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事情的起因是一只香囊。
    一个小偷这日在一个猪肉档前行窃被逮了个正着,于是被扭送到了官府,衙差们在他身上和住处搜出来不少好东西,其中便有一只非常精致的香囊。一问之下,那小偷才说是在哪家哪家主人的枕头底下找到的。
    这么一找,就找到了沈清言的家里。
    原本物归原主再正常不过,可偏偏这时那小偷却来了句“想不到天御司的人也会收藏这种东西”。这便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随着香囊被拆开,里面除了放着干花之外,原来还放了张图纸。
    问题就出在这张图纸上。
    那是张颇有些旖旎的春情图,而且是男人和男人的春情图。最绝的是,这张图不是从什么书册上撕下来的,而是有人亲笔画的,落款写着“明伦绘于畅春园 赠予清言”。
    明伦。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这是谁的名字。
    这个人的全名叫做施明伦,而他不是别人,正是很有些出名的昌邑小侯爷。此人风流潇洒,浪荡不羁,男女不忌。
    几乎是一日之间,所有人看沈清言的眼神都不同了。流言开始飞传,而另一个当事人施明伦此时却并不在都中,因为数日前他已又去了川西游玩了。
    高高在上的天御司,以清修其道自居的天御司,居然出了男色丑闻!一时间,舆论渐起,质疑声声。更有极端者已经用秽物前去沈清言家门前骚扰,还有其他官员也连带着难以幸免。
    事情发展的非常快,也非常急。天御司遇到了自大楚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信仰危机。
    沈清言其实当天就被谢蕴叫回了天御司,那个家暂时是回不去了。
    这是谢蕴第一次见到他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又六神无主的样子。
    “你和那个施明伦,”谢蕴停下来,斟酌了一下用辞,“是怎么回事?”
    沈清言听到这个名字,整个人忽地颤抖了一下,然后垂下头去迟迟没有说话。
    “沈清言!”谢蕴忽然沉声喊道。
    他闻声一震,仿佛猛然回过神来一般,终于开了口。
    “我……大约在一个多月前与他在赏梅节认识,”他的声音很低,“他的文采很好,我本来……想着和他只是交个朋友也无妨。”
    “那个香囊,就是他临走前送给我的。”
    谢蕴没再多问什么,事已至此,他自然明白这个局是冲着谁来的。因为忌惮他天御司少卿的身份,所以为了解决后患,索性毁了整个天御司的声誉。
    “少卿,”沈清言忽然抬起脸望着他,颤颤说道,“对不起,我,我没想到……”
    “这不是你的错。”谢蕴说,“不要用他人的罪过来责难自己。”
    沈清言却突然跪了下来,哽咽道:“少卿,你把我逐出天御司吧。这样你才不会被我连累……”
    谢蕴皱眉,平静反问:“你以为天御司走到今天凭的是什么?”
    “想操纵民意来对抗天御司,”他淡淡说道,“他们没有一个人有这资格拿得起。”
    ***
    翌日早朝,不出谢蕴所料,果然有人拿这件事做起了文章。
    辅政公主宋云霓虽然没有就此苛责什么,但也很直截了当地给他提了个建议:革去沈清言的职位,然后逐出天御司。
    这便是这世道的准则。这些达官贵人皇室宗亲,谁喜欢女的谁又喜欢男的,暗地里那点儿事老百姓当秘闻八卦说道说道其实并不如何,但是天御司不行。
    整个大楚,只有天御司万万不行。
    所以没有人提施明伦,处于风口浪尖的只有沈清言。
    眼下给谢蕴的选择和结果,似乎都只有两个:要么任由天御司就此在质疑声中沉沦;要么就是弃车保帅,但他身边也将从此人心涣散。
    二选一么?可他还能走出第三条路。
    应该怎么做他已经想好,但他需要沈清言振作起来配合,所以他给了这个多年来的得力部下一晚的时间让他将心绪整理好。这之后,便要拿出天御司神官应有的面目来对抗外人。
    然而,谢蕴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件事——他高估了沈清言的承受力,也低估了他的烈性。
    那天,当他回到天御司,在省思殿里看到了满地残破的烛符阵,和已经变得僵硬的沈清言的尸体时,他愣怔了许久。
    沈清言临死前留下了一份罪己书,并用在省思殿内通过洗灵仪式自杀这种在宗教意识中最严重的自惩方式迅速令流言的风向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人们开始谈论,那不过是沈清言一人失足的过失,与天御司无关。
    云流和一众属下官员都久久无法言语,许多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男儿泪。这种感受太糟糕,他们失去了一个关系亲近的同僚,这同僚的遭遇让他们觉得悲痛、愤怒,却无能为力。
    天御司从未遭到过这种侵辱,而他们却好像只能闷声吃下这一棍。
    “云流。”谢蕴忽然语声平静地说道,“拟神谕。”
    云流立刻回过神,上前一步:“是!”
    “主簿沈清言,其行不端,有违人伦。”他说得字字清晰,不带一丝感情,“自今起逐出天御司,不得入葬灵园。”
    云流怔了怔:“少卿……”
    “另,”他说,“本座体察不严,致天御司蒙尘染垢,亦将自今日起入省思殿行上罚。天御司下属官员一律禁足于室,自省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