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如今天色渐暗,两岸灯火通明,彩棚里有舞姬翩翩起舞,还有丝竹之声缓缓传来。
    这两岸的大型歌舞就跟争芳斗艳一样,拼命吸引乾隆的目光。
    乾隆嘴角含笑,时不时看着两岸的热闹,对满脸惊讶的沐瑶道:“这歌舞也就平平,不过也是两岸官员的一份心意了。”
    沐瑶心里无语,这还叫平平吗?
    那些舞姬跳得多好看多卖力,纤纤细腰柔软至极。
    有的赤足在舞台上起舞,有的则是在大鼓上跳舞,姿态美妙动人。
    船只一直在走,两岸的舞姿不管多美,最多只能看上两眼就过去了。
    但是这些人在彩棚里跳舞始终没停下,哪怕已经看不见了,依旧能看见隐约跳动的影子。
    各地确实是费尽心思,往前走了一段路,远远还能看见一个巨大的桃子。
    沐瑶还奇怪这桃子是什么特大地标,就看见两边烟火突然燃放,然后桃子开始裂开两半,露出中间巨大的舞台来。
    她目瞪口呆,古人还真会玩,这都行,舞台效果真是扛扛的。
    而且这个粉色的巨大桃子远远看过来就特别显眼,等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上面,船只开始靠近的时候,就开始燃起烟花。
    巨大的响声十分震撼,算得上是双重保险。
    哪怕之前视线从桃子上面离开,也绝对会被烟花吸引住的。
    沐瑶目不转睛看着桃子分开后,露出的舞台并不是之前的舞姬跳舞的节目,居然是舞台剧。
    上面的演员扮相各异,而且数目巨大,一眼过去都数不清,起码得几百人了。
    这个巨大的舞台分成几个小舞台,有年轻女子长袖舞动,夸张的形态来表现她的欢喜,旁边则是一个衣冠楚楚的书生扮相之人。
    女子的声音很有穿透力,远远传到船上来。
    沐瑶对戏剧不太了解,身边的高贵妃跟着戏曲之音哼哼了几句,指尖在桌面上还点了点,节奏还跟上了。
    高贵妃哼唱几句后,扭头见沐瑶一脸茫然的样子就笑着介绍道:“这是《游园惊梦》。”
    说是取自牡丹亭,沐瑶立刻就知道了。
    女子把欢喜表现得淋漓尽致,周围还有人共舞,场面十分欢腾。
    等船只过去一些,又有两名武将身穿盔甲挥舞起来,互相对招了几下,就高声唱了起来。
    比起之前的绵软欢喜,武将的声音就铿锵有力,带着激昂和战意。
    知道沐瑶对这些戏曲不太熟悉,高贵妃小声提醒道:“这是《昭代箫韶》。”
    沐瑶回想了一下,这不是杨家将吗?
    高贵妃感慨道:“这是一场打戏,足足有二百四十场。自辽兵入寇起,到萧后降宋为止。看他们的样子,该是从头开始轮流表演,一直没停下来过。”
    这既不是开始的一场戏,也不是最后的,显然前面一直都在唱着。
    毕竟他们也不知道乾隆的船队什么时候到,要是来了再唱,那就来不及了。
    嗓子是要吊的,直接开场唱得肯定不够好,于是在听说乾隆的船队靠近前半天,想必就开始一直唱着,等乾隆靠近的时候,自然嗓子也热过了,是唱得最为动听的时候。
    船队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但是戏剧换得相当快了,几乎是一个场景落下,就立刻换了一出戏,难怪要几百个人一起演,舞台又大,没这样轮换的速度,别是没唱几场戏,船只就要过去了。
    而且只单独一场戏未免太无聊了一点,能轮换的人就少了。
    戏子谁不想在乾隆面前露脸,若是被乾隆看中,那就能直接一跃而成人上人了。
    哪怕没能被看中,以后出去吹嘘一番也有了谈资,一个个削减脑袋都想加入进来。
    估计给官员们送了不少东西,官员们不好拒绝谁,又怕一个戏容易看腻,于是大手一挥让所有人都来了。
    船只继续前进,戏剧又换成了《鼎峙春秋》,接着是《万寿无疆》。
    然后船队是彻底过去了,后边是所有人跪拜着大喊“万万岁”。
    声音之大,犹如大浪就要把船只掀起来了。
    沐瑶十分震撼,却一眼看过去,只觉得当地花费恐怕相当巨大了。
    光是这桃子、这烟花,还有延绵不绝的彩棚,光是搭建这些就要费不少钱。
    却只能用一回,等回程的时候船队未必走这条路,如果走,那么他们更是不可能让乾隆看一样的风景,只怕会重新搭建一回。
    光是想想这花费,沐瑶才真真体会到乾隆下江南一回,花钱如流水的境况了。
    等入夜的时候,船队就靠岸了。
    岸边灯火通明,无数百姓和官员跪拜在两侧,离着有一段距离,黑压压一片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
    沐瑶下船后,脚踏实地的感觉才来了,然后就上了轿子,一路被抬去了行宫。
    这行宫十分宽敞,光是从门口进去,轿子就走了许久。
    等下轿子,沐瑶被素纹扶着,发现面前的宫殿有些眼熟。
    素纹就轻轻提醒道:“娘娘,这瞧着有些像是景仁宫了。”
    沐瑶这才恍然大悟,确实是像了。
    不过外地的一处行宫,竟然造了个仿制的景仁宫出来,太夸张了吧?
    她远远看了一眼,觉得远处的宫殿有些像是高贵妃的钟粹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