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白叠子

      可是,听到立夏在屋里欢欣雀跃的笑语,商瑾昱又觉得这样也不错。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生在世,求得不就是个自在安乐吗。
    周毕和商瑾昱又在门外等了一会儿,还没到新郎迎亲时间呢,便听得院门外又是一阵喧哗。
    “怎么了?”商瑾昱一挑眉,问侯在门口的方书。
    方书远远看了下,回道:“好像是有人往这边来了,高捕头和高姑娘一道呢。”
    商瑾昱站了起来:“高琳过来了。”
    周毕刚得了家人消息,心情还未平复,本来是打算再等一会儿出去。
    不曾想那吵闹声才到门口,他便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周兄,你还不出来迎迎我!”
    “白子墨?!”周毕惊呼了一声,“这倒是来得巧。”
    这可是锦南县日后的大主顾,这一次,也是给锦南县带了不少的人过来。
    这些人并不是花钱买的奴仆,大部分都是无家可归的难民,还有一部分是上次跟着来过锦南县的马帮工人的亲戚朋友。
    白子墨本家兄弟白子财自己没来,但却让小舅子带着一大家子从顺安县搬了过来。
    之前白子财离开的时候有提过这个事情,所以商瑾昱这边早有准备。
    让他们始料未及的还是难民们。
    横穿大炎朝的两条大江今夏都遭遇了洪水,朝廷虽说拨了不少救济粮下去,可是对于家园被毁的下游百姓们来说,没有了田地也没有了房屋,日子完全过不下去了。
    对于这些富饶没有战乱的地方,良田都掌握在世家大族和豪门富商手中,如果不想沦为这些府上的奴仆、不想卖儿卖女,普通的百姓只能另寻出路。
    白子墨在立夏这得了收集白叠子的生意,马帮的人几乎都派了出去。
    白子墨从周毕口中知道了锦南县最缺的就是人手,派出去的人都有个招揽人的任务。反正逢人就说锦南县好,有吃有喝又有粮。
    马帮的人也没什么硬性要求,只要是逢人游说一声便是,至于成不成并不在他们指责当中。反正这件事就是多说几句话而已,就能每个月多出五钱银子,何乐而不为。
    这么一来,十个难民里头总有那么两三个会被说动。有的自行往顺庆府前行,有的跟在马帮后面。
    陆陆续续到了边州城后,白子墨在城外施粥、发放粮食,直到前些天大批白叠子运回,白子墨才让手底下的人继续施粥,他则带着浩浩荡荡两三千的难民队伍往金南县城而来。
    说实话,这一路上不但难民们产生了被骗的惶恐心理,就是白子墨自己都怀疑是不是被人仙人跳了。
    可没道理啊,拿在手中的都是真金白银,立夏留的那些菜谱更是让白家所有和饮食相关的生意风生水起。
    就连知州大人都亲切地叫他一声“白老弟”,还将南边州城的一处码头特批给了白家,算是在船运上摆脱了周家掣肘。
    还好白子财带着家里人一路说说笑笑,而且对锦南县充满了各种神奇的描述,这才勉强支撑着白子墨一路行来。
    并且在这基础上,白子墨还自掏了腰包给这两千多号人口发了吃食,也不知道能不能找立夏兑现。
    好在,没过几日就看到了白子财口中的“奇迹”。平坦的水泥道路尽头,那不与世俗相同的大桥首先便让饱受洪水侵害的难民们心中吃了个定心丸。
    虽说进县城之前得经过一个罪犯流放地,可是那许多身材魁梧的士兵和时不时路过的巡逻队,都令人安心。
    过了桥,正好遇到高昂和高琳处理完事情往叶修远的院子赶。
    白子财认识兄妹俩,连忙上前把人给拦住,引荐给了白子墨。
    高昂和高琳上次已经知道和白家合作的事情,回来后立夏还让他们做了不少精美的棕垫和棕床,说是可以通过白家卖出去。
    高琳连忙就热情地上前,不用一刻钟,立即就将叶修远和立夏今日成亲的消息附赠给了白子墨。
    这下,高昂只能将严魁找来负责处理这些新到人的安顿,他们兄妹俩带着白子墨来了东一巷。
    白子墨来了,立夏隔着屋子和他招呼了一声,便让商瑾昱和周毕帮着接待着。
    听白子墨说带了许多棉花来锦南县,而且因为买棉花和摘棉花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棉籽都没摘,兴许以后还能在锦南县栽种呢。
    听到这些消息,立夏不禁喜上眉梢,特别高兴地告诉君小玉:“今年有棉被过冬了,还可以做两件棉衣。”
    “棉被?棉衣?”君小玉还没听过这么新奇的名称。
    立夏但笑不语,并没有多做解释。因为她听到了外面唢呐和锣鼓的声音响起来,还有杨恩扔喜钱和撒喜糖的欢快吆喝声。
    对!就是喜糖。立夏还是不想让自己的婚礼留下遗憾,虽然还是没能找到甜菜或者甘蔗,可是在南边州城里还是能够买到粗糖和麦芽糖的。
    立夏又请了杨恩带人快马去买了些回来,加了花生碎和芝麻,做成了花生糖;又用红枣做了些蜜枣。用染红的油纸一个个包起来,足足包了三箩筐。
    两箩筐放在广场备用,一箩筐用来沿途抛洒,让过往的人都能沾个喜气。
    还别说,叶修远和立夏的婚事绝对是重建锦南县以来最热闹、也是最有仪式感的喜事。
    除了本来就在附近干活的人停下手里的工作守在巷子里,县城内一些原住民和附近两个镇子得到消息后没什么事干的也都守在附近。
    从叶修远的院子到叶修齐的院子迎亲,其实就是一堵墙的事儿。
    奈何商瑾昱和杨恩都觉得,已经将他们想的大操大办给否决了,从这个院门到那个院门迎亲还有什么意思!
    于是杨恩特地寻了一条路,从规划出来的东大街到东北街,再从锦南高塔所在的北街转回来,足足转了四分之一座锦南县城。
    还好时间足够,又有军队的骏马护卫,一行迎亲的队伍才没怎么耽搁,成功地赶在巳时初来到了院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