稹的道将他拦下来,咧嘴笑道:“陆监军,上回说的话可还算话么?”
    陆稹停下了步子,拥着手炉,一双眼淡漠地看着他,福三儿在前面出声了:“谁给你这样的大的胆子,敢拦护军的道,还不快滚开!”
    何敬嗳哟了一声,“谁给的胆子?自然是陆监军了,监军上回说的话末将可都记得一清二楚,监军莫不是想抵赖?”
    福三儿又想说话,却遭了何敬一声喝,“你这狗奴才,老子和陆监军说话,轮得着你插嘴么?滚远点!”
    徐珩连亲自迎接都不曾,想来是并不将他这个监军放在眼里,何敬本就是襄王的人,晓得其中的好些事情,看着陆稹的模样却生出些怜香惜玉的感觉来,这么妙个人,香消玉殒实在是糟蹋了,倒不如在那之前让他尝尝滋味,看这被御用过的人,究竟是怎样的*法。
    福三儿被气得脸色涨红,何敬大笑两声,将他踹开,走到陆稹面前,他生得人高马大,比陆稹要高出半个头来,仗着身形,企图施以威压,稍稍提高了声,对陆稹道:“陆监军?”
    “未曾忘。”陆稹淡淡道,何敬大喜过望,追问:“那监军的话何时兑现。”
    “现下。”
    他答应得这样干脆,何敬觉得不可思议,陆稹自不量力地让他觉得是自暴自弃,他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唇,“那监军拿什么作为赌注?”
    陆稹似有些不解,“赌注?”又很随意地道,“都可。”
    “这是监军自己说的!”何敬像是怕他反悔一般,后退半步,将外衣脱了去,就地扎马,暴喝一声,“请赐教!”
    陆稹站在那里,上下打量了何敬一眼,突然笑了,“统领是否误会了什么?”
    他这一笑,晃得何敬目眩神迷,只能跟着他道:“嗯?”
    陆稹的神色突然变得冷冽,他招了招手,便有亲卫鱼贯而上,将何敬制伏在地,他掸了掸落在狐裘上的雪沫子,淡然道:“当日我说的是,让你如愿以偿。”
    他抽出了一名亲卫的佩剑,剑锋就抵在何敬的肩胛,映入他惊恐万分的眼底,陆稹的声音森然如阎罗:“你说让我一手一脚,那如你所愿,有何不可?”
    与此同时,在迢迢相隔于云端的长安,襄王正立于梅蕊身后,望着她因恐惧而僵硬的脖颈,对她道:“听到你想听的东西了吗?”
    梅蕊牙关都在打颤,慢慢转过身,装作无事一般向襄王行了个礼:“给王爷请安,陛下吩咐奴婢来告诉您一声,掖庭备有新贡的鲜果,王爷离宫前不妨带些回去,给王妃与小世子解馋。”她的眼睛盯着鞋尖儿,声里透出些微的颤,“王爷若没有旁的事儿,奴婢便先退下了。”
    她倒是会粉饰太平,但襄王怎么会任由她离去,一声厉喝之下,赶来的那个侍卫便将梅蕊给扣押住,襄王衣衫略有些松散,是才经了**的模样,声音低哑,含笑看着她:“你装傻充愣的本事,本王早就领教过了,上回由得你去了,这回可不能够。”他转着手腕,有几分感慨,“本王给过你机会,你偏往死路走,这便怨不得本王了。”
    梅蕊双臂被反剪在身后,头垂着,露出一截秀美的脖颈,她没作无谓的挣扎,不哭也不喊,倒教襄王生出了好奇,挑眉问她:“你便没有什么旁的话要同本王讲么?”
    她才慢慢抬起头来,比银月更姣美的脸,倔强而自持,她轻声道:“若是讲了,王爷便会放了我么?”嘴角一弯,她的笑是带着嘲弄的,“王爷都讲了,我所会的不过是装傻充愣,既然对王爷不管用,那便算作是无计可施,黔驴技穷了,只想问王爷一句,这样费尽心思筹谋,为的究竟是个什么?”
    襄王啧了一声,“赵氏应当告诉过你,本王父皇驾崩的缘由了罢?”他眉头上压着阴鸷的神色,心头的恨像热火浇上了滚油,愈发有滔天之势,“他陆稹教唆先帝,谋害忠武帝,再矫造遗旨,立萧煜那小儿为帝,本王焉能不恨?”
    第60章 声声恨
    兜兜转转又牵扯回过往,梅蕊不想同襄王再分辩,闭上眼一言不发,襄王瞧她这样,便觉得是她自认理亏了,冷笑一声,对那侍卫道:“把她押进虚镜台。”
    侍卫本不是襄王的人,一听这道令便懵了,“若是陛下追究起来,该如何交待?”
    襄王静静看着侍卫,突然一声轻笑,挽袖上去捏住了侍卫的后颈,神色狰然:“你这句话问得好,若不是你问出了口,本王倒还忘了处置你。”话音刚落时手上使力,咔嚓一声,便生生将侍卫的脖子拧断了。
    言多必有失,侍卫是个耿直忠厚的人,没想到却因这句话丢了性命,梅蕊蓦地睁开了眼,侍卫绵软瘫倒在地的尸首横在面前,她周身一僵,继而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她怒视向襄王,像是要将他千刀万剐:“王爷这般草菅人命,便不怕遭报应吗?”
    襄王耸了耸肩,“这也算么?不过是个奴才,生来便是为了死的,早死晚死一样都是死,本王还替他早早了结掉这窝囊的命途,”他抬脚将尸首踢开,稀疏寻常的模样,“他该谢本王,下辈子投胎寻个好人家,也算是本王行善积德了。”
    “他家中有妻儿老小,王爷也叫行善积德?”再没见过这样阴狠的人,梅蕊双目通红,往襄王身上扑去,襄王措不及防被她扑倒在地,后脑磕在冷硬的地面上,晃了好一会儿神。哪怕是当年被同乡的孩童讥笑她有娘没爹,她都不曾动过这样大的气,拔下了头顶的簪子,咬牙道:“那我也替王爷了结一回,来生请王爷投一副好心肠,莫教权欲吃了良心!”
    她不管不顾,陆稹在千里之外危机重重,索性将始作俑者给杀了,指不定襄王的令还未能传到陇右去,还能救他一命,再则是气血上涌,眼见着簪子狠狠地扎入了襄王的心口,襄王吃痛大喊一声,衣襟被喷溅而出的血沾湿,煞是骇人。
    本是躲在室内的赵氏闻声而出,瞧清了梅蕊与襄王的形容,不由分说便尖叫着上前来将梅蕊推开,她惊慌地将襄王从地面上扶了起来,一声声地唤:“六郎,六郎……”
    梅蕊被赵氏这一推,径直撞上了一旁的廊柱,赵氏本就神智不清,见到了血,更是发狂,扑上来就掐住了梅蕊的脖子,发狠道:“贱人!让你害我六郎,你这样不知廉耻!怎么不去死!”
    赵氏这一生有过情愫的男人不少,但唯独在最为寂寥的时候遇见了襄王,成了她聊以度日的寄托,更是她荣华锦绣的依赖,她唯恐襄王再出了事,那便真的是要在冷宫中度过一生了,是以手上的劲更大了些,口中念念有词:“让你死,死,去死……”
    第61章 关山月
    窒息的浪潮涌上,梅蕊眼前一片昏黑,想着若是交待到这里了才是桩千古憾事,襄王缓过了气来,捂着胸前还在汩汩流血的伤,道:“放开她。”
    赵氏听话极了,霎时就撒了手,讨赏般凑过去瞧襄王:“六郎,你如何了?”
    襄王嘶了一声,“你别碰本王。”他是天家贵胄,赵氏如今算个什么,他皱了一回眉,不大习惯在旁人面前与赵氏这样亲近。襄王看向梅蕊,她正躬着身子侧卧在地上喘着粗气,冷笑了一声,他走过去,径直踹了一脚:“你有胆量得很,倒是本王小瞧了你,不愧是陆稹的人,下起狠手来不比他差多少。”
    说完,抓起她的头发便将她从地上扯了起来,襄王咧开嘴角:“那边让你瞧瞧好了,瞧瞧陆稹究竟是怎么死在自己手里,遭受世人唾弃,遗臭万年。”
    梅蕊痛得浑身都失了力,被襄王连拖带拽地关进了虚镜台,阖上门前,襄王森然的笑映入了她的眼底,他说:“静候本王佳音。”
    襄王掸了袖就离,且招来了南衙的护卫来,吩咐道:“守好了这里,除却本王以外,任何人不得进出。”
    护卫领了命,襄王便施施然离去了,其中一个护卫有些担忧地瞧着他离去的身影,道:“王爷胸前怎么有片血迹,瞧起来怪瘆人的,莫不是冷宫里的那位娘娘干的好事儿吧。”
    另一个护卫道:“就数你话多,这句话要是被赵统领听到了,没准儿要赏你几个大嘴巴子,看你还乱不乱提那位娘娘的事儿。”
    “统领还对此事耿耿于怀?”那人讶然,“这样瞧起来,统领倒是个重情重义的铁血汉子了!”
    如今重情重义的铁血汉子赵统领正陪着小皇帝在御苑里练习射箭,小皇帝天资聪颖,学得也快,但就是力道差了些,以至于准头没那么足,赵淳抖了抖满身的寒气,对小皇帝道:“陛下,要不歇息下再练?”
    方才离弦的箭又射偏了,小皇帝不大服气,咬紧了唇,大声道:“再来!”
    赵淳暗自叹了口气,天寒地冻的,这位小祖宗到真是会折腾人,也不晓得此前陆稹是怎么忍得了的。没奈何,他走上前去,握住了小皇帝的手,替他将弓弦稍稍拉开了些,同时道:“骑射与读书是一个道理,不能急于求成,依臣之见,陛下如今已经很好了,犹记得往前臣头回拿弓箭的时候,拉都拉不开呢。”
    “是么?”小皇帝瘪了瘪嘴,“那算了,朕今日也累了。”
    说完将手中的弓箭丢给了旁边候着的内侍,拍拍手就要回去,赵淳正暗自庆幸着自己这一日的差事终于了结了,却听小皇帝道:“赵卿过来,陪朕走走。”
    赵淳只得应了个是,小皇帝分明是个垂髫小儿,却老爱讲这些老气横秋的话,赵淳不禁有些感慨,自己在小皇帝这样大年纪的时候,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摸得酣畅淋漓,哪像他,小小年纪便学得深沉,连情绪都不愿多透露半分。
    小皇帝在前头喊道:“赵卿啊。”
    “臣在。”
    “你是不是想娶蕊蕊?”
    赵淳险些被呛住,吭吭咳了两声后,不可思议地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小皇帝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朕把蕊蕊赐给你,如何?”
    第62章 烛影颤
    赵淳觉得滚滚惊雷在他头顶炸开,忙不迭地跪在地面:“请陛下三思。”
    无论小皇帝是因为什么起了这种念头,于赵淳而言都不大妙,寒冬腊月里,他后背惊出了一层冷汗,前思后想之下还是先拒绝为妙,小皇帝在他头顶上啧了声,颇为不解地道:“为何,之前王叔不是替你请婚了么?赵氏指得婚,朕指不得?”
    不是指不指得的问题,赵淳面露苦色,“但臣并非如故倾心之人,不愿从中作梗,毁人姻缘,还请陛下宽宥。”
    小皇帝的声音变得古怪起来,他居高临下,望着伏跪在地的赵淳,“你是觉得,朕从中作梗,毁了蕊蕊与陆稹的姻缘?”
    赵淳浑身一僵,头遭从这位年幼的帝王身上领悟到伴君如伴虎的滋味,似头上悬着把刀,稍不注意就会落下来将他斩首,他将头埋得更深了些,已经贴近了冰冷的石砖,“臣不敢。”
    他诚惶诚恐的模样小皇帝在许多人面前瞧过了,只不过因着那时陆稹在他身侧,小皇帝都晓得,那些人怕的不是他,而是陆稹。陆稹喜怒不辨的模样教那些人难以揣测,是以每每有人向陆稹禀事,模样都极其卑微,甚至笑容中都带着讨好。
    但如今自己做起了这档子事儿,小皇帝却没觉得心里头有几分畅快的意味,反倒是无趣得很,凭空生出些悲凉来,他抿了抿嘴角,“朕不过是随口这样一讲,赵卿不必惶恐,既然你不愿,朕也不强求。”
    他理了理自己的常服,“哪怕是你愿,蕊蕊还不一定答应呢。”
    赵大人有些郁郁寡欢,小皇帝已自行回去了,才进了紫宸殿瞧着梅蕊不在,便朝候着的内侍随口问道:“蕊蕊呢?”
    内侍忙答:“梅蕊姑姑午后出去了一趟,如今也不见得回来,想来是回去歇息了。陛下若是着急寻姑姑,奴才便去掖庭走一趟,让姑姑来伺候您。”
    小皇帝却一撇嘴,“不必了。”自打陆稹离京之后,梅蕊对他的态度便不怎么好,他不傻,都瞧得出来,梅蕊这是在同他置气呢!她在怨他将陆稹派去了陇右,那样的一个地方,教她与他分隔两地,相思相望却不得相亲。
    但皇权之下哪能顾及到她这些儿女私情,小皇帝觉得梅蕊在这些事情上仗着他的恩宠无法无天,他觉得她好那也只是因着她从不曾骗过他,她与陆稹不同,干干净净的白纸一张,除却陆稹,她再没有能背弃他的缘由了。
    现在她因为陆稹与他置气,难不成要他一个皇帝放下身段去哄她么?小皇帝皱眉,真是恃宠而骄,成何体统!想到这儿,小皇帝哼了一声,九枝青莲灯的烛影晃了晃,他背过身去的模样有些落寞,言语间品咂出酸溜溜的意味来:“随她去吧,朕才不想她。”
    紫宸殿的这一夜,灯火通明。
    第63章 阿鼻狱
    若是将陇右拿来同长安作比,那么长安便是位养在深闺的千金,举手投足间都映照着娇贵两字,陇右则是平康坊里的胡姬,泼辣豪爽,连冬日的风也冷得干脆利落,像要将人的骨头都冻碎一般。
    陆稹手起刀落间便将何敬的右手砍落在地,何敬惨叫一声,鲜血霎时便喷涌出来,将风中零碎细微的雪沫子染了个通红,陆稹却不为所动,他手中的那把吴钩刀锋利得出奇,丁点儿血渍都没沾在刀身上,他垂下眼,不带丝毫感情地看着何敬,“还差一条腿,待咱家替你剁了这条腿,你便可以同咱家比试了。”
    他嘴角一勾,“咱家说到做到,如你所愿。”
    在旁围观的人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何敬痛得浑身痉挛,但还咬着一口气不愿低头,他拔高了声道,“砍便砍,老子还怕你不成。”他目眦欲裂,“你砍了老子的手,老子还是不服气,不过是个阉人,哪来的能耐让你在老子面前指手画脚,老子参军的时候,你还指不定在哪个主子的床上伺候着呢!”
    越是得不到,便越是扭曲,此前的龌龊心思都成了愤恨,他恼得口不择言,陆稹冷笑一声:“绞了他的舌头。”
    亲卫应声,北衙的人施惯了这样的刑罚,随身都带着绞舌用的剪子,做得信手拈来,三人按住了因惊恐而挣扎的何敬,另一人钳住何敬的下颌就掰开了他的嘴,剪子探了进去,青筋暴起的手腕一翻,一条鲜活的舌头就这么从何敬口中掉了出来,落在地上,还乱动个不停。
    何敬痛得晕厥过去,面色惨白,口中与右臂断口出的鲜血仍在不停的往外冒,周围的人早就吓得不敢吱声,亲卫甩了甩剪子上的血,又把地上的那条舌头用帕子给拾了起来,跪在陆稹面前问道:“护军,这个人该怎么处置?”
    监军本就有生杀大权,陆稹淡淡一瞥:“活不了多久了,扔出去喂给野兽吃吧,权当是做了件善事。”
    众人哗然,这也叫善事么,果然北衙出来的人都不是好惹的。亲卫领了命,将何敬给抬了出去,陆稹从怀里摸出张洁净的素锦帕子来,擦去了方才溅在自己手背上的血渍,擦拭干净后又随手将帕子仍在地上,那把砍去了何敬右臂的吴钩刀也一并被弃置在地面上,陆稹瞧都不想多瞧一眼,福三儿凑了上来,低声问道:“护军,还去校场么?”
    陆稹轻笑:“去,怎么不去?”
    说这便抬了步子,云纹的重台锦履碾着被血浸红的地面,他容色安然,仿佛才论完一场清谈,或是品完一壶好茶,丝毫见不到方才斩臂绞舌时候的狠决暴戾,慈悲得仿若神明。众人还愣在那里,福三儿在前边儿喝道:“做什么呢?还不给护军让道!”
    人群无声地让开了一道缺口,陆稹将手炉怀得紧了些,陇右不比长安,要想立威便要下狠手,好在他从来不是手软的人,而这个何敬本也就是襄王的眼线,死有余辜。
    他不经意往回看了看,像是能望见长安的云,不晓得长安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形。陆稹眉梢不经意地沉了沉,陇右的战乱不能平定,他便无法早日回到长安,留梅蕊与小皇帝面对如狼似虎的襄王,他着实是放心不下,为今之计只能顾及眼下之事,将陇右处理妥当了,才能得胜还朝。
    校场近在眼前了,成列的兵卒正持戈举剑,操练兵阵,一人玄甲白缨立在台上,见到陆稹时略略挑了挑眉,沉声道:“陆监军。”
    第64章 莫摧残
    徐珩其人以不苟言笑用兵果决而广为军中所传,陆稹曾有所耳闻,都赖乔遇之的长舌,他曾向陆稹讲道,军中风气不振,将帅皆为一丘之貉,唯徐珩可用。
    乔遇之看人的眼光颇怪,一是瞧上了陆稹,二便是夸了徐珩,陆稹披着狐裘拥着手炉立于寒风中,不怒自威,“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