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李富贵道:“这李某倒是清楚,鬼君的晚照台在四方之央,你只须自这里出发,一直朝南走,沿途自然会碰到同去的信徒。听说近来鬼域的八方魂鬼,都纷纷前赴晚照台皈依鬼君呢!”
    说话间,李富贵已领着祝槿走进客房。嘱咐过对方好生歇息,又详询了祝槿同伴的样貌特征,李富贵自行飘然离去,独留下祝槿面对着高阔的屋宇发呆。
    时值午后,李宅静得令人心头发沉。
    祝槿兀自坐了一会儿,确认屋子里还算得上安全后,从怀中掏出合欢鉴察看。翻看之际,忽觉有异,祝槿连忙将镜子举至面前,赫然便见一朵扶桑鬼花正招摇在他发髻间。
    祝槿心头一震:是鬼君簪在他头上的那朵花!他下意识便想将其取下,指尖碰到花瓣时,他又心念一动,停下动作。
    那鬼童适才本想要摘花,却被其所伤,莫非这花对这些鬼物有什么防御作应?祝槿思量片时,决定暂且不管,起身巡视起这间客房。
    李家大抵当真是户大富大贵之家,仅是间客房,也装设精良,不乏些古物摆件。祝槿仔细过目,并未发觉到什么异样,不由放松下些。
    这一放松下来,便觉出身心的疲乏。祝槿见客房西北角处置着架面盆,盆中水清澄澄的,便想要借净面醒醒神。低头之前,他下意识将合欢鉴挂上了面架后的粉墙,那处钉有枚铁钉,原先挂的镜子却已不见了踪影。
    祝槿俯身,掬出捧水,沁在脸上。清凉的水打在他面上,祝槿心中忽然没来由地一紧,猛地抬眼,正看到挂在墙上的合欢鉴,与镜中映出的李富贵的脸——这饿鬼正舔着嘴唇,紧盯着他的目光里尽是无可掩饰的垂涎。
    祝槿猛地回过身去,他站的地方,正对着扇大敞的轩窗,李富贵立在窗外,脸上还是一贯的和善神色:“小兄弟歇得如何了?在这里呆得可还舒服?”
    祝槿抹去脸上还在下淌着的水珠,也借这动作掩饰胸膛的剧烈起伏。方才的场景宛如是他的错觉,但祝槿清楚,那绝非错觉,李富贵这只饿鬼确在悄无声息地偷窥着他,他想要做什么?
    放下袖子的一瞬,祝槿面色也已恢复如常:“多谢先生的安排和关心。”他表现得犹如丝毫未生出戒心:“先生这么快就折返回来,可是有了我同伴的消息?”
    李富贵笑道:“非也,非也,李某只是怕客人呆得无聊,想带小兄弟你四下去逛逛。”
    祝槿也朝他笑:“好啊,我也正有此意。”
    二人相视而笑,祝槿跨出房门,由李富贵引着,步出李宅,兜行于里巷之间。目之所即的宅第,皆是门面弘阔,庭院幽深。
    祝槿不由感叹:“富贵里果如其名,尽数住着富贵之家啊!”
    李富贵同个迎面走来的邻人打过招呼,闻言,笑道:“这里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又兼邻里和睦、互帮互助,代代累积,如何不富?”
    突兀地,他话锋一转,手指向里弄中央一块空场道:“小兄弟来得巧,正赶上我们举办一年一期的飨宴,若有意,可以明天随我同来围观。”
    祝槿心下微沉,面上却未显,轻松应道:“飨宴这种大场面,李先生肯带我来开眼,我自然却之不恭了。”
    李富贵微笑颔首,并不多费口舌,仿佛当真只是随口邀约一般。他快步向前,遥遥指向处院,道:“此处是我们的族学。”
    祝槿抬头看去,果见那门匾上书“育幼书院”四字。
    李富贵推开条门缝,朝里张望片时,压低声音对祝槿道:“既已到了这里,正好可以去检查下小胖有没有在认真读书。”
    祝槿便随着李富贵蹑手蹑脚潜进书院,窗扇未关,有朗朗书声自房中传出。他二人悄悄凑近后窗,只见里头坐的学童尽是半大稚儿,此时正齐声念诵:“夫孝,德之本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李富贵听得频频点头,慈爱地望着自家小胖的后脑勺,对祝槿解释:“《孝经》是族学所授的第一课,富贵里的孩子都对此篇熟读成诵。”
    他虽已刻意压低声音,但还是引得学堂中的学童们纷纷停下诵读、回头望来。小胖坐在最前一排,便也是最后听到动静转头的学童,见着父亲与祝槿,他咧嘴笑开,露出满嘴七零八落的乳牙。
    教书先生见状,嗔怪地睇了眼李富贵,拿戒尺叩着桌子示意他们回神,但学童们显然已无意课业,眼见教室快要乱成一锅粥,教书先生只得无奈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他话音未落,门已被邻近的孩子撞开,学堂里的学童们一哄而出,顷刻便四散出书院。
    小胖被落在最后头,一个瘦高些的孩子边跑边回头朝他招手:“孙珍馐,来玩数肥羊啊!”
    小胖跑得粗喘如牛:“那你等等我啊!”
    祝槿愕然:“小胖他怎么姓孙?”
    李富贵也紧跟着小胖出门,在后头嚷着:“珍馐,走慢点!别摔了!”
    既而,他才轻描淡写回答祝槿:“我们富贵里有个风俗,为使各家各户亲如一家,会交换孩子教养。小胖并非我的亲子,实乃是寄宿在我家的义子。”
    祝槿心中越发狐疑,嘴上却应道:“倒是个挺不错的办法。”
    李富贵嘿嘿一笑,带着他往回走。路过空场时,正遇见小胖和他的那位朋友在拍手唱歌,两个孩子一对一句地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