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之前姜岁绵并未开窍,虞舒忧她所嫁之人并非能叫她倾心之人,蹉跎一生。可现下小兔子有了动心的迹象,她反倒又怕她当真交付出一颗真心。
    若注定是那位,她情愿她永远不要动情。
    这样日后那人将兴起时的给予尽数收回时,起码能留住她一条性命。
    虞舒张口正想劝些什么,外间却突然传来青棠的声音:
    姑娘,林姑娘来了,说是来还衣裳的。
    林...听到此姓的妇人下意识皱起了眉。
    这些天想和岁岁相交的小女娘可以从城西排到城东,但用衣裳做由头的她还是头一回闻得。
    而姜岁绵也是怔了好一会儿,才从角落里寻出这件事来。
    打那日她将人从水里捞起,之后二人就再未见过,姜岁绵险些都有些记不清了。
    她伸手轻拨了下盆中的小叶子,不甚在意地道:你与她说无须还了便是。
    青棠应了声是。
    虞舒听着主仆二人的对话,紧蹙的眉心却丝毫没有舒缓的迹象。
    我儿何时与林家有了交情?
    她这么想着,便也这么问出了声。
    何时...
    小姑娘抿了抿唇,倏地有了些许心虚。
    有人趁娘亲你们不在,把她接走了唔。
    所幸虞舒并未刨根究底,而是提及了另一件与林家相关之事:有传言说荣妃瞧上了林府的一个姑娘,有结亲之好,不成是因此想先向你示好?
    日后若真入了宫...对方当得唤岁岁一声母后。
    这么说起来,那大皇子也
    陡然意识到什么的姜夫人也顾不得皱眉了,面色转而变得有几分繁杂。
    而她身侧的人儿此时所想的却是旁的。
    二皇子?她怎么好像迷糊的记得谁与她说萧祈也定下了似的?
    怎么,你们皇家就连结亲也要赶在一块吗?
    小兔子不解。
    不过...
    荣妃瞧上的应当不是这个。姜岁绵道。
    母女二人正说着呢,那厢向外头回话去的小丫鬟竟是去而复返。
    姑娘...她顿了顿,表情有些迟疑,林姑娘不肯走,说想见姑娘你。
    嗯?坐在榻上的人透过窗往外瞧了眼。
    明明才巳时,日色却是渐渐暗了。原本沐浴在日光下的翠叶也没了那层薄薄的金色,只有叶尖还沾了点细末的残阳。
    一场秋雨一场寒,绵长的夏季居然就这样过去了。
    了无声息。
    那就让她进来罢。
    小姑娘由坐改站,然后和自家阿娘一同走出了内间。
    既要见客,总不好再坐在榻上了。
    姜姑娘。
    屋外的珠帘又一次掀开,来人身上所着的依旧是一袭朴素的浅黄衣裳,一如宫中初见时那般。
    不过这次她身边多了个丫鬟,不再是孤零零一人。
    叠过的宫裙齐整地放在木质漆盘里,衣上双回针绣成的牡丹开的正艳,衬着上头未失一颗的宝珠,明眼可见的华丽尊荣。
    虞舒的目光不期然落在人身上,见女子行完晚辈礼后就规矩站着,思忱几息后,方才柔声与她道了两句。
    寒暄完,姜夫人看了看自己的宝贝女儿,笑着轻言:我那还有些账未瞧完,便不扰你们了。
    辈分差在那,总没有她继续守着的道理。
    只是在经过林苓身边时,虞舒离开的步子微微滞了瞬,侧眸看了眼她身旁的婢女。
    察觉到她的视线,侍婢小心托着木盘的手微不可察地颤了下,原外露的呼吸倏地一敛。
    她垂着头,像是有些畏缩。
    虞舒隔着衫看了看人掩住的手,在小姑娘不解的唤声中,她转过身,朝人儿笑了笑,哄道:
    小厨房里做好了糖蒸酥酪,待会让秦妈妈给你拿来,林姑娘也一同用些罢。
    许是她感觉错了,这人身上并无内力。
    作者有话说:
    第86章 淑妃
    姜夫人离开了。
    眼下屋内除了仆从, 就剩下了姜岁绵和林苓两个。
    林姑娘为何非要见我?姜岁绵随手给人倒了杯茶,出言问。
    林苓捧着盏,源源不断的热意从壁身传到掌心, 她身上积攒起的寒意霎时被驱走了泰半。
    她看着眼前人灿如星月的眸,低下眉, 缓缓言道:还未曾恭祝姑娘, 要做皇后了。
    姜姑娘良善, 想来日后也定会是个顶好的皇后。
    小兔子唔了声。这么多日被夸下来, 不习惯也变成习惯了,故而眼下连脸色都未怎么红。
    但...
    你特意过来就是为了来夸她这一回么?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对劲,但好像眼下的情形又确是如此。
    林苓将那些吉祥话说完,目光便放在了自己旁侧。
    自那日后,林苓便再未有机会遇见姑娘, 这一耽搁未成想竟耽搁到了今时, 她看着赤金鞋面上被雕成锦鲤模样的宝珠,似有些歉意地对着姜岁绵言道:如今夏日已过, 倒是有些不合时宜了。
    多谢姑娘。
    小姑娘望着她,道了句:无妨。
    女子并不意外她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