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姜淮往外望了眼,已然不见宫人的末微背影了。他这才牵过虞舒的手,小声道了皇位二字。
    如今几位皇子渐成,大皇子也醒了,这储位之争自古便是君王大忌...
    若非为夫机智过人、善体圣意,莫说龙心大悦了,怕是都难以回府见到夫人你了。
    他攥住人的手,心有揣揣地叹道。
    小姑娘拿着秦妈妈递过来的素炸藕,一边叉了个给身侧的二哥,一边娇声附和了句:爹爹最是厉害的。
    她也没听全呢,但夸夸就好了。她阿爹本就机智。
    姜岁绵低着头,又吃了块青棠手里的菱粉软酪。
    被女儿夸了,尚书大人心里又甜又软,好似都要飘起来似的。
    可不嘛,还好他为官多年,一下就明悟了当今话里的意思。
    虞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虽然她仍是觉得这礼过分厚重了些,但似乎也没有旁的解释了。
    等下人提心吊胆地将东西一件件捧回库房,他们一家子便折回正屋,继续用起膳来。
    夫君为人臣子,自是要做个纯臣。虞氏盛了碗甜汤放在小姑娘手边,正好如今岁岁又对大殿下无意,皇子姻亲倒是不必再考虑了。
    姜淮:说起大殿...大皇子命人送来的那些物什怎么回事?
    这才刚醒,怎的就巴巴的让人送了东西来。姜大人觉得不大对劲。
    席间几人动筷的动作不由微顿,一齐朝同一个方向看了过去。
    被注视着的小姑娘咬着鱼肉搅打制成的脆饼,腮帮子一鼓一鼓的,说起话来也含糊了几分。
    或许是萧,大皇子磕到头,把脑子摔坏了。她不甚在意地猜说。
    他素是不喜欢她的。
    明察秋毫的姜尚书仍有疑虑。那前些年送来的呢?大殿命人送了岁岁多少回东西?
    他瞧小丫鬟拿库房钥匙的模样可是熟稔的很啊。
    姜岁绵眨了眨眼,喝了口甜汤压下一压,这才仔细思考起来。
    一,二...
    三...
    在姜南君他们灼灼的目光中,小姑娘顿了顿,估摸着道:十一二三回罢,我记不清了,他派来的人不收就在门口堵着,我就都让青棠拿了然后送去佑婴堂了。
    佑婴堂,乃大雍为了无所倚的孩童设立的归处。
    听到三字刚想松上口气的夫妇二人:
    两位兄长:
    她往日并不主动提及这事,萧祈常在外办差,姜淮他们又各自忙着,阴差阳错倒也真没注意到这些,而唯独有所了解的虞舒也皱了皱眉。
    她是知道偶尔会有东西送来的,可对账时库房里的东西没多出什么,她便也没多放在心上,未成想算下来居然有如此多次。
    贤妃亦总是接人入宫...
    大皇子,莫不是对她家岁岁有意?
    虞氏手中的银筷倏地顿住了。
    岁岁自幼就追在大皇子后头,后来突然没了兴趣,他们松了口气,却从未再在意过大皇子那边会如何。
    倒是灯下黑了。
    她定了定神,轻唤道:岁岁。
    嗯?正在揪松鼠鳜鱼的少女抬起眸。
    你季姨送了些名单画册来。虞舒放下筷,挥手召来丫鬟,将东西一字排开。
    哪怕大皇子当真有意又有何用呢?
    娇养的小兔子去啃别家的萝卜,她可以放手让她去做,甚至帮着她将萝卜挖走。
    可若那萝卜不识好歹,等把兔子欺负狠了,人走了,他又有一日方觉自己是喜欢兔兔的,故而反悔将自己铱誮长得油光水滑的,妄想吸引回她的注意,那便不是件什么轻易的事了。
    心里已经有了计较的姜夫人指着那些丹青画册,柔声道:这是盛家三子,现任锦衣副使,这是佟家,与你大哥有同窗之谊...
    咬着筷子不知所措的小姑娘:...嗯?
    小姑娘的父兄:!!!
    母亲...姜南君手一重,差点没把手中的碗给捏碎了,小妹年纪尚小。
    作者有话说:
    《论公式和数都代错了但卷面得了满分是个什么体验》
    此时的姜尚书:深谙圣心、机智过人
    (请大家记住尚书大人此刻自信的模样,后面要考(小声))
    *
    我看到有宝贝说再不追妻就要上奏折了,属实是吧芝芝逗笑了哈哈哈哈哈,不过圣上既然问了姜大人这么一个问题,除了体察圣意的尚书大人外,宝贝应该都懂圣上此言什么意思吧,那接下来...(疯狂暗示)
    还有圣上的姓名,嗯,圣上的名字确实一开始就定好了,不过就目前来看,无论从谁口里说出来都会崩现有的逻辑线,所以按大纲最后应该是从太后口中说出的,不过那时候应该快收尾了昂。
    谢谢宝贝们的评论与喜欢,么啾~
    第63章 招赘
    母亲怎么突然间记挂起这个, 他们刚刚不是在说大殿下吗?
    虞舒轻睨他一眼:难不成真等你妹妹及笄了再去相看?到那时好人家的儿郎都被挑走了,岁岁还能挑到个合她心意的夫婿么?
    虞氏先前的确觉得再缓缓也无碍,可如今她却不这么认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