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看着微博上的负面评论越来越多,季软眼中也不禁带着愠色,可网友们不仅在评价他的新专难听,居然还拿他和翼作对比,说他不如翼。
    在季软看来,这就等于是在说他不如季晏。
    他会不如季晏?
    季软面色沉沉,回到家时,他的表情也算不上好看。
    季软从前回家并不频繁,毕竟这是他的家,他什么也不用做就能得到最好的东西,可现在,他却必须在哥哥们面前刷一刷存在感,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的哥哥们就会被季晏抢走。
    季雨时晚了季软一步回来,就见季软一言不发地坐在沙发上,一看就是心情不好的模样。
    怎么了?季雨时问。
    季软摇了摇头。
    有不顺心的事和哥哥说
    后半段季雨时说了什么季软并未注意,他只看到,季雨时的手中握着几张碟,如果他没看错的话,那似乎是季晏那张新专的封面。
    季软紧咬着牙,克制着自己追问的心情。
    第17章 回信了
    季雨时花了40分钟时间听完了《迷雾》这张专辑里的所有歌。
    虽然家里的弟弟在娱乐圈发展,但季雨时平时并不关心娱乐圈的动向,他是经助理提醒才知道季软发新专这件事的,因为助理的日常工作之一也包括汇报季软在娱乐圈的情况。
    季晏呢?季雨时顺嘴问了一句。
    您指的是,翼男团的季晏?
    顶着助理疑惑的目光,季雨时蓦然惊觉,他并没有把季晏是他弟弟这件事告知对方,季晏刚被认回季家时,为了降低这件事可能对季软造成的影响,季家兄弟并未大肆张扬,而随着季晏在网络上的名声越来越坏,季雨时更相信,不去公开季晏的身份是一件好事。
    对。季雨时轻轻颔首,以后季晏的事情记得帮我留意,包括DW娱乐和季晏本人打来的电话。
    他补充了一句:季晏也是我的弟弟。
    好的季总。
    说完这一句,季雨时仿佛完成一项重任似的松了口气,向别人承认季晏是他弟弟比他想象中容易得多。
    事实上,在这之前,季晏给季雨时打过不少求助电话,有几次是助理接的,面对助理的疑惑,季雨时只冷淡回了一句别管他,之后,他记得季晏就再没有打过一次电话。
    而季软呢?
    即便季雨时在开会,助理也会准确无误地复述他的所有要求,在不需要季雨时吩咐的情况下将事情安排地妥妥当当。
    这次助理的效率依旧很高,不出半小时,季雨时就知道季晏所在的组合也发了新专的事,助理甚至不带任何感情偏颇地告知他季软和翼在新专上的时间冲突,以及翼如何在劣势的情况下逆袭的事情。
    翼早早就预告了自己的发专日期,软软却偏偏在翼发专前一天横插一脚。
    这是第几次了?
    怀疑的种子一旦出现,便会无止境地滋生、疯长,这仅是一次巧合吗?
    他可以装作不知道,但理智告诉季雨时,这不是巧合。
    《迷雾》的确是一张好专辑,耐听,动人,季雨时自己不懂音乐,可家里却有两个和音乐有交集的弟弟,不应该是三个。
    打开专辑之后,歌词本里,季晏参与创作了《是黑是白》和《无声告白》两首歌,后者季雨时反复听了数遍,他很难想象这是季晏写出来的歌,但仔细想想,他也看过对方在《天声歌者》的两期舞台,那样的季晏完全可以写出《无声告白》这样的歌曲。
    季晏是藏拙了吗?
    一想到这个问题,季雨时就忍不住反问自己,他关心过季晏吗?他知道季晏有什么才能吗?
    不,他从一开始就认为季晏进娱乐圈怀着恶意,是为了给季软找麻烦。
    可事实证明,季软并非想象中那么无害,而季晏也比他想象中更优秀。
    季雨时倒是想打电话给季晏说一声恭喜,可惜季晏早就把他的号码拉黑了,两人之间唯一的交集是那条时不时会发来的收款短信,每次看到它,季雨时就想把手机摔碎。
    季雨时给季雪空打了个电话,他还没有开口,那边的季雪空仿佛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哥,两张专辑我都听过了。
    感受是什么?
    季雪空顿了顿,半晌才道:季晏那张更好听。
    我又收到一条短信了。季雨时叹了口气,你出过古典专辑吧?你说,他这张专辑能赚多少钱?
    是不是很快可以把季家的欠款还清了?
    哥,我说不准。
    怎么办呢?
    季雪空没有出声,听筒里一片沉默,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良久,季雨时挂断电话,吩咐助理把季软可以动用的季氏资金停掉。
    季晏压根不知道季雨时的纠结,说实话,如果季雨时不是他的债主的话,他早就把对方忘得一干二净了。
    原主对亲情是有期待的,可他没有。
    季晏想得很开,就算猫狗养个十几年也不可能说丢就丢,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他没错,季家兄弟也没错,他们只是不适合以兄弟身份相处而已,当陌生人更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