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京师风云

      刘辩收服叛军,人马达到了万余人。
    可是他的实力,远远不够与董卓的部下争锋。
    董卓入京的时候,西凉大军号称二十万。
    实际有多少刘辩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京师的西凉兵马,绝对没有二十万。
    因为京师地区太大了,必须分兵驻守。
    曹操一身是血,匍匐在下首的位置,为刘辩分析董卓的势力。
    “董贼势力强盛,麾下有五大中郎将。”
    “其一牛辅,此人为董卓的女婿,绝对的死忠,统兵五万,驻扎在弘农。”
    弘农郡位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其中著名的世家就有弘农杨氏,是太尉杨彪的故乡。
    刘辩的脑海中出现了系统的提示,他心中顿时有了数。
    【牛辅】
    统帅:38
    武力:60
    智力:21
    政治:26
    “牛辅麾下人才济济,有校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为之效力。”
    刘辩恍然,牛辅能力不怎么样,可以称得上庸才了,可是曹操却如此忌惮,原来是麾下能人众多。
    “其二,中郎将董越,驻扎于渑池县,统兵三万。”
    【董越】58 55 65 63
    “其三,中郎将段煨,统兵三万,驻扎于华阴。”
    【段煨】74 66 70 71
    提到段煨的时候,曹操停顿了一下。
    “陛下,段煨此人,乃是西凉军中的异类,他勤修农业,从不掳掠百姓,华阴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据属下所知,他心向朝廷,心向陛下,若是能够得到他的帮助,陛下清剿余孽,将事半功倍。”
    如果用地图来表示,各县的位置为长安――华阴――弘农――渑池――洛阳。
    因此,只要招揽了段煨,就能够从后方袭击牛辅、董越二将。
    “其四胡轸,麾下有大将华雄。”
    “其五徐荣,勇猛果断,曾烹杀一名反对董贼的太守。”
    “此二贼驻军京师,对皇城威胁最大。”
    曹操具体地介绍了西凉军的势力,刘辩脑海中就浮现出各种复杂的关系,以及妥善解决的方案。
    刘辩心智不差,但是能够提供情报的曹操,能力同样出类拔萃。
    看来曹操想要对付董卓,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才将情报收集得如此齐整。
    “陛下,董贼势力看似强大,实则一盘散沙。”
    “并州刺史丁原,与大将军何进亲善,受大将军之命,屯兵河内,领执金吾之职。”
    “京师十常侍作乱,丁原曾火烧孟津。”
    执金吾,位同九卿,为守卫京师尤其是皇城的北军的最高统帅。
    “丁原为人粗略,有武勇,素与董卓不和,只要陛下下旨,命他率军入京,一定能够震慑胡轸、徐荣二将。”
    “届时,陛下再遣一朝廷大臣,晓以利害,定能劝降胡、徐。”
    “再以胡、徐本部兵马,进攻渑池的董越,联络段煨,袭击弘农牛辅,平定西凉叛军指日可待。”
    曹操思路清晰,谈吐不凡,惊呆了一旁的袁绍。
    在此之前,袁绍是何进的头号心腹,每次建议,何进都会听从。
    曹操也在何进麾下任职,二人既是朋友,也有竞争。只不过曹操的地位远远不如袁绍。
    看到曹操如此出彩的谋划,袁绍嫉妒了。
    “孟德,此乃一家之言,若是其中出了差错,陛下的安危谁来负责?”
    刘辩摆摆手,示意袁绍稍安勿躁,袁绍不甘心地退到一旁。
    “孟德,朕问你,你如何保证丁原不会成为下一个董贼?”
    人心险恶,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
    曹操很想争辩两句,可是话到嘴边,怎么也说不出口。
    “臣无法保证!”
    “那就让丁原老老实实在孟津呆着。”
    189年9月,少帝刘辩除逆贼董卓,当日斩杀董卓之弟董旻,威震京师。
    次日,前司空袁逢之嫡次子、袁绍堂弟袁术,率军五千入京师,跪在宫门外请求觐见。
    骑都尉鲍信率军三千,城门校尉伍琼率军两千,匍匐在刘辩脚下,宣誓效忠。
    刘辩振臂一呼,京师各路人马蜂蛹而至,共计三万兵马。
    皇宫固若金汤,执金吾丁原虎视眈眈,董卓旧部徐荣、胡轸惶恐不安,在太傅袁槐的劝说下投降。
    二人迟迟不肯交出兵权。
    刘辩一旨诏书,命二人讨伐中郎将董越。
    徐、胡以粮草不足为由拖延时间,刘辩一日连下七道圣旨。
    二人麾下五万大军尽出,硬着头皮出战。
    董越自知不敌,慌忙向董卓女婿牛辅求援。
    牛辅这人,信命,遂找来一道人占卜吉凶。
    他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真龙之命,最不济,也要成为岳父董卓那般英武的存在。
    这个道人不简单,仙风道骨,名张鲁,祖籍沛国丰县,正游历天下,途径弘农。
    据传,张鲁是留侯张良的十世孙。
    他的祖父张陵,创立“正一盟威之道”,时人尊称其为“张天师”“正一真人”。
    “董越此人命数与您相冲。”
    于是,当董越哭哭啼啼地向牛辅请援的时候,牛辅当场下令格杀此人。
    董越就这么一命呜呼了。
    渑池董卓叛军无人主持,仅三日,就被徐荣攻破。
    少帝刘辩下旨嘉奖徐荣,诏书中却无胡轸之名。
    牛辅于弘农收编董越残兵,聚得七万人马,声势浩大。
    徐荣固守渑池,停滞不前。
    七日后,太尉杨彪传来好消息,中郎将段煨愿意为刘辩效忠,从华阴出兵三万,攻打弘农。
    刘辩再下诏书,命徐荣进兵,徐荣以将士疲惫为借口,在渑池休整,致使段煨孤军对敌。
    牛辅麾下部将李傕,率军夜袭段煨大营,破其众。
    段煨败逃。
    李傕紧追不舍,喊杀声不绝。
    段煨有一老乡,名唤贾诩,率领三百勇士,故布疑兵,搅动烟尘,李傕以为有大量骑兵来袭,惊恐不敢复追。
    刘辩震怒,想要御驾亲征,百官劝阻。
    “天下是朕的天下,牛辅算什么东西?”
    10月,刘辩统兵两万,抵达渑池临县新安,命令曹操持诏书前往徐荣大营,逼迫他出兵。
    曹操持剑入徐荣营帐,摆出一副“不出兵,就同归于尽”的强硬姿态。
    徐荣被迫出战牛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