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宋胤珝点点头:“好。”
    百里青凤和其嫣自然也会了意,纷纷找借口跟着谢蕴一起出去了。于是房中转眼便只剩下了宋月临和宋胤珝两人,一个坐在床上,一个站在一旁。
    “君上,你坐吧。”她见他看着自己不说话,就先开了口,“你这么站着,我压力有点儿大。”
    宋胤珝淡淡笑了笑:“是么?”然后向她走了两步,又顿住,转身退回去坐在了之前百里青凤坐的位置上,看着她说道,“但朕看你玩苦肉计玩儿的这么高兴,似乎并没有什么压力。”
    “……”宋月临默了默,“您看出来了?我觉得我演得挺好的啊。”
    见她大方承认后还做出一副疑惑的样子,宋胤珝有些哭笑不得,唇边也不由泛了丝无奈笑意出来:“朕猜的。”这件事的涉事人太过巧合,加上以他所知的宋月临性格而言照理说不应该表现得这么柔弱,不上去当场踹施明伦两脚就算不错了,居然还一副小女子样哇哇大哭。所以他直觉内里有猫腻。
    宋月临感慨拜服:“君上真是英明。”又跟着续道,“虽然我表现得有点夸张,但事情却是实打实的,您看我这头上是真的受了伤啊。施明伦那小子太嚣张,永章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才冒着被您斥责欺君的风险耍了回赖。”
    “原来你还知道这是欺君。”宋胤珝似笑非笑地说道。
    宋月临乍然受惊似地看着他:“别别。君上,我也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把您给惊动了,大晚上的估计您这困倦气比起床气还严重,但是您看我还伤着呢,就饶了我吧好么?”说着还苦哈哈地指了指自己额头上的伤。
    他收了些笑,顿了顿,问道:“你想要朕如何处置他?”
    这一回,宋月临稍稍沉默了些时候。“君上是当真在问么?”她也收了玩笑,抬眸看着他。
    宋胤珝明白她反问的是什么,没有直接回答,只说了两个字:“你说。”
    “废去他的爵位继承权。”她缓声说道。
    宋胤珝的眸中闪过一抹讶色,默然半晌,说道:“原来你不是要他死?”
    宋月临微微一笑:“这样就太为难君上了。”
    他沉吟良久,笑了笑,起身站在那里看着她:“好好休息。”言罢,转身出了房门。
    ***
    翌日早晨,京畿司那边又传来消息,说有一个叫做洪三的人一脸煞白地跑去击鼓报案,说是自己正在被人追杀。而这个要杀他灭口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一天晚上刚刚被关进宗正寺的昌邑小侯爷。
    “他为何今日才来报案?”宋胤珝听了张玉的奏报,开口便问道。
    “他说因为忌惮施明伦的身份,怕报了案也是自投罗网,只好一直东躲西藏。”京畿司府尹张玉回道,“昨夜听见施明伦被关进了宗正寺之后,今日才敢来报。”
    这样就太为难君上了——宋胤珝忽然想起昨天宋月临说的这句话。
    原来,果真是苦肉计。他垂下眸,让人看不清意味地轻轻一笑。
    他实在高看了谢蕴对宋月临的感情,看来她在他眼中也不过是能随意拿来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她居然就这么心甘情愿地被他利用,顶着脑门上的青包还能没心没肺地要求自己帮她处置施明伦,真是再也没有比她更傻的女人。
    对谁都这么傻。
    张玉见他神色有些晦莫难辨地不知在想什么,便小心翼翼地唤了他一声:“君上,那,臣就照规矩把人交由宗正寺并案处理了?”
    “此事你可有呈报天御司?”宋胤珝淡声问道。
    “报了。谢少卿说此案不仅涉及永章公主,如今还牵涉到了天御司,所以他理应回避。”
    他淡淡一笑:“既然如此,那你就照规矩做事吧。”
    张玉前脚刚走,太后后脚便让人来请了宋胤珝去寿安殿,说是让他一起赏赏杏花林里的□□。
    宋胤珝原本也是要去寿安殿请安的,于是也没耽搁什么,立刻便去了。待到了那边,太后早就在花林中把茶席备好了,正一派悠然地品着佳茗等他来。
    “儿臣见过母后。”他拱了一拱手,礼道。
    “君上请坐。”太后示意宫女倒茶,“听说你昨夜去了少卿府,永章的伤势可有什么大碍?”
    宋胤珝便不慌不忙地把昨天百里青凤对他说的话复述了一遍,脸上神情很平静,就像在和自己母亲转述着一件寻常事,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太后点点头,叹了口气:“哀家也让人送了些补品去。”又似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这个施家小子,仗着自己风流才气,也太胆大妄为!这回一定要替他父母好好教训他,不打他个皮开肉绽不准放!”
    宋胤珝喝了口茶,听她这么说,笑了一笑:“母后或许还未来得及知道,施明伦身上还有别的案子在身。”
    太后一怔:“什么?”
    “天御司主簿沈清言自杀一事,当日那个窃取香囊闹出事端的小偷去了京畿司报案。”宋胤珝说道,“说自己是受了小侯爷指使,眼下正恐被他灭口,听说他倒了霉才敢来衙门。”
    这回太后怔了更久:“那……那谢蕴的意思是?”
    “他说要回避。”宋胤珝微笑道,“不过此事本来就应由宗正寺主理,倒也无妨。”
    太后沉默了片刻,这回也就不再绕圈子了,直接道:“君上,施明伦的母亲毕竟是哀家的表妹,论起来你们也是表兄弟。他怎么说也是昌邑侯的独子,纵然这两件事是他做得不对,但永章毕竟没有吃亏,沈清言又已经死了,他们两那档子事谁也说不清楚孰真孰假。你这样便要拿他性命恐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