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动弹不得。
    待抄完了,便去校场习武罢。
    雍渊帝批注完,打开了一本新的奏章,连看都没看底下的大皇子一眼,免得日后自己体虚,还要推诿于旁人。
    萧祈垂着头,原先笔直的背也弯了许多,旁观了一切的大臣们也早已屏息凝神,生怕发出半点声响。
    死一般的寂静在勤政殿内蔓延开来,一时间殿内竟只剩下朱笔在纸面划过的沙沙声。
    也因着这缘故,女儿家清灵又娇软的嗓音十分轻易地就透过了外头的殿门,传入了在场众人的耳朵里。
    大殿下在里面吗?
    众臣子的目光再一次不着痕迹的聚集在大皇子身上。
    萧祈感受着身后灼热的视线,心中泛起苦意的同时却不由有了一丝庆幸。
    庆幸自己终于有机会从勤政殿逃开了。
    但姜岁绵...
    萧祈沉呼出口气,闭上了眼。
    大臣们的腿都有些微微发颤,就连赵宰辅也没能例外。
    准备好迎接帝王怒火的众人齐齐低着头,也就没一人看见雍渊帝朝曹陌瞥去的那轻轻一眼。
    曹陌低了低眉,弓着身子悄无声息地从殿内退了出去。
    殿外,少女捧着自己不太热了的汤婆子怔怔出神,有些后悔了。
    她就不该为了看萧祈的笑话来送这趟点心的。
    外头风这么大,她想窝在自己的院子里,玩二哥送的空竹了。
    衡量片刻后,姜岁绵抿了抿唇,对着身边的小丫鬟道:青棠,我们回府。
    回...回府?青棠被人儿肯定的语气惊得懵了瞬,然后晕乎乎地看向了手里的雕花食盒,可是姑娘,大殿他...
    姜岁绵接过人手里那个沉重的木盒子,转而便松手放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沉响。
    在青棠懵圈的眼神中,姜岁绵把从贤妃那顺来的一颗金瓜子强行塞入了守在殿外的小宫女手里,小声吩咐道:
    待大皇子出来了,辛苦你转告他这是贤妃娘娘特意给他备下的,让他一定要把里头的两块点心都吃完。
    特地加重了两的音节后,恨不得藏在大氅里的少女迅速把手收了回去,带上青棠就准备转身离开。
    还不知道萧祈要在里头待多久,反正他吃了就行。这么冷,她才不要做亏本的买卖,回头冻着了阿娘就该担心了。
    亲不亲眼看着好像也不是这么重要。
    姑娘且慢。
    第11章 再遇
    正要离开的主仆两被这声唤给喊住了。
    姜岁绵顿在原地,不解地偏过头,轻声问道:公公可是在唤我?
    话落,她还往自己身后瞧了一眼,四下空阔,理应是在唤她没错了。
    但对方怎么会来寻她呢?他此刻不应该正守在雍渊帝身边吗?
    少女那双清凌凌的眸子里将主人的困惑写了个分明,善察人心的曹陌更是一眼就看出了人儿未说出口的话。
    这位太监总管看着不由得有些想笑。
    真是个很好骗的小姑娘,什么都放在脸上了。
    他对着姜岁绵点了点头,笑着说:姑娘不是想寻大殿下?奴才领您去殿内便是。
    银白色大氅外,寒风肆虐地吹着。姜岁绵把脑袋藏在毛绒绒的兜帽里,困难地思考了几秒,才慢吞吞地道了句:公公,我刚刚说的话,殿里的人都听见了?
    虽说是用的问句,可姜岁绵话里却带着笃定,似是认清了这个现实。因此也不等曹陌作答,她就继续开了口。
    勤政殿...怕是不好随意让我进去吧。
    小姑娘偏了偏脑袋,头上的垂髫髻也跟着主人的动作歪了几分,显得十分乖巧可爱。
    曹公公望着她,笑容更深了些,无妨。
    殿内还有大臣在议事,若姑娘不放心,可先随奴至侧殿等待一二,想来大殿下很快就能来见姑娘了。
    说完,他看着眼前仿佛仍有所顾虑的小姑娘,也不催促。
    毕竟进了殿就要直面今上,这份胆量,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今上那...
    曹陌正出着神,耳边却兀地传来了少女的声音,软乎间还带着一丝赧然。
    公公,侧殿有炭火和话本子吗...汤婆子也行。
    如果有的话她就改变主意了,亲眼看萧祈的笑话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曹陌闻言一怔,随即便又笑了起来,那笑容怎么看怎么真切:有的,姑娘请随奴才来。
    这姜家姑娘,当真是个妙人。
    也不知姜尚书那么板正的一个人是怎么教出来的。
    姜岁绵可不知道曹公公心中所想,带上发懵的青棠就跟在人后头踏进了勤政殿的门,一点犹豫都不带的。
    当然,在临进殿之前,她也没忘了吩咐丫鬟将先前砸在地上的食盒捡起,一同带了进去。
    勤政殿内,乌骨炭在不起眼处缓缓燃着,殿内诸墙都挂有壁毯,屏风阻隔在前厅与西侧殿之间,将人走动时不经意间带入的寒气挡了泰半,温暖至极。
    姜岁绵感受着脸侧骤然消散的寒风,不禁弯了弯眉。
    在前方带路的曹陌一回头,对上的就是小姑娘亮晶晶的眸子。
    他心中好笑,缓声道:话本奴已让人去取了,烦请姑娘在侧殿稍作歇息,待诸位大臣退下,奴才便带您去寻大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