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有的。
    小姑娘那天晚上一个高兴,膳时多用了半碗,弄得倒是有些睡不着了。
    萧祈就该多遭些难才好呢。
    明明是惯常入睡的时辰,姜岁绵却由青棠陪着在屋内来回走着,榻边的小几上摆着半盏山楂水。
    小丫鬟怕她无趣,正想去拿些话本子来,屋外却突然传来了些嘈杂的响动。
    还掺着些凌乱的脚步声。
    撑着了的小姑娘也不差人去打听了,直接就自己走出了院子,恰好听得一句:
    今上急诏,请尚书大人即刻入宫觐见。
    应是出了什么事。
    等姜淮再归府时,已是子时。
    踏着月色回府的姜尚书看着正在院里等着自己的夫人,缓步走过去牵住了她,轻声道:
    卓卿和南君...皆将随行豫州。
    虞舒虽有些惊讶,但早在宫人叩响府门之时,她心中就模糊有了猜测,并非全无准备。故而眼下也只是轻点了下头,问了句:是哪位皇子?
    可出乎她预料的,姜淮沉默半晌,才启了启唇。他声音干涩,说起话来似乎极为艰难:并非皇子,此次领兵去豫州的,是...
    圣上。
    谁?!
    姜淮明白夫人此刻的讶异,他刚得知时也是险些殿前失仪,艰难地又重复了次:
    圣上决意,亲去豫州,御驾明日便出发了。
    已是不容有改。
    他闭了闭眼,却忽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之处,刚刚那个谁字...
    夫妇二人一齐转过头,向门外望去。
    门槛处,小姑娘背对着月色立在哪儿,姣好的面容上,神情说不出的慌乱。
    他们正想上前,却见人儿陡然转过身,提裙向外奔去。
    我落了个东西在珠珠那儿,今夜便歇在安亲王府了,娘亲莫要担心。
    小姑娘娇娇糯糯的声音远远地传入两人耳中,望着女儿不住远去的身影,姜家夫妇心中倏地涌出些古怪来。
    岁岁这个反应...怎的有点熟悉。
    作者有话说:
    明明可以直接把姜尚书留在宫中,却偏偏中途放了他回府,又在岁岁快要入睡的时辰大张旗鼓宣人入宫...嗯,只能说活该某人有老婆
    *
    有宝贝问加更,芝芝的手速太慢啦,还总是会修文删文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存稿日渐清零,所以现在已经在努力不断更的边缘疯狂蹦迪了嘤
    芝芝尽量有时长一点,争取不让宝贝们来揪芝芝的鸽子毛,先啵唧一口(心虚)
    第67章 平安符
    圣上, 点兵已毕,可是要即刻拔营?
    一辆平平无奇的淡墨色马车外,随行的将领行至马车一侧, 恭声问道。
    他身侧的手不自觉微微举起,仿佛只要人甫一开口, 那手便会立即挥下, 传出起驾拔营的军令, 半刻也不带耽搁。
    毕竟从他们得令南巡到如今也不过一夜的光景, 几道圣旨连夜传下,于一夕之间诸事皆定,可见此事之紧迫,想来是丁点亦不能迟了的。
    他正想着,却听得里头传来句淡淡的:不急。
    是。将领挥下的手压到一半, 却倏地顿住了。
    等等...不, 不急?
    他迟疑地张了张嘴,险些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怔在原地等了一小会儿, 见马车确实没有要动身的迹象,方才又悻悻地将手给放了下来。
    马车之内, 雍渊帝端坐于软榻上,案上谍报摆着, 却没分得人多少目光。
    大太监守在旁侧,生怕多发出半点响动。
    置于四角的冰一点点消融成水, 外头的日光渐浓, 已是又过去了大半时辰有余。询令两次不得的宫将军愣了愣神, 一时不知是否还要再上前一次。
    今上这, 怎的像是在等着什么?
    这念头刚起, 宫将军便不自觉地摇了摇头, 将这越想越荒谬的念想从脑中甩了出去。
    这天底下,又哪里有什么人能让今上等着的呢?
    曹公公看着默默走远的将领,又望了眼马车外愈烈的日色,好不容易鼓足劲,试探地朝着案后的人唤了声:圣上...
    这时辰已经晚了如此之久,恐怕再等下去,姑娘也...
    曹陌低着声,没敢挑明。帝王端坐在那儿,神色沉静极了,像是平淡无波的海面,眉眼中无一丝波澜。
    不知又过了多久,他微抬起腕,修长的手指触上了身侧的车帷:影
    铃~~
    之后的字还未曾落下,那方薄唇却兀地顿住了。
    片刻后,正等着他后一句话的曹公公下意识抬头望去,却见天子微侧过眸,看向车外一方。
    清冷的视线里恍有了笑意。
    不待停稳便慌忙下了马车的小姑娘晃了晃,方才稳住了身子。
    看着朝自己围过来的兵卒,姜岁绵的目光在其中打了个转,总算找到了个眼熟的面孔。
    她抬脚就朝指挥使的方向走去,而刚把人认出来的郑指挥正忙着把身边兵卫出鞘的刀给一一按回去:刀,刀,放下你的刀!
    他还没来得及多说两句,小姑娘已然走到他身边,将手中一物递了出去。
    这是给今上的,烦指挥使大人转交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