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好在吴家的曲辕犁也不算大,放在小三轮的后面虽然有些突兀,但看久了反而会觉得同为钢铁结构十分搭调,有种诡异的同步感。
    这东西就相当于牛。
    冉昱一边干活,一边跟吴二叔和吴二婶解释道。
    它不用喂草,给些油就能走,操作好了可以一直犁地不停歇,但是需要有人坐在上面操作。
    说着,他便招呼陈颖达和亲兵大哥把油桶搬过来。
    一旁的洪大脑袋这才明白,原来这鱼油不是用来走亲戚串门的,而是给这怪模怪样的小三轮的,这就是小三轮的草料。
    呀,机关不都是烧煤的吗?!怎么还有喝鱼油的,这真能跑得起来吗?
    跟他一样质疑的村民也不在少数,就连吴二婶心中都有些打鼓,眼中露出担忧的神色。
    她在阳坡做生意,店铺对面就是青州兵器局,比荷叶村的乡亲们多长了不少见识。她知道城里的蒸汽机是烧煤炭的,而且烧的还得是精细煤,不然机器走起来没力气,还会冒出呛人的黑烟。
    鱼油的确能烧,但这玩意毕竟是从码头直接拉出来的,鳞片鱼骨啥的都混在里面,他们做食间的店家都不用。七郎这小三轮车做得如此精细,结果就灌这给两大钱就能用的玩意儿,可别把这机器给烧坏了!
    好了。
    冉昱调试好设备,又将铁球加热完毕后放入燃烧室,然后便跨上了小三轮车。
    内燃机启动的嗡鸣声让所有围观者都竖起了耳朵,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奇怪的声音,竟然还有点震耳朵。
    冉昱也没想到加入鱼油的噪音会这样大,这果然和烧煤油的时候不大一样,空气中还飘来一种鱼腥味。
    煤油是精心提炼出来后的工业产物,尤其注意对杂质的去除,成分相对单一。但鱼油却不一样,这就是他在码头上随手买的最便宜的杂油,别说提纯了,里面的浊汤里还混着不少下货,有味道是一定的。
    能行吗?
    陈颖达靠了过来,鬼鬼祟祟地压低了声音。
    其实我还揣了一壶煤油,不行咱们还是换煤油吧。
    听他这样说,冉昱摇了摇头。
    不,就用这个鱼油。
    咱们来荷叶村就是为了帮忙耕地的,要是使用的材料价格过高,吴二婶心里坑定要过意不去,别忘了她可知道青州城里的煤油卖多少钱一壶。
    听他这样说,陈颖达恍然。
    是了,吴二婶子在阳坡干了那么久的食间,日常采买什么价钱不知道!?这要是让她看到自己和冉昱使用了昂贵的煤油帮她犁田,以二婶的性格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我要准备开始了。
    冉昱对陈颖达说道。
    你在后面帮我留意着点,看看曲辕犁有没有被好好固定,翻耕出来的效果怎么样?
    闻言,陈颖达认真点头应下。
    他习惯性地摸出笔和本,瞬间进入实验数据记录模式。
    这是他在最近干得最顺手的活计,不需要冉昱安排,他自己就能做的条理分明,详细周全。
    轰隆隆
    小三轮开动了。
    它以一种不算很快,但却十分稳定的速度拉着曲辕犁前进,行进的轨迹上很快出现了一条条被翻松的土沟,与耕牛拉出来的效果一般无二!
    没过多久一陇地就耕完了。冉昱停下小三轮车,先查看了一下内燃机运行的情况,然后才下车问吴二叔。
    您觉得效果怎么样?
    吴二叔:
    吴二叔张了张嘴,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已经被震惊到说不出话了。
    他是真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三轮车,竟然有如此大的力气,还能拉动那么沉重的曲辕犁!
    刚才车子开动的时候,他一直跟在后面仔仔细细的看,发现果然像冉昱之前说的那样,车只要有人操作便可一直走,根本不需要停歇,而且速度还比老牛快了不知道多少!
    要的,要的呀!
    吴二叔喜不自胜。
    要是有了这个铁东西帮忙,我家的地很快就能耕完了!
    他的话引起了众乡亲的热烈响应,大家顿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神奇的小三轮车。
    这看着怪模怪样的玩意儿力气可一点都不比壮牛差,还不用担心累坏了,可是个种田的好帮手!
    周围一片溢美之词,反倒是小三轮的制造者冉昱本人,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满意。
    他又仔细观察了一遍小三轮车的犁田轨迹,终于找到了问题之所在。
    吴二叔家的曲辕犁是小型犁,能覆盖的面积有限,每次只能犁窄窄的两垅。虽然小三轮给鱼油就能开动,可单次效率低下就意味着需要人反复操作,无形中也是在浪费时间和燃料。
    种田是讲究农时的,开田抢的就是时间。造这样一个能拉田犁的小三轮成本不低,若除了看着稀奇赚个噱头之外,再无其他明显的优势,其实也并没有太多的存在的意义。
    毕竟,畜力的价格更低,大家也用的更习惯。
    冉昱思考了一下,对陈颖达说道。
    这样不行,还是把咱们之前造的那两个轮子装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