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姜岁绵捧着碗微抿了一口,没有搭话,倒是曹陌笑了笑。
    娘娘若是好奇,不如去后头瞧瞧,林姑娘现下兴许已经在池子里泡着了。
    她也不是那么好奇。
    但聪明人都知道,曹陌这话就是暗暗叫她离开了。
    贤妃浑浑噩噩地走了,将人支开的曹公公刚露了个笑,就听到底下的小太监传报:
    安亲王妃在长安宫外求见,说是有要事求见荣妃娘娘。
    曹陌脸上的笑容倏地一滞。
    姜夫人也就罢了,这一个二个的怎么偏选这时候过来,今上好不容易传了次膳,又给扰了。
    作者有话说:
    问:姜尚书是不是犯了什么不可知的错处?
    认真答:他的错在于没有多生出一个女鹅。
    评论芝芝有看,谢谢宝贝们,不过可能没有精力再回消息了,么啾。
    昨天更的有点多,我日更几天缓一缓,不会太短,一般3000
    没有雌竞,女配也有只想和女鹅贴贴的可爱小姑娘,还有一章岁岁就会长大,在剧情的设置上大多都会对应前文,没有特地规避化用,一些细节是小彩蛋,开文就会完结,下本可能短时间之内不会再写,不用去收藏预收了。
    文笔不好,逻辑垃圾,如文案上所说此书慎入,可及时止损。
    第41章 承诺(捉虫)
    母妃, 小仙女真的在里面么?
    胖墩墩的小姑娘抱着身前的一大捧绿梅,肉肉的小脸蛋上写着明晃晃的期待二字,而她身侧原本正绷着身子严阵以待的妇人表情忽而一柔。
    她正待开口, 一位比小姑娘高了半个头的少年不知从何蹿了出来。
    笨蛋珠珠,仙女都是被别人编出来的, 叫你听那么多故事, 被骗了吧。他背着手, 一副正正经经的小大人模样, 但那小胖脸是和小姑娘如出一辙的圆润。兄妹两站在一起,活脱脱就是两个内馅满满的胖汤圆。
    他们一个是安亲王府的世子,一个是安亲王的小女儿,而旁边那衣衫华贵的妇人正是安亲王妃。
    按理说她们本不该在这的。
    在经历十多年前的那场夺嫡之乱后,当初的五皇子, 也就是现在的安亲王, 时刻秉承着能避就避、不能避创造机会也要避的处事法则,靠着当今施恩, 到底是捞得了个亲王的位置。
    亲王爵着实是个极高的位置,就连先皇胞弟, 当今的皇叔,都只混的了个平王席位, 而对于生母只是个低贱宫女,感怀父皇荤素不忌才有得他的五皇子而言, 这个位子说是破天荒也不为过。
    虽然很难说这里面有没有当初雍渊帝夺位时, 他缩成了鹌鹑的缘故。
    安, 定也。
    曰好和不争。
    作为先皇膝下唯二还活着、且没有缺胳膊少腿的儿子, 安亲王十分珍惜自己现在的处境, 在府里喝喝酒、看看美人, 顺便多留几个子嗣,日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至于权利地位...
    安亲王府曾纳过一房美妾,美人嘛,一颦一笑,俱是风情,当时可谓是盛宠。
    不过可能是人被养娇了胆子也就会大起来,那晚醉了的安亲王宿在她房里,小妾温温柔柔地依在他耳边,为自己同胞兄弟求个知府的位置。
    她想的周全,知府也不是什么大官,搜刮点油水罢了。安亲王宠她至极,这点小事总不会舍得拒了自己。
    结果她话刚一落,原本还醉着的人顿时瞪圆了眼,当下就把她五花大绑送进了宫
    圣上,这不知是哪个歹人派来撺掇我的细作,先前我大意没发现,现下我发现了立马就给您送过来了。
    臣对您的忠心日月可鉴,插手朝政什么的跟我绝对没有半点关系,望皇弟明察。
    那日在御前安亲王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就差没撞柱明志了。
    这是数年里他除宣召外,第二次主动入宫。
    而另外一回便是安亲王妃生双生胎时受惊难产,他求了太医保住了母子三人的性命。而那次被救下的,便是眼下长安宫外这被养得胖嘟嘟的兄妹二人了。
    但许是在母体中就受了损,小姑娘不仅快四岁时才学会说话,平素里反应起来也比常人慢些,在外人跟前也总会怯懦几分,就显得呆笨痴傻,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也正是这样,安亲王妃对这双来之不易的儿女格外疼宠,尤其是白纸一般的小女儿。所以在把爬得太高不敢下来的团子抱下后,她非但没有舍得责怪,反而帮着人满园子找那位弄丢不见了的小仙女。
    她还是头一次见女儿这么惦记一个人,竟然连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记住了,而且...
    安亲王妃站在长安宫的匾额下,望着那凑在一块儿,正嘟嘟囔囔拌着嘴的两只小汤圆,不由湿了眼眶。
    珠珠:柿子,你要是不信的话为什么要跟我过来,还偷拿了父王的银子。
    还不是你说小仙女长得多么多么好看,非缠着母妃给你找,我怎么就不能来瞧瞧了。小少年被妹妹说的小脸一红,却还是努力把背后拖着的白银藏了藏。
    还有,说了多少次叫哥哥,哥哥。你不要因为觉得柿子好吃就跟着叫,我那是世子,不是柿子,不能吃的。
    女儿好不容易有了想要的,她这个做母亲的又如何能拒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