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19节

      杨淳汗颜潸潸,耳根灼红,好声补充道:“只为讨教庖厨之?事。”
    企堂尼吃惊不少,来寻望鹤师傅对弈、求画、赋诗的人,从来是数不胜数,但只来讨教厨艺,却是生平头一回?。
    企堂尼道:“望鹤师傅不是谁都能见?,也不是想见?就能见?,两?位檀越请在此静候,小人这便去相询一番望鹤师傅。”
    少时?,企堂尼踅而复返,一改原先?暗昧淋漓的眼神,变回?最初的恭谨端穆,做出了一个延请的姿势。
    陆续穿过十八进,辗转了一些周折与?主廊,最终抵达一座幽僻的院子,空气之?中弥漫着丰饶而清濡的香气,温廷安循香而望,眼前的这座院子,与?她先?前在越秀坊所观望的围龙屋不太一致——
    这是四?合院的大格局,粉墙黛瓦,一条羊肠般纤细的鹅卵石小道,从他们的足下蜿蜒入内,夹道两?侧种植有繁茂的香樟碧树,夜里的风拂过众人的袍衫,穿过枝叶的罅隙,糅入树开荼蘼的气息,那一砖一瓦,俱是在灯烛的洞照之?下,慢慢活泼生动了起来。
    廊庑之?下的檀木风铃,正在环佩叩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企堂尼利落地挑竿打了帘,簟帘的背后,便是现出了望鹤的衣影。
    女子玄衣丝罗,足着刬袜,螓首簪冠,跪坐在长案以前,案上左侧的博山炉,正在燃烧着袅娜的香气,右侧是一盏烛台,烛火俨似一枝细腻的工笔,一笔一划描摹着女子的面容,是一副娴静肃穆的宝相,远观上去,气质庄严持静。
    但随着温廷安的行近,就能明晰地望见?,望鹤拥有着身为人母的雍容与?蔼然。
    比及温廷安、杨淳分别?落座之?时?,望鹤捂着肚腹,对他们莞尔道:“望鹊很喜欢你们,上一回?在船上见?到时?,她就踢了我,目下又见?到你们,她又踢了我一下。”
    “是真的吗?”温廷安感?到意外,只听望鹤温柔地说,“她与?你们颇有缘分,温檀越,要来听一听望鹊的声音吗?”
    温廷安下意识要峻拒,毕竟以她的身份,做这样的事情,未免有些不符合仪礼,这时?候,隔着一片望鹤倾身而来,用仅有两?人可闻的音声说:“贫尼摸过你的腕骨,你是个女子。”
    温廷安眸底难掩讶色,望鹤温声说:“檀越有不得不乔装成男子的隐衷,贫尼能感?同身受。”
    望鹤的声线,醇和?且平实?,天然有安抚人心的力量,温廷安微微发怔,鬼使神差地,她微微地俯住身子,将耳屏轻轻地贴合在,望鹤隆起的小腹处。
    这是温廷安第一回 ?听到真实?的胎动,被?裹在羊水之?中的婴孩,蹬足轻踹了一番望鹤的子宫,这个动作所产生震动,透过肚腹的皮肤表层肌理,幽微地传达出来,一声又一声,不住地叩击温廷安的耳鼓。
    通过这些声响,她能清晰地听到婴孩的呼吸,甚至能够切身感?受到,一个生命从无到有、所诞生而出的百般奥妙。
    不知为何?,温廷安竟是能感?受到一份绵长深远的悸颤,也能感?受到望鹤成为人母的祥和?情绪,是静守己?心,且是对现状的安乐与?满足。
    听完胎动,温廷安说:“假令这个孩子真的与?我们有缘,以后念书时?,可以读律学,若有造化,入仕之?时?能来大理寺。”
    望鹤给二人逐次沏上一杯擂茶,茶汤是晶莹的翡翠之?色,待他们饮酌完半碗,望鹤便道:“这般晚了,檀越寻望鹤来,所为何?事?”
    温廷安与?杨淳相视一眼,望鹤待他们如此亲厚,他们理当也适当坦诚相待才是。
    收到了温廷安的眼色,杨淳便是自袖袂之?中,取出周家磅所投递的一封愆书,徐缓地递呈至望鹤的眼前。
    望鹤眸露一丝惑色,望着此一折愆书,再?抬眸望着温廷安,“敢问檀越,这一份折文是?”
    温廷安娓娓解释道:“不实?相瞒,大理寺此番南下,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要调查一位郝姓粮吏的命案,我们在追查线索之?时?,发现郝容生前收到过一份折文,亦正是师傅目下所看到的这一份,此则周家磅在半个月前,在广府公廨的铜匦以前,所投递下的一份千字愆书。”
    温廷安一瞬不瞬地凝视望鹤:“至于愆书的内容,师傅不妨自己?看一看。”
    望鹤觉察到温廷安语气的不同寻常,深静的目色悄然起了一丝风澜,遂是拂袖,伸出一截皓腕,摊开了此一折愆书。
    望鹤阅读得格外仔细,不过一般而言,读简约的一千字,其实?只消一盏茶的功夫,但温廷安感?觉望鹤读了近乎整整一刻钟,这等待的过程,就是一个大写的『熬』字,待望鹤重新放下此一折愆文之?时?,温廷安与?杨淳皆觉彼此身上,已然渗出一层虚薄的细汗。
    一片阒寂的等待之?中,望鹤面色如常,祥和?之?中笑色仍存:“周家磅是觉得贫尼在黄埔米之?中,投下蛊虫,啖以食客,惑人心神?”
    望鹤话未毕,继续道:“两?位檀越,便因为这折愆书,而怀疑贫尼,认为这位粮吏的命案,同贫尼有所关联?”
    原是缓和?的氛围,一下子变得凝滞僵硬起来。
    温廷安能感?受到望鹤话辞里的距离与?生疏,想来这份愆书,是教她难受了。
    方才,枉望鹤对她这般温仁,她却开始怀疑对方,利用望鹤的信任,来调查一己?公务案情。
    温廷安能感?受到自己?的功利与?清冷,但面对公案,她不得不暂时?摒弃掉个人私情。
    德高望重的望鹤,于私而言,同温廷安结交着一份情谊,温廷安很是珍惜,但站在办案的立场之?上,她不得不讲究铁面无私。
    温廷安不避不让,同望鹤对视,道:“这并不是怀疑,而是我们不解其情,此行前来造谒,正是为了想要打消这份疑窦。”
    杨淳忙接话道:“望鹤师傅,能否延请我们去庵厅的公厨一趟,躬自为我们演示一回?烹米之?术?”
    望鹤淡声道:“公厨乃是夕食庵的重地,主持规定只允许贫尼与?其他掌司素筵厨事的师傅出入,毕竟夕食庵的食谱乃是独家秘制,若是由外人看了去,贫尼会担责、挨罚。”
    虽不曾在这一行真正待过,但温廷安深晓,各一行,其实?有各行的难处,她正欲想些法?子来转圜,这时?候,听望鹤温缓地开口,话锋一转:“不过,贫尼在后院有一小厨房,五脏俱全?,檀越假令不嫌弃,暂可移步至那处,贫尼这边吩咐扎脚尼去筹备适量的黄埔米——”
    “罢了,这米,就当着檀越二人的面挑拣、烹煮、出锅、上案,过程干净透明,只消檀越但尝不问,如何??”
    第154章
    能做到这一个份儿上, 已经是望鹤最大的让步,她之所言当?中,是隐隐蕴含着?会依言, 配合大理寺查案的意思了, 虽然?受到质疑, 她也并不动怒,面容平静如水,温廷安亦是不再多赘言,说?:“既是如此, 那便依循着师傅的意思去做。”
    适时,望鹤吩咐两位侍身的扎脚尼过来,逐一吩咐她们一些事情?, 一位去取两勺黄埔米过来, 一位去差人搬了炉膛,以及烹米要用的诸般厨具。两位扎脚尼忙碌之时, 望鹤也没闲着?,她从案几?之前徐缓起身, 去屏风背后更?衣,这应当是要换御厨所用的衣裳了。
    烛影摇红,画屏深深,温廷安与杨淳自觉的离开院子避嫌而?去, 高低错落的簟帘身后, 传了一阵窸窣的衣料摩挲之声,少时,温廷安听到望鹤一声淡响:“两位檀越可以进来了。”
    二人这才?依次入内, 望鹤换下了宽松的晚衣,更?上了一身梨花白枝纹滚镶春衫, 她两条纤细的胳膊处,俱是缠缚上了一条细长的襻带,宽大的云袖,被这条襻带恰到好处的收束在腰背后面,也勾勒出她姣好的身量,不过,因为收束了腰线,也能明显地?看到她显怀的曲线。
    望鹤带着?温廷安与杨淳,去了后院造砌的小厨房,那个地?方已然?是一片起锅回炉的景致了。
    “二位檀越坐在此处观候便可。”望鹤道。
    温廷安与杨淳闻罢,俱是摇了摇首,望鹤有孕在身,为了配合查案不得不起身烹米劳碌,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告座呢?
    望鹤也并不强请,尽了待客之礼后,她便是真正忙碌起来。
    首先,她信手掬起笸箩里的一捧细白的米,放入一个圆身的筛子?里,接着?去北墙搁放的水缸之中,用木勺舀起了一瓢澄澈的水,均匀地?淋洒在筛子?的上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静置在筛子?之中的黄埔米,被接踵而?至的澈水,冲荡得一干二净。
    “这是烹米的第一道工序,濯米。”望鹤一晌抻手反复揉捻筛中米,一晌淡声解释道,“这濯米所用的水,不是寻常的井水,也不是珠江水,而?是经过低温蒸馏过的山泉。”
    温廷安款款地?行上前去,仔仔细细地?观摩山泉水的面目,这山泉水的色泽,与寻常的井水、江水似乎不太一致,色泽要更?为剔透与雅炼,空气之中仿佛还弥散着?清郁的露水香气,仿佛汲饱了一整夜的夜霜水露。
    似是洞悉出了温廷安潜在的思绪,望鹤会心一笑?,温声地?解释道:“这大米,种植在黄埔的息壤之中,虽然?汲饱了泥壤之中的养料,但米农将?它们收割入仓运,再运送入夕食庵的米仓之时,此中是没有「濯」这一道工序的,有且仅有去谷壳这一个步骤,所以濯米,只能有庖厨来负责了。”
    “选用寻常的井水,会容易伤害黄埔米的质感,选择珠江水,中规中矩,除了濯去黏附于米粒外身的灰霭与斗米虫,便无旁的裨益。是以,夕食庵千甄万拣,在前期选用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水,最终觉得罗浮山上的山泉水为最佳,一日拢共十二个时辰,唯有初旭时刻以前的那一个时辰,山泉水的质感才?是最佳的。”
    望鹤揉抚着?这筛子?之中的米,细直的指尖穿过米粒的罅隙处,一行一止,仿佛在揉抚着?自己的婴孩,她的眼神分外柔和,面容之上泛散着?一抹母性的浓厚光辉,是只有内行人才?能读懂的喜悦与亟盼,这教温廷安眼前出现了一丝恍惚,不知为何,她竟然?是想起了丰忠全。
    这一位广州知府,在白昼喝早茶之时,话里话外都反复提及望鹤,提及她的时候,这位七十一岁的男子?,露出了一抹别样的慈爱、欢喜,他对望鹤所做之事,皆是如数家?珍,他论及她的这一份语气,藏着?一些腆然?与憨居,他明明对女儿家?的事是讷于表达,但出于一种别样的感情?,他又有些急于表达的样子?。
    丰忠全那时候说?过,他是看着?望鹤从小长到大的。
    也难怪他会对这般了解她的过往。
    丰忠全带温廷安浏览镇河塔的时候,提及过一个人物,是一位朝姓的工部官吏,下野岭南,创设了夕食庵,望鹤与这位朝姓大人,似乎存在一种联结,当?时丰忠全论及二人关系之时,囿于某种隐晦的缘由,便是匆促地?收住了话茬,不再开口。
    丰忠全,以及那位朝姓大人,同望鹤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呢?
    “这一个时辰的水,日出时朝露散尽,我们便是收录了这些朝露之水,用它来濯洗黄埔米……”望鹤娓娓道来之时,却发现对方并没有适时回应,不自禁抬眸望去,却是发现温廷安正不错不错地?凝视她。
    温廷安道:“这些烹米的法子?,乃系是师傅一人所创么?”
    望鹤下意识摇了摇首,温沉地?道:“自然?不是。”
    温廷安道:“师傅口中的「我们」,除了师傅,还有谁?”
    “自然?是夕食庵的主持,以及各位掌事庖厨之事师傅。”
    温廷安深深的凝视她:“那么,创设了夕食庵的朝姓大人呢?”
    「砰」地?一声,不知是不是因为力道陡地?不稳,用于筛米的筛子?,在望鹤掌心之间,险些跌坠而?落,好在她适时回神,险险地?摁牢了筛子?那樟木质地?的手柄,将?它往上回托,筛子?不慎磕撞在了陶瓷水缸的边缘,发出了极为醒目的一声响。
    温廷安不着?痕迹地?凝了凝眉心。
    在她的眼中,望鹤素来是一位心思沉定之人,俨似一位擅下稳棋的棋手,极少会有失手的时刻,而?方才?所提及的「朝姓大人」,是让她乱了阵脚的变数。
    好在望鹤是一个聪明人,听明白了温廷安的话外之意,她没有停下手中濯米的动作,将?三番濯洗干净的黄埔米,盛放入鬲、鼎、釜等组合而?成的炊具之中,往釜中底部扫入一小捆薪柴,她这才?抬起了眼眸,淡声问?道:“温檀越有什么话,不妨直问?便是。”
    杨淳悄然?揪住了温廷安的袖裾,用气声:“温兄,这个朝姓大人,乃属何许人也,我怎的没听闻过?”
    温廷安道:“不实?相?瞒,近午生发了第二桩命案,知府带我们去过一趟珠江下游之处,寻溯线索的过程,途经镇河塔,丰知府说?起了镇河塔的掌故,便简略地?提到了一位下野的朝姓大员,他在三十多年前创设夕食庵,也对三江的疏浚之业颇有建树,不知望鹤师傅对这位朝姓大员,可有了解?”
    廊庑之下那一盏竹笼六角骨灯,里中攒着?一掬幽微的光芒,风一拂,那一缕光,便是匀散地?穿透过支摘窗的窗格,在望鹤师傅的眼睑处跃动了一下,她的容色在这一刻,淡到几?乎毫无起伏,她用平寂而?沉实?的口吻说?:
    “朝檀越创立了夕食庵的掌故,贫尼怎会不晓,十多年前,在贫尼年岁尚浅之时,便常见到朝檀越,朝檀越说?女子?得要同男子?一样,往大气的格局上发展,不仅要精诵四书五经、琴棋书画,还要懂些陶朱之学、庖厨之道,这些皆是朝檀越所授予贫尼的学识,贫尼收益颇丰,一直对朝檀越,禀持一份高山仰止的敬意。”
    望鹤谈及朝姓大员时,语气从容缓和,淡寂无澜,就像在谈一位陈旧的山河故人,这一份平淡的思绪,教温廷安一时有些看不懂她了。
    望鹤看起来,与朝姓大员,似乎完全不熟。
    但丰忠全在那个时候,谈望鹤与朝姓大人的关系时,是一副欲言又止的强调,仿佛望鹤与朝姓大员二人,关系极是匪浅。
    这到底她的错觉吗?
    但直觉告诉温廷安,这三人之间的牵绊与纠葛,似乎远远并没有这般纯粹与简单。
    但碍于当?下的情?势,她不好再究根溯源,同时也敏锐地?发现,望鹤也没有继续深谈的趋势,只是保持沉默,观望着?好釜底之下的诸般火候。
    温廷安听她继续说?:“这米饭,功夫最是讲究一个「熬」字,这过程是文火慢烹,让米粒与火气、热度充分接触,才?能在光阴的挥发之中,臻至饱满、圆润、柔细。”
    “煲米饭,亦谓之熬米饭,熬得是米饭,也是心志,要日积月累的锤炼与磨砺,贫尼还记得十几?年前,自己所煲的第一碗米饭,朝檀越是第一位食贫尼所煲米饭的人。”
    杨淳嗅到了一丝不同凡响的气息,好奇道:“滋味如何?”
    温廷安亦是生出了一丝好奇之心,望向了望鹤。
    “朝檀越尝了一口,并不置评,反而?让贫尼尝一尝,”望鹤的神态露出了一种空远,仿佛回溯到了畴昔的一片记忆之中,“贫尼以为煲米饭,总不至于会煲得太差劲,但咽下的第一口,贫尼便觉畏寒,自己所煲下的米饭,同地?面上的石头无异,易言之,这是名副其实?的夹生饭,主持当?时命令贫尼将?这一蒸锅的夹生饭食下去,教贫尼好生长一长记性。”
    温廷安与杨淳皆是食过夹生饭,这种滋味委实?不算太好受。
    望鹤执着?一面绢扇,不疾不徐地?轻扇釜底处的火焰,额心之处被烫热的雾气蒸出一片虚汗,她眉眼牵出一丝清浅的笑?纹,倏而?望向了温廷安,眼神深邃处,悠悠然?浮显起一大片明细的光亮:“少卿可知晓,朝檀越是作何反应的?”
    温廷安有一种很玄妙的感觉,像是探听一份闺中心事,明明方才?故作若无其事,但现在谈到一份故时的记忆时,望鹤倒是显出了一份倾诉欲。
    前后两种反应,分明是在自相?矛盾。
    明明不欲谈及那个人,但一切景语皆情?语,望鹤熬煮米饭时,都能自然?而?然?地?联想起那位故人。
    温廷安在这一刻感受到了什么,望鹤与朝姓大员,合该是关系匪浅。
    温廷安失笑?地?问?道:“朝檀越是作何反应呢?”
    望鹤道:“朝檀越说?贫尼是新人,所煲的米饭,若是不夹生,才?是真正的不同寻常,这人间世之中,没有任何事,是能一蹴而?就的,此则朝檀越同贫尼所讲述的第一份道理。至于贫尼所煲的这一锅夹生饭,他竟是带回了广府衙署,跟其他同僚们一人一海碗,分食了。这件事,丰知府应当?是也有印象的,他初到广州府,还是一位很有年青的知府。”
    杨淳听罢,很受动容,这时候,他看着?釜底的火焰:“这黄埔米,该熬多久才?适宜?”
    望鹤道:“一般而?言,要半个时辰,但今次,贫尼只下了两人的份量,是以,只消一刻钟便足够。”
    火候到了,望鹤便是熟门熟路地?熄了火,执起紫檀质地?的木杓,于一片腾腾热气之中,她吩咐扎脚尼拿来两只陶瓷质地?的碗,用以盛饭。
    这瓷碗之上的花鸟格外古雅,纹路是古色古香的天青,杨淳观察得很细致,问?:“这是贺成师傅捏的天青瓷碗吗?”
    望鹤点了点首,有些讶异杨淳竟是会晓得,她说?:“杨檀越所言甚是,这两只天青瓷碗,确乎是贺先师傅所捏,夕食庵的各种食具,很多都是陶制,皆是出自贺师傅之手。”
    望鹤延引温、杨二人,去了小厨房的木橱前,揭开一扇木门,伴随着?「吱呀」一声,在沥水架之上,他们看到了被油纸所包裹的,一捆一捆的天青瓷碗,其碗身匀腻磅礴,碗盏之上的徽蓝写?意,青蟹木棉杂糅在一起的花纹,教人窥出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