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页

      “额娘,”永珹打断她的话,叹气道:“额娘不要多想,听太医的话好好休息,会好起来的。”
    这话他像是安慰嘉嫔,又像是在说服自己一样。
    嘉嫔看永珹不愿意接受的样子,只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等永珹离开,嘉嫔就对身边的玲珑道:“去吧,跟皇上说一说我的意思。”
    玲珑行礼后应下,这就赶去御书房,跟乾隆复述了嘉嫔的话。
    乾隆并不意外,嘉嫔那么喜欢永珹,自然希望在自己离开之前,能得知永珹的嫡福晋是谁,决定他将来的路。
    这是一个母亲最后的请求,乾隆也不是铁石心肠,当然不会拒绝。
    乾隆早早定下了永珹的嫡福晋,就是富僧额的女儿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不错,性子温柔,很是适合永珹。
    就永珹这牛脾气,找个厉害点的嫡福晋,估计两人也是要过不下去的。
    既定下来了,永珹要大婚自然不能是白身,于是乾隆又索性给几个小点的阿哥封赏。
    四阿哥永珹被封为厉郡王,五阿哥永琪被封为荣郡王,六阿哥永瑢则是质郡王,七阿哥永琮是应郡王。
    永珹还被赐婚,而且为了冲喜,还准备在这个月成婚的。
    乾隆动动嘴皮子,把阿哥们都封赏了,其它就交给别人去忙了。
    工部首当其冲,郡王的府邸得建起来了,一下还来了四个郡王,工部尚书眼前一黑,感觉后边好几年都要马不停蹄,都想去御书房哭了。
    乾隆早有准备,让李玉在门口拦着工部尚书,他可不想再看见工部尚书的老脸对着自己眼泪汪汪的样子,眼不见为净。
    反正四个郡王年纪不算特别大,工部也不需要立刻建好郡王府,所以工部就能慢慢来,不如之前那么着急了。
    李玉笑眯眯转告了乾隆的话,工部尚书这才放心了,眼泪出了一半又赶紧憋回去,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在御书房外对里边拱手行礼,这才欢欢喜喜离开了。
    不用赶工那敢情好,不然工部的人就是三头六臂都摆平的。
    想到之前忙得脚不沾地,好不容易才歇下没多久又得开始忙碌,工部的人可受不了。
    嘉嫔得知乾隆赐婚,人选也是极好的,一看就是精挑细选过,而不是为了冲喜,乾隆仓促之间门就随便给永珹找个女子就塞过来当嫡福晋,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她握着永珹的手道:“皇上仁慈,愿意让我看着你大婚才离去。伊尔根觉罗氏不错,你们以后好好过日子,我在九泉之下也能放心了。”
    永珹不喜欢听这样的话,低下头不做声。
    嘉嫔就柔声道:“我知道你不喜欢听这些,只是我害怕这会儿要是不说,以后可能就没机会说了。我心里有很多话想对你说,却不知道从何说祈。”
    他们母子分开太久了,久到有些生疏了。
    嘉嫔虽然能隐约知道永珹的近况,却并不多。
    乾隆有意隔开两人,就不会让嘉嫔知道太多了,只让她知道永珹很好,身子骨不错,没生病,读书也好,这就行了。
    至于永珹喜欢读什么,开始办差如何,嘉嫔都是一无所知。难得两母子因为侍疾的关系,倒是一天到晚在一起,永珹就跟嘉嫔说了说这几年他做的事。
    比如永珹喜欢上律法,每天入夜后不看两页都睡不着,而且开始熟读了起来,在刑部暂时还是熟悉的时候,没能独自上手。
    不过他能进刑部办差就已经很高兴了,如今暂时还能旁听,听着就极为不错的。
    永珹明白刑部需要积累基础,才好上手,所以如今就很努力学习了。
    嘉嫔听得很欣慰,又觉得当初乾隆把永珹抱走送去阿哥所,如今看着他平安长大成人,还如此努力勤勉,心里不由愧疚难当。
    当初她对永珹过分宠溺,险些害了孩子。
    如今见永珹的眉眼有着少年的意气风发,眼底全是欢喜,就明白他有多喜欢律法和刑部了。
    想必以后永珹也会留在刑部为乾隆分忧,这样就挺好的。
    嘉嫔的话不多,很认真听着,让永珹不知不觉说了许多。
    要不是宫女提醒,嘉嫔又到时辰喝药了,永珹估计还会一直说下去。
    说了一整天,永珹感觉两人之间门的隔阂少了许多,也变得亲近了不少。
    他给嘉嫔喂药后,等着她熟睡才出来,就见御膳房那边送来点心,不由纳闷道:“谁送的?额娘如今喝药,也不能吃点心,免得坏了药性。”
    送点心来的是御膳房的太监,他躬身笑着道:“这是五阿哥特意吩咐御膳房做的点心,还让这个时辰送来的。”
    永珹听得一怔,就让宫女接过食盒,去偏殿歇下。
    嘉嫔喝药后就睡着了,这会儿才是永珹放松的时间门。
    说真的,他侍疾后感觉身上全是药味,尤其看嘉嫔一天比一天消瘦的样子,也根本吃不下。
    永珹打开食盒,发现里面是一盘咸点心,扯了扯嘴角,露出进永和宫以来第一个笑容。
    虽然他这个笑容很浅,还转眼即逝,还是被旁边的宫女发现了。
    宫女奉上热茶后就退下了,独留这个安静的空间门给永珹。
    永珹洗了手后,吃了一块点心,喝了半杯茶,才感觉肚子踏实了起来。
    这个弟弟没白宠,平日晚上永珹偶尔会教永琪功课,看来他是没白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