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飞云寨

      杨恩上飞云峰之前,商瑾昱还重新给他规划了一次路线,让他避开了几条道路。
    这一次,杨恩一点也没看不起商瑾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听得可认真了。而且带着几个人也真的严格按照商瑾昱的吩咐办事。
    这一走,杨恩不由暗暗咋舌。他们完美地避开了一线天上下飞云峰的道路,以及在这条路上行走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们顺利登上飞云峰,被飞云寨守门的人带到了议事厅后才知道的,恨不得给商瑾昱献上敬佩的膝盖。
    飞云峰的情况和崔三郎之前信中所说没什么差别。这些人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人,也不是主动落草为寇的。
    大多都是原来莽山山脚一代的普通老百姓,那时候的莽山算是兵家必争之地,不管是哪边当权当政的都想要争在手中。
    一来二去,什么人的军队都要来搜刮一遍,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
    不知道是哪个村子在猎户的带领下先登上了飞云峰,发现这里有能饮用的淡水湖,还有一些山壁上有天然可居住的山洞,土地肥沃可以开垦水田和山地。
    有第一个村子在飞云峰住下,就有人呼朋唤友,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村子。慢慢的,飞云峰上竟然聚集了上万人。
    在这飞云峰,没有苛捐杂税也没遇到过天灾和兵祸,大家都是普通的村民,淳朴善良,能够活下来已经觉得幸运,并不会有太多争端。
    飞云峰成了飞云寨,一共十位寨主,每年一个当家做主,大家轮着来,其乐融融。
    不过,这个其乐融融在蟠龙寨的土匪溃逃至此后渐渐有了变化。
    飞云寨原来的老人都经历过苦难,对于如今得来不易的安稳生活分外珍惜。可是寨子里原来的孩子们长成了青年、壮年,尤其偶尔下山去换过生活必需品的人,回来后思想就发生了转变。
    待得蟠龙寨这些以烧杀抢掠为生的土匪逃到了飞云寨,这变化就愈发明显。
    蟠龙寨能够顺利逃出来的并不是匪首,充其量是两个小头领和二三十个小喽啰。放在上万的飞云寨人跟前完全不值得关注。
    飞云寨的十位寨主同意了蟠龙寨的人在山上生存,给了他们一个山东和一片山地。怎么说呢,反正饿不死,可与之前的日子简直是天差地别。
    于是,蟠龙寨的人就开始闹起了幺蛾子。欺男霸女肯定不敢,因为这山上就他们几十个外人,当初飞云寨的大寨主可是说得很清楚,一人犯错所有人连坐。
    他们只能干什么?只能游说寨子里的年轻人跟着他们干,冲下山,重新占个山头,干一番大事业出来。
    说是这么说了,可是这莽山却因为顺庆府另外一条水路开通,山脚下鬼都没一个。正在蟠龙寨的人冥思苦想着要不要勾着飞云寨里的小年轻们离开的时候,刀疤找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刀疤的到来让飞云寨的寨主们都生出了一种恐慌之感,但是他们又无法阻止蟠龙寨的人跟着刀疤离开,就连飞云寨这边也有二三十个小伙子扛着木棍就跟着去了。
    杨恩是带着商瑾昱的手令来的,飞云寨的人虽然避世而居很多年了,但由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个寨主带着下山去兑换、采买生活所需,对朝代更迭倒也没有脱节。
    商瑾昱作为锦南县县令,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还是很有分量的。但与此同时,杨恩还带着商瑾昱吩咐的那些东西,和那番话,对飞云寨的人也是一番思想冲击。
    “想要我们做什么?”最后,寨主们推举出了其中一位曾经考上过秀才的寨主出来,代表了大家发表了意见。
    杨恩更佩服商瑾昱了,因为他给的几种设想里,就有飞云寨的人现在问的这个问题。连忙收拾了心情,将商瑾昱说的那些话都原封不动地说给了飞云峰的那些人听。
    杨恩在飞云寨的议事厅游说,一线天的蟠龙寨众人也绷紧了心弦,按照他们的测算,“肥羊”最晚午后就会通过一线天。
    现在已经日头高悬,却依然没见有什么动静。领头的人只得询问身边喽啰,“刀疤大概怎么时候能回来?”
    “巴哥现在应该已经和那位京城来的大官接上头了。等那位大官赶来,发现咱们都把肥羊给干掉了,会给咱多少银子?”
    喽啰一句话说完,被小头目一巴掌拍在肩上,“你个人能不能有点出息,银子算个求。你没听巴哥说,那大官可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要是把差事干好了,以后还不是吃香喝辣,说不定还能做个小官。”
    一群人在一线天上的石头堆里,啃着三合面的硬疙瘩,想着以后呼三喝四的美好生活,被晒得皮肤流油也毫无怨言。
    殊不知,刀疤和一个小喽啰还没见着周毕呢,就被叶修远和立夏给撞个正着。
    叶修远可没有商瑾昱那能掐会算的本事,只不过是一直走在边缘小道。
    而刀疤和那个小喽啰则是走了岔路,还没意识到错误的时候,双方就和对方来了个狭路相逢。
    第一眼,叶修远便将对面的刀疤给认了出来。下意识摸向了腰间的匕首,并将立夏隐隐挡在了后头。
    “咦,这莽山还有人居住吗?”刀疤却是转头问了小喽啰一句。
    小喽啰都上山快两年了,挠了挠脑袋,“我也不知道啊。”
    叶修远的手慢慢松开,站在原地没说话。
    “喂!你们有没有看到几个骑马的外乡人?”刀疤两人这一路走来一直就没发现周毕等人的迹象,不知道是走过了还是没到。
    叶修远身后背着个巨大的竹背篓,背篓左边挂着一只鸡,右边挂着一直兔子,他手里还抱着一些杂草。跟在他后面走的立夏斜跨着一个长竹筒。
    两人的面容都有些憔悴,头发散乱束在头顶,衣服有皱褶也有脏污,反正已经看不出来原貌。
    难怪被刀疤和小喽啰看成了山民。
    既然没看见周毕一行,刀疤和小喽啰也不打算节外生枝,挥了挥手,“赶紧走吧。”
    他们想放叶修远,叶修远却没打算放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