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职业捡漏王[古穿今] 作者:天天疯

    分卷阅读7

    斌子,你不知道,其实她并不是第一个发现我的人......”

    冯斌双眼微瞠,“之前还有人发现你?”

    “没错。”乔司偏过头看向他,语气笃定,“何子平既然同意卖我一线生机,就没打算完全堵死我的活路,所以咖啡里下的毒不多,抛我下车的地方也不算特别偏僻。虽然不能动,但我断断续续还有一些朦胧的意识,至少有两次,我感觉到有人发现了我。”

    “我查过报警中心的电话,凌照夕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报警的!”饶是经办过无数次重大案件的冯斌,此时听到乔司这话,心里也忍不住一阵悲凉,对凌照夕那小姑娘的好感腾地又拔高了好几级。

    仗义救人不说,从方才进屋开始就没有半点图回报的意思,即使他点明了乔司的身份,人家也只是稍稍惊讶了一下,没一点别的意思。这样的姑娘,上哪儿找去?!

    冯斌能看透的,乔司自然也看的门儿清,“她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必须得好好报答她。但是报答之前,我需要了解她真正需要什么。所以,我需要亲自就近观察......”

    乔司甩给他一个“你知道”的眼神。

    冯斌支开两条大长腿靠向身后的椅背,笑骂:“你这家伙,报恩也要弄得这么弯弯绕绕的,就不怕吓到你那救命恩人?!”

    乔司鄙视了他一眼,“能在荒郊野外守着个半死不活满脸血的人一个多小时,你认为她会被刚才那点小阵仗吓到?”

    好吧,冯斌对此真的无言反驳。

    *****

    凌照夕前脚刚迈进家门,电话就响了。

    是苏染。

    “这是我新号码,记得保存好!”苏染犹不放心,问道:“今天去祭拜爷爷还顺利吗?”

    凌照夕关门的动作一顿,哈哈笑着回道:“顺利顺利,顺利得不得了!”

    苏染拉长着声音嗯了一声,毫不客气质疑道:“小夕夕,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你心虚的时候就喜欢反复重复一个词,就像现在这样!”

    “哈哈,你一定是坐飞机太累,想多啦!”凌照夕拧了把自己的大腿,力求镇定地睁眼说瞎话,“我就是拜祭完爷爷之后有点想你,刚才一听到你的声音太高兴了而已。”

    “真的?”

    凌照夕重重点头,“真的是真的!”

    “那好吧,暂时相信你。好好看家,别乱惹麻烦,知道了吗?”

    凌照夕连声应下,等苏染那边一挂断电话,整个人就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蔫头耷脑地蹭到樟树下的石凳上瘫坐着。

    如果让苏染知道今天的事,恐怕自己一年之内都甭想再吃半口麻辣烫了......

    思及此处,凌照夕决定明早赶完鬼市就去小街吃顿大份儿的麻辣烫。

    所谓鬼市,其实就是早年间传下来的买卖古玩的一种特别地摊市场,做着半夜三更撂地摊、拂晓散市的买卖,真正的淬炼眼光的修罗场。

    新岛的鬼市就在南安街后身,新岛最大的旧货市场,阴历日期逢二、五、八开市。

    因着地理优势,凌照夕还不会走路那会儿开始就被凌爷爷抱着去逛鬼市,可即便背靠凌家祖上世代相传的家技,外加两辈子修炼出来的眼力,凌照夕行走鬼市依然不敢有一丝的妄自尊大。

    尤其是现在。

    早年间的鬼市,出货的基本两种人,一种是家道中落的落魄子弟,或是大户人家的败家子,靠着出掉家里传下来的一些宝贝度日。另一种则是盗墓倒斗之徒,借着鬼市的夜幕遮掩销赃。整体上说,这个时代的鬼市上,卖的绝大部分都是旧货。

    而现今的鬼市则大为不同,充斥着大量仿古作假的新货,且造假技术日趋精湛,稍不留神就要打眼。

    可即便如此,鬼市仍吸引着无数人蜂拥而来。

    夏日里白昼长,天亮得早,凌照夕凌晨两点半就起了,拾掇一番三点不到出门,赶在三点一刻到了鬼市。这时候已经是人头攒动了。

    老卖家的摊位基本是固定的,凌照夕熟门熟路摸到地方,隔着前面几个人扫了眼摊子上的货,果然,那件东西还在。

    “老爷子,您仔细看看,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仿钧窑窑变釉出戟尊,乾隆爷年间仿的,看看这器形,多大气,釉色也鲜亮......”

    凌照夕往另一边侧了侧身,看到摊主老杨正在唾沫横飞推销着手里的一件瓷器,说到激动处恨不得将东西塞到人家怀里,一副“你可捡了大便宜”的模样。

    老杨手里那件东西凌照夕早就仔细看过,窑变蓝釉单薄,应该是烧制时炉温掌握不当,导致窑变不出来。至于器形,乍眼看是不错,但仔细看还是有不杀搜缺陷,器身过胖,出戟相对细小,底足的外撇力度也不够。她判断这应该是一件民国时期的仿制品。

    然而,鬼市一贯的规矩,闲事莫管,闲话莫说。凌照夕心知老杨忽悠人,也只能旁观不语。

    不过,那位由始至终都在安静聆听老杨忽悠的老爷子倒是引起了凌照夕的注意。

    ☆、结缘

    这老人家的穿着虽看着朴素,但从头发、领口、袖口、裤脚的细节来看,是个很讲究的人。而且,虽然脸上始终带着浅浅的微笑,气息也让人觉得很随和,但老杨唾沫横飞说了半天,这老人家的眼里连一丝波动都没有。可见完全不受人左右,心性坚定的很。

    凌照夕笑着在心里摇头,看来这桩生意老杨是难能如意了。

    果不其然,老杨说到词穷,对方还是谨慎地表示再看看。老杨这人是爱忽悠,但生意人的气度还是有的,客套了两句就任由老爷子自己随便看,一扭头就看到了站在边缘的凌照夕,忙招呼道:“哟,你可来啦,瞧瞧,这东西我可一直给你留着呢!”

    凌照夕忍不住笑道:“老板,您可真会做生意,既然这件东西跟我有缘,您就再仗义仗义,咱成全了这桩缘分,如何?”

    鬼市历来三大规矩,除了闲事莫管、闲话莫说,另两条便是“英雄不问出处,宝贝不问来处”和“照物不照人”。虽说现在的摊主与早年间相比招徕客人主动积极了许多,但基本上是不露家门的,凌照夕在鬼市上混迹多年,知道姓氏的,包括老杨在内也不过三五家,这还都是凌爷爷当年结下的点头之交的善缘。因而,有外人在场的时候,他们仍然恪守鬼市的规矩,不表露对方的身份信息。

    这件东西除了凌家这丫头,还真没别人问津,而且凭良心说,她开价也算合理,老杨也不再拉锯,松口将东西出给她。

    “这位小友,恕我冒昧,能否将这件东西借老头子我开开眼?”

    凌照夕正要速战速决跟老杨银货两讫,没想到方才的那位老爷子竟凑了过来。

    按规矩,货主既然已经开口将东西出手,这东

    分卷阅读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