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袁有道诧异地皱眉,祝槿顿了下,继续道:“一来,这许多年,我已经习惯于此,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二来,”他抬起头,直视向对方,“楼主了解我的身世,我天生怨煞气重,克父克母,连累亲族,无人敢近身,如果不是阿爹,我早在十七年前就夭折了。养育之恩……”
    他哽咽着,低低道:“我是自愿姓祝的。”
    ——于是也自愿套上一幅象征着赎罪的枷锁,去偿付一些不可能被偿清的东西。
    袁有道也低低地叹了口气,他想起一些陈旧的往事来。
    袁有道第一次见到祝槿,是在一个飘雪的冬夜,他那时大概七岁或者八岁年纪。
    他的父亲袁有义——复来楼的第一任楼主——对他说,这是他来魁城四十年里所经历的最冷的一个寒冬。
    北风呼啸,细雪霏霏,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围炉取暖。
    他家阁楼里也燃着炭火,是一种色如白霜的银骨炭。融融的橘光中,木炭噼啪作响,他缩在母亲的怀里,鼻尖蹭着毛绒绒的裘衣拱来拱去。
    母亲一边刺绣,一边同表姨闲话。暖烘烘的阁楼里,女人的声音也是懒洋洋的。
    袁有道有些昏昏欲睡,冬夜总是这样,让人打不起精神。
    “那火烧得真邪乎,一家十多口都没了;更邪乎的是,就那孩子没事儿,你说,这能叫人不信邪吗?”
    “那孩子还不到百天吧?生下来就没爹没娘,这下倒好,一个亲戚都不剩了。”
    “远亲呢?总得有人管吧。”
    “怎么没人管?人家把十多口的丧都给办了,就是啊,不肯管那孩子。也不怪他们,都是什么事儿啊,不说他那难产死的娘,就他爹,明明才三十几岁,身强体壮的,结果媳妇怀孕九个多月的时候,好好地砍着柴,突然就脚下一滑,还正好把脑袋摔在斧头上,那个场面啊……”
    像是被想象中血腥的画面唬住,阁楼里静了一会儿,女人才又继续道:“但我听说呀,祝家那个老头把孩子给抱走了!”
    “啊?”另一个女人惊道:“那人!”
    “是啊,祝家现在绝了户,他又老了,估计不怕这个。”
    袁有道觉得有趣,插嘴问:“什么是绝户?是说他没有妻儿吗?”
    表姨被他这童颜稚语逗笑,道:“妻儿?他那种身份,城里哪个像样的姑娘愿意搭理他,就是不像样的,也没人愿意嫁呀!年轻的时候尚能打点零工,现在老了,谁还肯雇他啊?他带着那孩子,两个人都要活活饿死吧!”最后几句话是扭头对着他母亲说的。
    母亲拈着线叹了口气,道:“唉,他们这种人,死了其实也干净。毕竟,就算有人愿意救济他们一时,却不能仰人鼻息一世,今天解决了,明天怎么办呢?”
    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哗然之声,母亲高声道:“怎么这么没规矩?不知道还有客吗?”随后,又吩咐贴身丫鬟道:“去看看怎么回事。”
    那丫鬟喏了声,转身出去。表姨轻声安慰道:“都是这样,年轻,经不住事……”
    话音还没落,刚离去的丫鬟就风风火火跑回来,喘着气急道:“那祝老头抱着孩子挨家挨户乞讨,没人开门,结果讨到咱家来了,老爷在门口问他话呢!”
    母亲皱了眉,起身要去查看。
    袁有道先她一步跑到彩楼的栏杆前,踮着脚朝下看,从这里,正好可以俯视见正门口。
    父亲披着鹤氅貂裘站在那里,而他对面,立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头发花白,衣衫褴褛,此时正忙不迭地给他父亲作揖。
    从袁有道的角度看去,这老人很像一匹翘起前蹄的骡子——他的手和脚都被铐着,此时正勉强地举起捂在怀中的一只襁褓给父亲看,襁褓里面裹的,就是婴孩时候的祝槿。
    这个画面给年幼的袁有道留下了很鲜明的印象,这是他第一次知道,魁城中还有这样一种人,或者说,像祝氏父子这种,是不能被当成人的。
    从复来楼走出时,已近酉时。
    祝槿在闹市中徐行。傍晚时候,清风柔和,落日将半边天染成瑰丽的玫红,喧哗嚣起的人声迢迢传到耳畔——
    飘忽而断续的歌声、小贩售卖东西的吆喝声和小孩子一下下拍打皮球的声音糅杂在一起,像滚滚翻涌上腾的热浪,一波连着一波。
    魁城,永远是这样热腾腾的。
    他正神游之际,耳畔忽响起个声如蚊呐的女音,唤道:“槿哥哥……”
    祝槿侧头,就见个衣着朴素的鹅蛋脸少女正站在不远,这少女手中提着个小竹篮,竹篮用青花布裹了,里头盛了几只圆润饱满、汁水淋漓的桃子,摆放整齐。
    她唤罢,就羞赧地垂头,只露出两弯柳叶黛眉,嗫嚅着:“槿哥哥,这个是给你的——”声音越来越小,及至说完,几不可闻。
    紧接着,不等祝槿措辞拒绝,她便一把将篮子塞到他怀里,红着脸跑走了。
    祝槿只好提着篮子继续行路,走了不久,迎面便又撞上一个粉裙少女,她明显精心打扮过一番,花枝招展的,行为也更加直白热烈,猛地从袖中掏出一只精工香囊,抛入祝槿篮中,又朝他投去含情一瞥。
    祝槿道:“姑娘……”那少女却不待他说完,便飞快地转身逃离,只留下阵香风。
    等到踏上芜宫的幽径时,祝槿手中的竹篮里已经盛满了五花八门的零碎小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