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叶庚已起,正愁容满面,显然与她想到一处。
    相顾无言时,听到大女儿的声音。
    叶家规矩不多,儿女也无需早晚给父母请安。夫妻二人对视一眼,皆是猜想大女儿必定也是忧心嫁妆。
    叶娉一进来,即将那匣子东西打开。
    印着通宝银庄的银票最先映入眼帘,接下来是盖着官府印章的地契房契。夫妻俩大惊,尤其是叶氏。
    娉娘,这这些东西从何而来?
    郡王给的。
    竟是郡王爷给的!
    这时叶母和叶婷也进来了,是叶娉让三喜去请的。
    瞧着那匣子东西,叶母也是一惊,待得知是温御送的之后,她先是若有所思,然后笑容满面,还是御哥儿想得周到,左袋子出右袋子进,东西还是会回到公主府。如此这般既全了娉娘的脸面,也全了公主府的脸面。
    叶庚喃喃,郡王几时送来的?
    叶母白他一眼,这个儿子真是不开窍。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东西是给娉娘的,何需大张旗鼓?御哥儿行事妥帖,这事我瞧着办得极好。
    她一口一个御哥儿,不知情由者还当温御是她亲孙。
    叶庚面色复杂,终是没再说什么。
    叶氏已是欢喜起来,有了这些东西,娉娘的嫁妆便能置办体面。她感念温御思虑周全,嘴里连说了好些个感激之语。
    清点匣子后,足有二十万两银票的数额让众人惊了又惊。宅子两座,一座在城北一座在城南,皆是不错的地段。铺子三间,两间城北一间城南。庄子五处,一处近郊一处远郊,还有三处在京外。
    叶母叶氏和叶庚齐齐倒吸一口气,更何况是叶婷。
    叶婷别说是见过这些银子,便是听都没有听说过。她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大姐,见大姐一脸镇定自若的神情,越发心生佩服。
    没人知道,叶娉昨夜是抱着匣子睡的。一想到从今往后她身怀巨款,躺吃躺喝一辈子也用不完,她就恨不得横着走。
    这一切的结果,都是因为那位温郡王。她决定以后多多关爱那个老男人,务必让对方觉得物超所值。
    郡王说了,这些东西以后就是我的私产。
    一句话,又成功惊呆所有人。
    叶母不敢置信地问道:御哥儿真是这么说的?
    我还能骗祖母不成?他真是这么说的。
    叶氏老半天才找到自己的声音,颤着嗓子问:娉娘,这是真的?
    在所有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中,叶娉轻轻点头。
    一阵静默之后,叶母突然笑出声来。她就知道娉娘是个有福气的,御哥儿这般行事,足见有多看重娉娘。
    初时她心中还忐忑着,再是两情相悦也抵不过门第悬殊太大。而今看到御哥儿如此作为,想来娉娘嫁过去后也没有人敢为难。
    她意味深长地睨了一眼呆愣的儿子,道:看到了吗?御哥儿是有心之人,咱们家娉娘是个有大福气的。
    叶庚木然点头,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他是万万也想不到那位温郡王竟然真的看重娉娘。人人都道她的娉娘是痴心妄想,却不想竟然是得偿所愿。
    如此,他也就放心了。
    叶氏低头抹泪,语不成声,当初我以为已经走投无路,还曾求到郡王面前求他看在娉娘一片痴情的份上,为娉娘保一门亲事。没想到他虽未答应竟是早就知道娉娘的好,又是赐婚又是这般给娉娘体面
    那日她真是觉得前路无光,不管不顾豁了出去,如今想想她难免有些臊得慌,更觉得恍若隔世。
    许是那时郡王心中已有娉娘,所以才没有应下。怪不得从始至终郡王什么也不说,无论娉娘行事有多偏颇,也未曾说过半句指责之言。
    她渐渐缓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张铺子的地契。忽地想到了什么,问叶娉铺子和庄子上原有的人如何处置?身契可在?
    叶娉一愣,也想起这茬。
    铺子若没有租赁,那一定有掌柜和伙计,庄子上也一定有管事和下人。那些人应该是有身契的,但温御并没有给她。
    若不然,我去问问郡王?
    叶庚闻言,一脸不赞同。
    叶氏也很犹豫,道:郡王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许是怕你不经事,暂时压不住那些人。你近日莫再出门,该学一学中馈之术,免得日后手忙脚乱。
    女儿即将嫁入高门,她又是欢喜又是愧疚。
    寻常大户人家的姑娘,大多有自己的私产,也早早就跟着学习理家。叶家是小门户,除了官田再无恒产,所以这些年叶氏纵然有心,却苦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之她本身亦是庶女,在王家又不得宠,见识到底有限。
    叶娉以为术有专攻,她都这么有钱了,有什么事情是钱解决不了的。
    娘,现在再学,已是来不及。到时候拿到那些人的身契,我再寻摸有没有可用之人,省得从外面买的不知根不知底。
    叶母赞同,她也不耐烦管那些琐事。
    是这么个理,那些事急不来,索性等娉娘嫁过去之后慢慢学□□府人丁简单,御哥儿又是一个妥帖的,娉娘又是极是聪慧,到时候有样学样,学起来也快。
    --