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宫门比试

      大汉各州教育水平不同。
    不过人口基数大,总能出几个人才。
    科举要做的,就是将那几个人找出来。
    按照如今的状况,似乎非常难。
    各州学生,想要安全抵达洛阳,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毕竟到处都有盗贼。
    只要是能够叫得上名字的山头,都会被匪寇盘踞。
    不管怎么围剿,都无济于事。
    因为太多的百姓,活不下去了。
    刘辩目前只能解决四州之地的麻烦。
    其他地方,鞭长莫及。
    因此,他给出了优惠政策。
    商队带人抵税。
    如果一个商队,带的学子足够多,可以抵1-5%的税。
    这些学子一旦考上了科举,那么商队还能领一些补贴。
    可以说是非常优厚。
    因此,赶路来洛阳的寒门也渐渐多了起来。
    问题凸显。
    矛盾加深。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各地学子的水平差异太大。
    那人在家乡是风云人物。
    来到洛阳后,他也认为自己是风云人物。
    结果自然是被打脸了。
    寒门与世家,隔着一道天堑。
    当然,也不乏聪慧、刻苦的寒门子。
    只是这些人已经通过了秋试,等着下一步考核。
    自然不会出现在宫门前。
    刘辩想要平息此次寒门的怒火,首先要做的,不是给他们机会。
    而是让他们认清自己!
    然后搭建一个平台,给他们努力的空间,弥补差距。
    “让曹昂、袁谭来见朕!”
    一声召唤。
    曹昂和袁谭就屁颠屁颠地入宫了。
    二人都有一些忐忑不安。
    毕竟宫门外正闹着。
    该不会拿他们开刀吧?
    此时,宫门外已经聚集了五千人!
    他们代表着各地的寒门势力。
    若是刘辩得罪了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
    毕竟他们一张嘴巴,可以传到乡里乡亲那里。
    “给宫门外的寒门子弟,送去吃食,还有茶水。”刘辩吩咐道。
    这种事不用曹昂、袁谭操心,因此他们仍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安排妥当后,刘辩这才转向二人,道:
    “朕要你们做一件事!”
    二人正襟:“陛下尽管吩咐!”
    刘辩淡淡地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简单地打脸。”
    曹昂和袁谭对视一眼,都不明所以。
    “请陛下明示!”
    “朕要你们在宫门前,进行一场考试。”
    曹昂一惊,下巴差一点掉下来。
    这绝对很出风头!
    可又不是什么好事。
    父亲交代过,在洛阳,要低调……
    至于袁谭,则是惊悚了。
    他平日里……可没怎么学习啊!
    天天出去耍。
    就连夫子都管不了。
    让他这种人去考试……岂不是要丢人现眼?
    “怎么,不愿意?”刘辩反问道。
    “我愿意!”
    “我也愿意!”
    曹昂抢先,袁谭随后。
    “拿出正常水平就行了,朕不要求你们太高,前一百名,可以吧?”刘辩道。
    曹昂松了一口气,可是随后又紧张起来。
    宫门外。
    那可是五千人的可怕队伍。
    他竟然要和寒门子弟一决高下?
    “陛下,若是输了……”袁谭没有底气地问。
    “输了也简单,让你们的父亲来受罚。”刘辩威胁道。
    怎么让孩子长教训?
    当然是叫家长。
    别看曹昂和袁谭在洛阳威风凛凛的样子。
    他们还没办法面对曹操和袁绍!
    毕竟这二位,都是真正的大才。
    “陛下,昂绝对不会输!”曹昂拍着胸脯道。
    “好,有志气,不愧是孟德的儿子。”
    说完,刘辩又看向了袁谭。
    袁谭左顾右盼,最终憋出一句话:
    “陛下,谭比较擅军事!”
    “怎么,要退缩?”刘辩瞪了袁谭一眼。
    “不敢!”袁谭连忙俯首。
    惶恐至极。
    “好好考试,前一百,不难。”刘辩安慰道。
    搞定了二人后。
    刘辩这才出宫门,与寒门子弟见面。
    他一出现,立刻引起了哗然。
    “陛下来了!”
    “陛下一定会为我们主持公道的!”
    “鸿都门学不公啊!我等千里迢迢来到洛阳,就是为了报效朝廷!”
    ……
    刘辩挥一挥手,所有人禁声。
    这就是威望!
    帝王的威严。
    “你们的诉求,朕知道了。”
    “可是你们的才学,朕还不清楚。”
    “既然你们说鸿都门学不公,那就拿出实力来。”
    “没有实力,说什么都么用。”
    “朕只用良才!”
    刘辩的话,很直白,直击人心。
    这里有五千人。
    若是人人都能当官。
    那天下也就大乱了,汉室离败亡不远了。
    所以,刘辩只选良才没有毛病。
    “陛下说得对!”
    “大家都冷静!”
    “听从陛下的安排!”
    几个领头的人,连忙表忠心。
    他们也怕清算。
    刘辩出现,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
    不过这些人都没有考虑一个问题。
    鸿都门学是刘辩振兴的,甚至授权给他,进行第一轮筛选。
    寒门子弟大喊着“不公”。
    这也是打刘辩的脸。
    只是刘辩不跟这些人计较罢了。
    “今日,朕在此出题,尔等再考核一番。”
    太好了!
    所有人都露出喜色。
    但是刘辩话锋一转,道:“不过此次考试,不影响科举。”
    顷刻间又引起了哗然。
    也就是说,此次考试不管结果如何。
    他们都失去了参加科举的机会。
    谁受得了?
    “除非有文章出彩者,让朕满意,让三位夫子满意!”
    也就是说,这个要求比较高。
    刘辩认同。
    蔡邕认同。
    郑玄认同。
    宋忠认同。
    能做到这件事的人,会是一般人吗?
    当然不会。
    因此,难度摆在这里。
    “朕说过,想要朕为你们开后门,拿出本事来。凭着一张嘴,说明不了什么。”
    “好,就依陛下所言!”
    “我等没有异议!”
    众人纷纷咬牙赞同。
    总比现在就认怂好!
    “为了发挥诸位所长,朕安排了三道题,只要有一题能出类拔萃即可。”
    “谢陛下!”
    “不必急着谢朕,若是你们能用实力告诉朕,朕错过了一员大才,朕反过来谢谢你们才对!”
    听到这句话,不少人紧张起来。
    要是他们五千人,一个都不行……
    那就是大笑话了。
    刘辩一挥手,左右会意,公布了题目。
    题一:《汉初驰商贾之律论》。
    题二:《王猛治秦论》。
    题三:《中州形势论》。
    半晌后,就有宫人走来,安排桌椅,分发笔墨纸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